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伴咯血患儿手术术式的选择

2015-12-19颉雅苹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右肺肺叶先天性

颉雅苹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伴咯血患儿手术术式的选择

颉雅苹

目的 总结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7例诊断为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伴咯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儿均确诊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行动脉栓塞治疗,5例首次栓塞后再次咯血,经纤支镜探查明确出血部位,2例行二次栓塞,3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随访至今除二次栓塞的1例双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仍间断少量咯血外,其余 6例未复发。结论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诊断首选CT血管造影(CTA),CTA疑诊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纤支镜检查可寻找出血部位并止血,为诊断及治疗带来帮助;介入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 儿童 咯血

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儿童少见[1],部分病例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多数病例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心悸、胸痛及紫绀等,可因突然大咯血危及生命,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本医疗中心呼吸科自2011年1月至 2014年10月明确诊断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伴咯血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7例,男 6例,女1例;1~2岁3例,6~12岁4例。发病年龄1~12岁,平均6岁。

1.2 临床表现 均以咯血起病,4例学龄儿童急性起病,病程2~4d,其中3例咯血200~300ml后出现气促(1例呼吸困难、发绀)及不同程度贫血;3例幼儿表现为反复咯血半年余,咯血量少,无气促、发绀。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除3例突发大咯血患儿,存在血色素不同程度下降,余正常。胸部X线检查:3例右侧肺不张,3例支气管肺炎改变,1例双肺纹理增粗。胸部CT表现:6例行胸部增强CT,其中1例右肺下叶肺不张,4例右下肺炎,1例CT血管造影(CTA)有结节状密度增高影、病变部位肺血管增粗迂曲等改变。支气管动脉造影:7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其中6例为右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右上,5例右下),1例为双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DSA显示支气管动脉纡曲、增粗,肺动脉在支气管动脉显影的同时同步显影(图1A),并可见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相交通,形成左向右分流。使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后再行主动脉造影,异常支气管动脉完全栓塞(图1B)。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3例发现右肺下叶基底段活动性出血,1例右肺下叶背段活动性出血,1例左肺上叶活动性出血。

图1 A右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经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右支气管动脉异常增粗、迂曲,动脉晚期可见肺动脉分支异常显影。B使用PVA颗粒栓塞后再行主动脉造影,异常支气管动脉完全栓塞。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咯血。

1.4 治疗方法 7例咯血患儿,经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诊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行动脉栓塞治疗,5例首次栓塞后间隔不同时长再次出现不同程度咯血,经纤支镜探查,清除堵塞气管的血栓,明确出血的肺叶或肺段,其中病情危重3例,在纤支镜配合下,由胸外科紧急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术后再次经纤支镜探查,明确无出血。拒绝手术切除病肺的另2例行二次动脉栓塞治疗。

2 结果

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7例患儿,2例经一次栓塞,5例经首次栓塞后再次咯血,其中3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2例行二次栓塞,随访至今,除二次栓塞的1例双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仍间断少量咯血外,其余6例未复发。

3 讨论

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单侧肺叶,右侧多于左侧,下肺多见,通常位于右中下肺叶,少数可累及双侧肺叶。本组资料中,7例患儿1例为双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6例为右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其中1例右上,5例右下,以右侧病变多见,与报道[2]一致。本病属血管畸形,无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病例均以不同程度咯血入院,咯血多无诱因,病变部位对咯血量大小无辨别依据,部分病例起病突然,咯血量大,由于不能及时将血凝块咳出,而导致阻塞性肺不张或气道梗阻,既往有报道因大咯血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病例[2]。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减少漏诊、误诊,挽救生命有重要意义。

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属于血管性疾病,胸部CT平扫仅能反映咯血后由于血凝块阻塞气道后的肺不张表现,但可鉴别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所致咯血。目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能够较精确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分布及走行,部分病例可显示支气管动脉一肺动脉瘘,有助于指导进一步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内介入治疗[3],但对于观察肺内以及隐匿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仍需借助DSA[4]。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出现咯血,目前多数首选介入栓塞治疗,既往报道栓塞治疗效果好,栓塞后无复发[5],但从本组资料显示患儿经介入栓塞治疗后,二次咯血的复发率高(占71.4%),经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的患儿无复发,原因可能为出现侧支循环。但本次统计样本量小,尚须多学科合作,进一步观察总结。

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的及时诊断咯血原因十分重要,在出血量不大、患儿状态稳定的条件下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清理被血栓堵塞的呼吸道以改善通气,同时寻找出血部位并止血。在本组资料中,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例发现右肺下叶基底段活动性出血,1例右肺下叶背段活动性出血,1例左肺上叶活动性出血。通过纤支镜检查,可对病变的认识更加准确、直观,为诊断及治疗带来帮助,但在检查过程中,负压吸引可导致或加重出血,手术风险高,应掌握好应用指征。有报道动静脉瘘在支气管镜下常表现为突向管腔的结节状病灶,易被误认为肿瘤,活检后大出血,常发生窒息死亡[6]。因此认识本病在纤支镜下的表现,有助于降低纤支镜操作风险。

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者既往多健康,就诊时一般无典型体征,临床上较难解释反复突发性咯血,易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等,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咯血、凝血功能正常、无伴随症状、既往无感染史、无慢性疾病史的病例,诊断时如能考虑到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再结合CTA、DSA即可减少漏诊或误诊。治疗方面,如何评估介入栓塞和胸外科手术效果,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分析。

1 Do KH, Goo JM, Im JG, et al. Systemic arterial supply to the lungs in adults spiral CT findings. Radiographics, 2001, 21(2):387~402.

2 Khurshid I, Downie GH.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ostgradMed J, 2002, 78(918):191~197.

3 J Bruzzi JF,Remy Jardin M,Delhaye D,et al. Multi detector row CT of hemoptysis. Radiographics,2006,26(1):3~22.

4 Morita Y,Takase K,Lehikawa H,et al. Broncbial Artery Anatomy preoperative 3D simulation with multidetector CT.Radiology,2010, 255(3): 934~943.

5 赵广生,徐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11~13.

6 Löschhorn C, Nierhoff N, Mayer R, et al. Dieulafoy's disease of the lung: a potential disaster for the bronchoscopist. Respiration,2006,73(4):52~55.

51012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猜你喜欢

右肺肺叶先天性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