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处理教学细节的策略*
2015-03-28严明
严 明
(湖州市东风小学,浙江 湖州313000)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很多老师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图将游戏、情景、音乐等形式加入课堂,确实这些改变让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但五花八门浮于形式的“招式”,紧紧相抠急于前进的环节,似乎让老师忙而不细,学生们乐而不实,课堂浮而无果。出现这样的“浮华”,可能是执教者对新课标的精神一知半解,没有将学生和学科的本位性放在正确的位置,没有用心关注课堂里那些可预设和不可预设的教学细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包括提高学生审美,形成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等等。[1](P6)这些高要求促使美术课堂向高品位、真实效方向发展。也让一线老师们不再为课堂中眼花缭乱的表面效果所迷惑,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如何让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打动学生内心,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牵一处而动全身,慢慢地“细节”两个字出现在笔者的教学思考中。
据《汉语大词典》“细节”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从字面上看,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细小而又关键之处。这些关键之处,可能是技能技法上的难点,也可能是思维延伸的瓶颈。作为教师需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将细节变成扎实有效的教学契机。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深度理解“新课标”精神,精准拿捏教学目标,正确把握学生、学科本位性,拥有善于捕捉和转化细节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智慧。经过探索,笔者发现精准处理教学细节具体表现在珍视细节,滋养学生心灵;转化细节,突破学习重难点;点评细节,提高信心启发探索等方面。
一、珍视细节,滋养心灵
(一)关注情感
学生的心总是那么单纯而敏感,呵护他们小小的情感细节,始终充满真切关注,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也是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一次课上,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手帕来比一比,夸一夸,看谁的手帕最漂亮。同学们争着发言,要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漂亮的小手帕。环节快结束时,一个双手擎着一面小手帕的小男孩迫不及待地介绍道:“我的小手帕上有一朵五彩的小花……”因为时间紧迫,没等他说完,笔者便随意评价了一下:“花朵图案是很美,就是有点脏了。”说完后,也没把手帕贴到黑板上,便进入了下个教学环节。但是,眼角却瞥到那个学生不自然的表情。课后,笔者重新找到这块“有点脏”的手帕,仔细看看,其实是有点旧了,但看得出来是洗过的,手帕上的花朵图案还是不错的。在那个孩子的心中,他的小手帕是最美的,却被老师一个草率的评价给否定了,如果把这个“脏”字换成“旧”字,是不是可以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呢?或者换种方式:“这位同学小手帕上的花朵很美,它的造型别致。虽然旧了,颜色变淡,但却洗得很干净,希望大家都向这位同学学习,养成讲卫生,珍惜物品的好习惯。”也许这样的评价就照顾到了学生的情感,如此一个细小的处理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更是在师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课堂上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评价,一个动作,在学生的眼里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所以,要努力做到让教学细节回归“人文关怀”本质,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中率真地表达自己,增强自信心,同时成就“有血有肉”、有“课魂”的美术课堂!
(二)开放接纳
低段的孩子正处在涂鸦自我意识期到形象期转换期之间。一次画西瓜,笔者意外发现一张满是红色黑色喷射状的作业,猛一看有点乱,但视觉冲击力很强。于是,一个满手都是颜料的小胖子被笔者“抓”过来。他满是兴奋地说:“老师,我画的西瓜炸弹怎么样?那些黑色的西瓜子子弹,把西瓜瓤都爆开了,我的西瓜战士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看着他纯真的眼睛,笔者被他的投入和热情所感染,仔细品味才发现画面满满都是爆发力,全纸流淌着奇幻的想象力。老师把他的作品在全班面前展示,经过作者的阐述和老师大大的褒奖,同学们开始知道西瓜也可以有另类的表现,视野的大门也因为老师的“容人之量”而打开了。不同的人对艺术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开放接纳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求大同,让另类的个体细节为思维之路开拓得更宽广,为课堂锦上添花。
二、转化难点细节,实现教学突破
(一)巧妙修改
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等原因,很多学生不能掌握一些较难的美术技能,需要老师帮助转化这些难点。有针对性的巧妙修改无疑是不错的做法。
素描训练时,明暗部的自然过渡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线条往往画得太过清晰,使物体的明暗效果不自然,就像是钢丝网罩在物体上。因为不知怎么修改,学生往往显得很无奈。这时笔者揉了点面纸,在画面的暗部和灰部轻轻地擦了擦,进行柔和过渡,效果就好多了,学生紧缩的眉头也打开了。于是,学生学着老师的方法修改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心一点点增强了,享受到了修改的快乐。老师这个小小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学会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法,转化了作业中的难点细节。
