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20王亭
王 亭
(湖州五中,浙江 湖州313000)
交际教学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引入中国第二外语教学后,并没有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得到充分使用。豪厄特提出,语言学习不应仅是通过学习者在情景中练习基本句型来进行的。语言应包含意义且表达说话人和作者本身的想法。[1](P7-8)相对于传统教学,交际教学法更强调语言的交际用途,而不是死板地强调语言技能的传递,因此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三十年过去了,很多教师依然简单地通过模版教学,甚至仅仅通过呆板、枯燥的背诵范文方式来教学写作,这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因此,推广交际教学法有其必要性。在语言习得方面,卡纳尔和斯温曾对交际能力下了定义:它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2](P82)即学生只有在写作训练过程中获得了上述四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使其具有实用价值。
一、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现状
浙江省初中英语《新目标》(Goforit)教材使用已满两年,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现状,笔者两年间共在本地听取22节《新目标(七年级上册)》写作课,最终选取其中3节以传统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活动的案例,并就课堂中学生在交际能力完成度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对此,笔者采取定量研究法,在取得学生课堂写作文本后,从师评和自评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师评包括笔者对语法词汇错误(语法能力)、文章整体逻辑错误(社会语言学能力及策略能力)、句子及常识逻辑错误(话语能力及策略能力)、学生自主使用短语句型(话语能力),即非本课内教师直接传授语言的正确使用次数的记录,自评包括笔者对学生写作所需时间及自我满意度的记录,并尝试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学案例1: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 B 3a-3b(授课教师:Mandy)
教学设计:
活动1:根据时间发展顺序的关联词,对打乱顺序的一日作息进行重新排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时间关联词,并熟练掌握与作息相关的短语句型。
活动2:看图复述已理顺的一日作息。
活动3:解释生词短语。
活动4:PPT 给出一位明星的作息,请学生口述他的一天。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现场点评学生的输出,板书其中的有用句型。
活动5:总结在描述生活作息中可能需要用到的词汇、短语、句型。
活动6:围绕自己的一日作息进行写作。
表1 案例1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教学案例2: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授课教师:Jennifer)
活动设计:
活动1:复习前一节课内容,梳理重点句型。
活动2:形容PPT 上给出的人物外貌。
活动3:小组活动。口述你最喜欢的明星,让其他成员猜猜他/她是谁。
活动4:阅读3b文章,划出重点句型。强调外貌不是全部,要对自己有自信。
活动5:书面表达,描述你最好的朋友。
表2 案例2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教学案例3: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授课教师:Jessica)
活动设计:
活动1:造句。根据PPT 中图片所给内容,对上周末的活动进行描述。
活动2:改错。整理易错句型,让学生进行当堂改错。教师板书重点句型。
活动3:阅读书本中男孩的周末活动,进行看图口头描述。
活动4:PPT 上给出各种周末的活动,让学生轮流讲述这其中有没有上周末自己做过的事情。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活动5:书面表达,写下自己上周末的活动。
表3 案例3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二、《新目标(七年级下)》写作课引入交际教学法的改进实施
遵循交际教学法,以交际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笔者在自己任课班级内教授了与上述案例同样内容的3节写作课。并根据定量研究法,得出对比分析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任课班级为本地普通初一年级平行班。
(一)改进实施后的教学案例
1.案例1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 B 3a-3b
教学设计:
活动1:根据时间发展顺序的关联词,对打乱顺序的一日作息进行重新排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时间关联词,并熟练掌握与作息相关的短语句型。
活动2:小组讨论各自的生活起居作息,进一步熟悉单词句型。
活动3:制作表格记录他人的作息时间,便于汇总,用于写作草表。
活动4:评选小组内最健康的生活习惯,改进自己的起居作息,培养健康生活意识。
活动5:阅读老师的生活起居习惯,进行仿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通过模版进行写作训练。
活动6:小组交流,互相批阅。通过自主批改发现问题。
表4 改进后案例1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2.案例2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教学设计:
活动1:各国典型外貌汇总(中国、英国、巴西、南非等),熟悉外貌特征,进一步熟悉重点词汇句型。
活动2:小组活动,猜猜他是谁?描述班内任意一位同学的外貌。引起学生兴趣,通过讨论自主输出句型。
活动3:报告。猜猜他是谁?小组内选出一位代表,让班内同学猜猜他描述的是谁。老师可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修改句型等。在学生描述完成后,再由班里同学说一说,刚才猜到的这位同学,还有什么其他特征?(外貌、性格、特长等)
活动4:写下自己班里最好朋友的外貌、性格等特征。
活动5:交给同桌批改,并让同桌补充,写的这位同学还有什么特点。最后老师批改,给出重点句型,并提供优秀范本。
表5 改进后案例2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3.案例3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教学设计:
活动1:看图说话。根据图片填空,填出关于上周末活动的短语。以第一人称完成Tom 的周末日记。进一步熟悉关于活动的短语。
活动2:复述。教师提供图片与关键词,学生根据已给信息复述第一人称Tom 的周末日记。让学生有篇章概念,为写打下基础。
活动3:小组讨论。表格形式写下组内成员上周末每个半天的活动。评选最棒的周末。回归学生自己的周末本身,从身边事入手,说出自己的活动。
活动4:写下自己上周末的活动。
活动5:组内交流批改。
活动6:阅读素材:国外的孩子们周末都在做什么?读一读,找一找与我们周末不同的地方。课后自主寻找素材,看看其他孩子的周末与我们有何不同?适逢周五,给自己安排一个完全不同的周末吧!
