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运用

2015-12-21贺秋平刘婷婷崔伟伟邹艳萍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品管圈成功率小儿

贺秋平 刘婷婷 崔伟伟 邹艳萍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3

品管圈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运用

贺秋平 刘婷婷 崔伟伟 邹艳萍
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3

目的 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查检表对神经内科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进行现况调查,运用脑力激荡法分析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并制作鱼骨图,运用柏拉图要因分析,并进行真因验证,再次应用脑力激荡法并结合查阅文献制定对策,选取有效对策并实施及检讨。 结果 经过以上对策实施,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由实施前的53.21%提高到81.28%。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发挥了护士潜能,提高了护理品质意识,值得推广。

品管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20世纪90年代,美国INS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d。2006年美国INS[2]发行2006版《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72~96h。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自身及环境的因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h,即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较低。我们于2014-01—2014-06成立“时光圈”以“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为主题,针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开展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01 483例静脉留置针为改进前组,2014-04—05改进及成果总结阶段的静脉留置针1 420例为改进后组。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护理人员采取自动自发报名方式,由9名自愿者组圈,选出圈长1名(由责护组长担任),设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

1.2.2 采用共识标准法:通过全员脑力激荡,确定活动内容。确定圈名为“时光圈”,活动主题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

1.2.3 制定活动计划:本次活动时间2014-01-01—06-30根据计划拟定活动计划书。

1.2.4 现状把握:2014-01留置针累计总人次483例,不满72h拔针226例,拔管率为46.79%。即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为53.21%。

1.2.5 原因分析:采用脑力激荡法对留置针留置时间少于72h进行原因分析(见图1)。

1.2.6 设定目标:根据2014-01-01—01-03查检表数据以及80/20原则,将改善重点定为:渗血、药液渗出、意外脱管(见图2)。拟定改善目标为79.09%。

1.2.7 拟定对策及组织实施:根据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详细拟定对策,根据经验法则,再次投票,圈选出4大要因:固定不规范、巡视不到位、宣教不到位、看护不到位。针对4个问题点,详细制定PDCA计划,拟定对策并实施。①妥善固定: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松紧度适宜。选择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无张力持膜,敷贴中央对准穿刺点,捏、抚、压。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年龄小、不配合的患儿可借助小夹板、小袜子加强固定保护。②加强宣教:宣教时机:穿刺成功胶带固定好后;输液后封管时;责任护士日常健康宣教时;护士巡视过程中看到患儿有不利于留置的举动时。宣教内容:穿刺肢体在留置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以免针眼变大向外渗血或渗液。尽量避免下垂动作,以免回血堵塞管道。保持敷贴清洁干燥。正常留置时间为72h,留置针优点。③加强培训:针对留置针穿刺技巧、固定方法 、宣教技巧、ACL导管维护金标准,科室内安排专项培训。④加强巡视:输液期间,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注意滴速,静脉推注一些特殊药品如甘露醇时,要把握推注速度。每日观察穿刺点并评估。加强静脉用药间歇患儿留置针留置情况的关注。⑤加强监管:护士长、责任组长、带教老师加强对薄弱人群、薄弱时段、重点病人留置针穿刺、固定、留置、宣教等情况的监管。

1.2.8 效果确认:QCC活动前后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比较 通过查检表针对渗血、药液渗出、意外脱管、药物刺激、堵管五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图1 时光圈原因分析

图2 时光圈改善前柏拉图

2 结果

2.1 QCC活动效果 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改善幅度为32.72%,进步率为52.8%。以上数据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效果显著。

2.2 QCC活动前后拔管原因的比较 见表1。分析出活动前留置成功率为53.21%,活动后留置成功率为87.00%。

表1 实施品管圈前后拔管原因的比较[n(%)]

3 讨论

开展QCC活动以来,通过头脑风暴,圈员们积极发表意见,运用鱼骨图及柏拉图分析出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及主要因素,制定对策。活动实施6个月以来,护理人员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 、宣教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QCC小组是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而自愿组成的小团体[3]。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活动过程中,从尊重人性出发,赋予圈员真实的参与感,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4],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发挥团队精神,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了护士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5]。并且圈员们学会运用品管手法来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6]。QCC是持续改善护理质量的好工具,值得应用与推广。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措施,静脉穿刺技术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与护患关系及医疗效果有直接关系[7]。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中广泛应用,如何提高穿刺技能和使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达到最佳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发挥了护士潜能,提高了护理品质意识,值得推广。护理人员在QCC手法运用、脑力激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后工作中应持续开展QCC,达到护理质量与个人素能的持续提升。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

[2]Piumer W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travenous therapy [M].5th ed.Philadlphia:Lippincott,1993:100-130.

[3]徐倩美,应波,张红梅,等.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3,17(11):22.

[4]陈芳.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71-72.

[5]陈泽萍,余红春,王喜辉,等.品管圈活动队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的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46.

[6]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 103-1 104.

[7]李红梅,李敏,蔡大会·儿科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58-159.

(收稿2014-04-26)

R45

B

1673-5110(2015)02-0083-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成功率小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小儿难养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