(二)巧用教具
当学生遇到“瓶颈”时,教师要抓住探究的心理,可以利用教具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一次上《徽州民居》课,很多学生不能把古建筑古拙的特点表现出来,画不出沧桑感和古旧感。为了突破这个关卡,笔者巧妙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在实物投影仪上,先出示了一张画的不太旧的房子作业,然后在一张塑料片上画了“作旧班驳”的痕迹笔画,当透明塑料片盖在大小一致的房屋上,“古旧”的感觉一下子就出现了。巧用教具的细节处理,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了古旧的表现方法,绘画技巧很自然得到提高,表现古拙感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巧用教具是突破重难点的一种探索,其潜在力量无形而又强大,无形中具有转化教学难点的作用,它的普及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细节的理解变得“轻而易举”。
(三)借用现代工具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过程。[2](P230)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价值的细节,一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诠释和转化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画画笑脸》一课中,学生作业大同小异,笑的表情都是弯弯的眼睛,列开的嘴。雷同的表情,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没有观察到即使是同类表情也有微妙的差异。于是,笔者用相机的连拍功能,将笑的过程一帧帧地加以拍摄与展示。当学生们看到那大笑的脸是如何在平静的表情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变化出来时,他们的眼睛开始变得敏锐,视觉体验开始变得丰富。教师再适当地加以示范,让学生发现不同时刻的笑,眼球瞳孔、眼形、嘴角肌肉,乃至鼻孔开合也是不同时,学生开始拥有个性化的视觉体验,也能够表现出精彩纷呈的笑脸。
教师善于捕捉,机智引导,用现代化的工具帮助学生捕捉细微的表情变化,从而收到“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就了教学的智慧,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三、点评细节,挖掘潜在能力
(一)鼓励赞扬
鼓励赞扬性的点评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P178),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像一块甜心巧克力,愉悦内心,让学生感到一种学习美术的愉悦感。
S同学是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散漫、不自信。在纸艺眼镜制作课上,笔者发现了S那副酷酷的眼镜。于是,特意让他进行展示,并点评说:“大家发现了S同学眼镜有什么特点吗?它的造型夸张别致,好像长了翅膀。橘黄的色彩非常艳丽醒目,大小合适,镜架牢固,看上去S同学用心做的!”引导性的点评让学生们关注到了这件作品,发现了它的特别,同时同伴间的赞扬像甘甜的山泉滋润了S的心灵,让这个调皮又没自信的男孩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拍照留念时,他摆出很酷的动作。老师的点评,好比一剂兴奋针让状态比较低迷的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可见,点评细节不仅应当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更应关注大群体中的个别个体具有细节意味的心理。
(二)启发探索
当学生初次完成作业或创作时,往往会有“盲区”或“瓶颈”。教师直白的示范有时会框住学生的思维,而针对初次作业进行启发性的点评,却可以为学生疲劳的审美带来新的动力,打开狭隘的思维。
在一次树叶制作飞行船的课中,由于学生想在船上搭建船篷,插上旗杆,而树叶的材质很难粘合固定,这让很多学生犯了难。笔者发现一个学生的方法不错,就请他进行介绍。紧接着,进行了启发性点评:“刚刚同学介绍的将两片叶子各剪一个口子的互插方法有一定效果,但好象牢固度不够,如果我们在一片叶子上剪口,另一片插进去,再用点什么辅助的方法加固会更好吗?你们能想出更好的点子吗?谁是机灵小达人?”启发性提问激发了学生们自己克服困难的热情。为了要做出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号”,他们尝试各种方法,大脑中的“机器”开始快速运转,学生创作情绪饱满,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有的将叶子的一半折平,插入船身在下面粘帖;有的将支撑的叶柄刨开呈伞状固定;有的将大树叶两端内折,增加固定的面积。启发性的点评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它不是教给学生方法,而是让学生有路可寻地探索新方法。就是这些关键的细节启发,可以帮助学生一步步建立起内心雄伟的美术大厦。
综上所述,从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和思维的开放接纳方面,珍视细节是对学生内部能量的关注,练的是内功;从巧妙修改、巧用教具、借用现代工具等方面,转化教学难点细节,练的是学生的外功;而以鼓励赞扬、启发探索为主的点评细节则是一种补充和推动,让前两者更趋完善。三者互为支持和补充,是夯实教学细节,精化提升细节的有效途径。
细节决定成败,在深入开展美术教育的今天,充满着无穷魅力的教学细节在不断地拨动我们的心弦,让师生共同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让课堂始终保持朝气。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细节”做精、做透,揭示“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真理,体现“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法宝,更是教育的灵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树真,韩冰清.教育学教程[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3]姚晓红.境开新界——校本“学养”拓展型课程撷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