APP下载

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策略

2015-12-21方云腾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实效性语文教学

方云腾

【摘要】语文课是高中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社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说,很多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较低,而且并没有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亟待转变现时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活力;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堂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语文课,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有所成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才能让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但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显示,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退出时代的序幕,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依然存在。教师们有教学目标,但却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们有实际训练,但思维仍然守旧。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因循守旧的教学局面,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呢?下面主要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着重探讨一下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策略。

一、探究根源——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观念浓重,教学内容较为局限

一方面,多年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其教育观念延续至今。对高中教师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应对高考,争取高分。另一方面,教师们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固有的教学模式,仅仅满足于完成语文课本和考试大纲的教学内容,认为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内容,学会考试。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枯燥无味,更无法体现新时期的育人观念。

(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交流不足

在语文课堂上,多数教师都会采用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大意、了解重要段落、识记考试重点、完成练习等流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且,有些教师乐于经营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然而所谓的师生交流仅仅是教师提问,然后学生从参考书找到现成的答案,这样的交流并没有达到提高性的作用。其实,语文不同于数理化,语文教学的灵活性更为广大,教师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

二、善于改变——高中语文教学中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符合教学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书本的内容、道理、启示的阐述融入实际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努力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教师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教学情境,较易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使得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如碧绿的池塘、晶莹剔透的荷花,再配上抒情的音乐,使人感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产生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多种多样,但其根本就是要贴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采用鼓励式教育,增加课堂的开放性

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升学生的信心,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式教育。因为语文并不像数理化那些公式和原理的严谨和精确,语文教学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脱口而出一个形容恰当的成语、写好一段优美的话语、回答出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的契机。在教师的赞美和肯定下,学生能够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爱上语文,最重要的是能够使课堂富含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强调合作学习,构建融洽氛围

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计划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巧用各种方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让传统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不断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改变语文教学的单一性,赋予其活力性,教师可以创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写作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等,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个故事会,分小组进行,看哪个小组能够声情并茂地把这个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这样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寓教于乐。

(四)利用情感因素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到真知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素质提升、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仔细揣摩学生的内心情感,积极使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堂设计当中。因为有时候,一声亲切的称呼、一道温柔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轻易地打动学生的心。当学生因上课分神而无法正确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时,教师绝不能就此大发雷霆地指责,比较妥当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中提示学生认真听讲,告诉学生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然后课下单独找该同学聊天,了解学生分神的原因,并向学生再重复讲解课堂上到底学了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好好补回来。据优秀教师们的经验所得,和风细雨的劝导远比呵斥更为有效,也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最后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而这也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

三、结语

语文教学也就是我们的母语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与美德的重要载体。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焕发生命活力的“源头”有很多,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与研究,这“源头”就能协助我们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我国的文学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莉莉.构建高效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教学之我见[J].职业技术,2014(9).

[2]郑宝友.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时代学习报,2010(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实效性语文教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质疑,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