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烧伤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2015-12-20唐虹
唐虹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烧伤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唐虹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烧伤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51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诊断为脓毒症前及后的第1、3、5、7、9 d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并同时检测CRP、WBC。结果:51例中存活42例(存活组),死亡9例(死亡组);在脓毒症发生后的第3、5、7、9 d,存活组血清PCT水平下降,从(15.3±3.1)ng/mL持续降至(3.2±0.6)ng/mL;死亡组血清PCT水平呈上升趋势,从(25.4±3.6)ng/mL上升至(45.1±2.8)ng/mL,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P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RP、WBC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存活组上述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血PCT对脓毒症病情判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降钙素原;脓毒症;病情;预后
目前烧伤后脓毒症的主要诊断依靠血液细菌培养及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指标的测定。近年来发现血清降钙素原(PCT)是脓毒症一个新型的预警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能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对我院ICU 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动态PCT定量检测,探讨其在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l例,男3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16)岁。烧伤面积31%~75%。烧伤病程21~75 d,平均48 d。脓毒症病程16~35 d,平均25 d。脓毒症诊断依据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关于脓毒症诊断的新标准,一般指标:(1)发热(中心体温>38.3℃);(2)低温(中心体温<36.0℃);(3)心率>90次/min或大于不同年龄段正常心率范围2个标准差;(4)气促,呼吸频率>30次/min;(5)意识改变;(6)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 mL/kg超过24 h);(7)高糖血症(血糖>7.7 mmol/L)而无糖尿病史。炎症反应参数:(1)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计数>12×109/L);(2)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4×109/L);(3)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0.10;(4)血浆C-反应蛋白>正常值2个标准差;(5)前降钙素>正常值2个标准差[1-2]。
1.2检测方法存活组年龄34~55岁,男31例,女11例;烧伤面积31%~62%。死亡组年龄48~66岁,男6例,女3例;烧伤面积43%~75%。APACHEⅡ评分及累及脏器障碍情况见表2,表3。死亡组病例均累及多个脏器功能不全。于明确诊断脓毒症前及后的第l、3、5、7、9 d 6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浓度,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PCT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免疫荧光定量PCT检测试剂盒测定,按说明书操作。正常值PCT<0.1 ng/mL,PCT>0.1 ng/mL为阳性阈值。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以CRP≥10 mg/L为阳性阈值。入住当天及发生脓毒症后的第l、3、5、7、9 d均做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血培养结果:死亡组血培养阳性6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肠杆菌2例;存活组血培养阳性4例,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同指标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观察值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5l例中死亡9例(死亡组),存活42例(存活组)。
2.2血清PCT水平存活组和死亡组发生脓毒症前及后的第l d,血清PCT的水平均较高(P>0.05)。在第3、5、7、9 d,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PCT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脓毒症病程的进展,在脓毒症发生后的第3、5、7、9 d,存活组血清PCT水平下降,死亡组呈上升趋势。在入院后至死亡前血清PCT持续、显著升高,而hsCRP、WBC升高幅度较缓慢,表明血清PCT检测能敏感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CT、CRT、WBC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CT、CRT、WBC的比较(±s)
注:与死亡组同时间点比较,aP<0.05
存活组(n=42)死亡组(n=9)脓毒症前脓毒症后1 d 3 d 5 d 7 d 9 d PCT(ng/mL)17.6±2.6 19.1±2.2 15.3±3.1a12.8±1.2a8.2±0.7a3.2±0.6aCRP(mg/L)63.7±32.7 61.3±30.2 57.2±25.1 49.6±31.6 32.5±24.9 28.3±11.2 WBC 12.1±1.3 11.3±2.0 13.5±2.4 11.9±2.5 12.8±3.4 11.2±2.5 PCT(ng/mL)19.8±2.4 21.2±3.2 25.4±3.6 31.3±2.9 37.2±3.9 45.1±2.8 CRP(mg/L)67.2±35 71.3±32 73.6±42 70.4±33 77.1±36 81.3±22 WBC 13.2±1.2 17.4±2.9 18.1±3.2 19.5±2.5 21.3±2.4 29.1±1.3
血清CRP,WBC:存活组CRP脓毒症发生后下降缓慢,1周后下降较明显,WBC变化不显著。死亡组CRP脓毒症发生后缓慢升高,WBC升幅显著。
APACHEⅡ评分于存活组及死亡组脓毒症发生后7 d以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存活组及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变化
2.3创面分泌物培养存活组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6例,鲍曼不动杆菌5例,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死亡组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例,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
血培养结果:死亡组血培养阳性6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肠杆菌2例;存活组血培养阳性4例,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两组间细菌培养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存活组及死亡组并发脏器功能不全情况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脓毒症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则会迅速发展为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且是导致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脓毒症的发生、判断病情发展以及准确预后,对提高脓毒症患者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烧伤后脓毒症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液细菌培养。血培养检测耗时长,且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而影响其阳性率,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证据。传统炎症指标中,WBC除感染外,还可以被许多因素影响(如应激等),因此仅是感染的一个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的诊断指标。CRP是是一个常用的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其浓度的高低与临床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CRP是肝脏细胞在白介素-6作用下分泌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应激情况下血清CRP水平增高。当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升高[4]。血清CRP水平也会受到多种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影响,反应延迟且特异度并不理想,不能提示预后[5]。