活动7:记录下自己全新的周末日记。有条件的同学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晒一晒日记并附上照片,与好友分享。
活动8:周一老师汇总作文,归纳错误点,并选出最佳例句与最佳范文。
表6 改进后案例3第一篇习作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表7 改进后案例3第二篇习作交际能力完成度记录表
(二)课堂改进后的教学小结
在对3节传统写作课进行定量研究后,结合卡纳尔和斯温对于交际能力的定义,笔者得出初步结论:传统教学法更强调交际能力中的语法能力和话语能力,教师将语言重点直白地呈现给学生,尤其对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语法和句式等相当重视。但对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却相当欠缺。从最后结果看,集中表现在句子逻辑和常识错误较多,而学生自主使用句型的意识也相当匮乏。笔者根据交际教学法对这3节课进行改进设计之后,可以明显发现学生在句型使用、上下文逻辑等方面的错误率降低了,写作自信提高了。数据显示学生自主使用句型的次数普遍增加了一倍以上,说明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三、引入交际教学法改进写作课的教学反思
交际教学法的创始人威尔金斯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3](P20-21)因此,对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英语写作课堂的基本任务。从笔者对3节写作课改进后的对比结果来看,将交际教学法引入课堂后,学生在自主使用短语、句型方面的进步是最为明显的,而对句子及常识逻辑也明显有了更好的把握。这表明,交际教学法对学生在写作上的社会语言学能力及策略能力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后,学生由于有了更多思考空间,写作时间反而略有拉长,且最终的自我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结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交际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对写作课的处理,有些还是不够细致的。事实上,学生想要表达和能够表达的,远远不止于他们呈现在作文本上的这篇习作。如果在写作课堂中,单一地进行写的训练,而缺乏说和读的铺垫,学生将失去大量的构思和积淀机会,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结合交际教学法,笔者认为一堂合格的写作课,应该从适合学生的活动入手,仔细研究学生在这堂课的写作中,需要哪些能力的训练,哪些方面的素材,又可以有多少的发挥空间,而不是一味地以写出正确的句子为目标。学生应在各项活动中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相应的目标。这种任务型教学法“能把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又为学习者提供交际的机会。”[4](P189-257)
2.写作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多元的
教师们都发现,自己的学生在写作能力上,差异是比较大的。为了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写出语法正确的文章,教师们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背诵短语、句子、模版。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学生们的作文,竟然如此的相似,难道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吗?不,绝无这种可能。传统的课堂,潜在的导向就是统一。交际能力明确表明,学生需要掌握的并不只有语法能力和话语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基础的训练,也应提供提高性的短语、连接词、用法等,以及一些课外阅读素材,为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课后,也应分层进行任务布置,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3.句子语法、用法正确不应该成为评判学生写作的唯一要求
在初中阶段,批改学生作文更偏重的还是语言的正确性。但在这个阶段,如果一味语法正确,而不养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大部分学生都在进行“翻译式”写作,即将自己中文的想法用英文翻译出来,因此我们会见到很多披着英文外表的中式句子。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还是要强调阅读和背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其次,教师应注重写作的篇章性和连贯性,在批改作文时,也要有这个导向。不仅修改语言错误,还要给出整体性的建议,使学生能写出更通顺的文章。最后,还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文化教学,因为文化是思维深深扎根的“土壤”。要想转变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带着学生去了解各国、各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4.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中,教师是写作课的唯一评价主体。这种做法并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发挥出来。在引入交际教学法进行改进后的3堂写作课中,笔者都将学生的自主评价纳入了评价体系。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有能力解决一些错误的,同时也加强了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介入进行评述,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应用交际教学法时要让学生自主地总结错误环节,让他们拓展更多知识的环节。[6](P51)
(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交际教学法的有效性,开始在传统的课堂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今后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1.应注重交际教学法的意义而非形式
在写作课堂中,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找寻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办法。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现实意义,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时,我们认为新颖的话题和任务,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中,Jennifer老师试图用“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名人”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但由于范围实在太广,学生语言储备也有限,这个环节反倒成了整节课的拖累。第二,在写作课上设计的活动,是否真正对我们最后的输出有利。在任务型课堂中,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4](P189-257)其中,特定的学习目的应是每一个交际任务围绕的核心。在Jessica老师教授“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时,其中有5分钟的时间在讲述自己曾去过的一个地方及其独到之处,而当时的课堂气氛尽管看似很热闹,学生讨论相当热烈,而事实上它对最后的输出并无帮助。
2.那些看似传统的课堂,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如前所述,写作课中应顾及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是写作课的最终目标。因此,传统课堂中一些看似枯燥老旧的方式方法,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输出的,都还是应该值得借鉴的。比如,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范文背诵。学生阅读材料的积累,确实是写作课堂值得重视的。“背诵输入符合Krashen 的语言输入原理,通过背诵输入,学生不但可以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而且能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提高写作交际能力。”[7]在如今的课堂中,我们应注意阅读素材的选择,在促进学生进行单词、短语、句型积累的基础上,也应注重他们课外知识和眼界的开拓。但阅读和背诵本身,是写作的基础,是不应被摒弃的。事实上,传统教学法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词汇及语法上的精确运用,我们值得将它的优点融入交际教学法中。[8]
总之,我们要提高对英语写作课堂活动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着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见解、真情实感酣畅淋漓地融入英语写作之中。
[1]Howatt,A.P.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王颖频.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Wilkins,D.A.Notional Syllabu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4]Peter 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徐凌云.英语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14(5).
[7]邓郦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2001(4).
[8]赵海燕.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整合[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