降钙素原是一个很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6]。是一种糖蛋白,是降钙素的前肽,没有激素活性,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 KD[7]。PCT在全身细菌感染后4 h血液中即可检测到,6 h急剧上升并在6~24 h维持该水平,其不会降解为降钙素,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稳定性好,体内半衰期为25~30 h[8-9]。在健康人血中,PCT不能被测到(<0.1 ng/mL)。血清PCT越高,病情越重,持续升高者常提示预后不良。当治疗有效时,血清PCT可见明显下降。脓毒症消除后PCT能很快恢复正常水平[10]。严重感染(如细菌寄生虫和真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可以升高,有时可超过100 ng/mL[11-12]。PCT及CRP已被证实是判断感染性疾病病情及预后的无创特异敏感指标。
本文通过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比较发现,两组确诊脓毒症前及后者第1 d,感染类指标(CRP、WBC和PCT)均无明显差异。但随着病情发展,脓毒症后第3~9 d,死亡组感染类指标明显高于存活组。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发展,治愈或好转的患者PCT水平逐渐下降。血清PCT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良及治疗无效。本研究中,死亡组血清PCT水平从(25.4±3.6)ng/mL至(45.1±2.8)ng/mL,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存活组血清PCT水平从(15.3±3.1)ng/mL持续降至(3.2± 0.6)ng/mL,提示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表明血清PCT升高的水平及动态变化,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依据。血清PCT越高,病情越重,持续升高者常提示预后不良。当治疗有效时,血清PCT可见明显下降。表明血清PCT水平越高,感染越重。PCT是诊断重症感染性疾病时的一个有效指标。CRP在烧伤情况下,即使没有感染,由于炎症反应是循序渐进的,烧伤患者CRP可高水平持续存在,与烧伤严重程度相关[4]。本研究证实,CRP水平在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有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脓毒症感染时,在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对预后的指导方面没有PCT优越,需两者联合检查。
目前PCT作为具有全身反应的细菌感染指标,因其出现早、维持时间长,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而适用于临床[13]。Suarez-Santamaria等[14]对脓毒血症多种标记物检测的意义进行分析,认为PCT不仅对评估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患者感染轻重程度较好的指标。吴丽娟等[15]研究发现,PCT在评估患者预后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方面优于CRP及WBC。有研究发现,在脓毒性休克时,血清中PCT浓度显著上升,其上升幅度与感染存在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16]。有观察报道认为,对患者PCT的动态监测,可及早认识到感染的严重程度、分析抗感染药物治疗效果,指导抗生素的及时更换,缩短住院时间[17]。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相关,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新指标,联合创面培养病原学检测,既能对菌血症进行早期诊断,又能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Levy MM,Fink MP,Mars hall JC,et al.2001 SCCM/ESICM/AC⁃CP/ATS/SIS international s eps 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Crit Care Med,2003,31(4):1250-1256.
[2]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等.脓毒症定义及诊断的新认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6):321-324.
[3]Lichtenstern C,Brenner T,Bardenheuer HJ,et al.Predictors of sur⁃vivalinsepsis:what is the best inflammatory marker to measure [J].Curr Opin infect Dis,2012,25(3):328-336.
[4]王艳,刘颖,葛艳玲,等.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早期诊断烧伤患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23(14):3558-3560.
[5]陈粹,晋国营,李吉良,等.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3):360-361.
[6]Mann EA,Wood GL,Wade CE.Use of procalcitonin for the detec⁃tion of sepsis in the critically ill burn patient: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urns,2011,24(4):549-558.
[7]Maruna P,Nedelnikovak K,Gurlich R,et al.Physiology and genet⁃ics of procalcitonin[J].Physiol Res,2000,49(Suppl 1):S57-S61.
[8]冯亚群,胡祥华,梁亚勇.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 26(9):1582-1584.
[9]Mann EA,Wood GL,Wade CE.Use of procalcitonin for the detec⁃tion of sepsis in the critically ill burn patient: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urns,2011,34(4):549-558.
[10]Yukiok H,Yoshida G,Kurita S,et al.Plasma procalcitoninin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1,30 (5):528-531.
[11]田萍,杨兴易,赵旁,等.血浆降钙素原测定及在感染和脓毒症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4):247-248.
[12]杜斌,李毅,陈德昌,等.血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感染和非感染性全身性炎症反应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11-1114.
[13]汪明明,孙玉秋,张娟,等.血清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0): 690-691.
[14]Suarez-Santamaria M,Santolaria F,Perez-Ramirez A.Prog-nostic value of inflammatory markers(notably cytokines andprocalcito⁃nin),nutritional assessment,and organ function inpatients with sepsis[J].Eur Cytokine Netw,2010,21(1):19.
[15]吴丽娟,鲁涛,尹培刚,等.脓毒血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及意义[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18(2):73-75.
[16]黄伟平,胡北,江稳强,等.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疗效评估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7):2083-2084.
[17]劳永光,黄庆,宋小娟.降钙素原指导ICU危重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479-1481.
(收稿:2014-12-26修回:2015-04-22)
(责任编辑傅 强)
R631
A
1007-6948(2015)04-0393-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5.04.018
天津市第四医院烧伤科(天津 3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