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养生角度试论瑜伽饮食的科学性

2015-12-18范晓红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瑜伽膳食人体

范晓红

从养生角度试论瑜伽饮食的科学性

范晓红

“养生”一词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庄子解释为“摄养身心使长寿”。中国传统文中对“养生”一词多理解为保养生命,维持生济,畜养生物,生育和奉养父母等,分类主要为食养、炼丹。关于食养类的文献主要从饮食物性味、补泄滑肾的效用与人体状态、天时气候、地理方域等的关系论述养生之道,也包括节食、辟谷等内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道藏精华录》收载的《服气长生辟谷法》(著者佚名)、清代简缘老人的《节饮集说》等都较全面地谈到了如何在饮食上达到养生效果。

瑜伽是起源于印度的一门学科,距今大概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自古至今,瑜伽文献和觉悟的瑜伽导师都曾描述过,吃某些食物能让人活力十足、心境澄明、精神愉悦[1]。瑜伽提倡食用绿色、纯天然、易消化、情绪平稳无刺激性的食物的被众多练习者所推崇,这样的食物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能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薄伽梵歌》中提到“瑜伽不是为那些暴食的人所准备的,也不是为那些禁食的人所准备的。它不是为那些贪睡的人准备的,也不是为那些熬夜的人准备的。通过适度的饮食和休息,有规律的工作、协调起居,瑜伽能消除一切痛苦和悲伤。”瑜伽的饮食习惯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食养”观点一致。鉴于此,本文从传统养生角度出发,从膳食结构、营养学以及在正确饮食等方面来试论瑜伽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 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当今世界大致有3大著名膳食结构模式,即西方膳食结构、东方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见表1)。

表1 三大膳食结构

南开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的一文中对3种不同形式的膳食结构的食物种类含量的统计(见表2).

从表2可看出三大膳食结构中各类食物的比例。根据近10年的有关报道,地中海模式的膳食结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群所接受。此膳食模式结构中,水果和蔬菜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水果的比列高达463g/d,是东方膳食结构的7.5倍,是西方膳食结构的2倍。果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高纤维的物质,能很好的平衡人体酸碱度,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豆类的黄豆、赤小豆等,酸奶以及茶油核桃等,能够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同时也是人体重要器官的合成物。地中海膳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癌症,能有效降低肥胖病、中风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地中海膳食结构中心肉禽类只有35g/d,东方膳食结构中的含量是它的1.7倍,西方膳食结构中的含量是它的8倍。肉禽类中蛋白质含量虽高,但长期大量食用肉类会导致体内偏酸性,酸性体质比碱性体质更适合癌细胞的生长。肉类食物中铁元素含量丰富,铁元素过高都会激发胰岛素的分泌,容易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表2 世界三大膳食结构模式比较

2 人体营养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人体生长和发育需要的营养素,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也源自这些营养素,营养全面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根据权威科学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高达40多种(见表3)。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各种动植物给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同一种营养素即存在于动物中也存在与于植物中,如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肉类等物质中,维生素群也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多种方式和渠道都可以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3 瑜伽的饮食

从生理角度出发,与身体健康最紧密最基础的是饮食,饮食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瑜伽对食物的选择有非常科学的体系,要求素食。练习瑜伽可以是一位素食者,但不一定要成为素食者,均衡营养、合理搭配是饮食的宗旨。

3.1 瑜伽食物的分类

瑜伽食物分为三类,即悦性食物、变性食物、惰性食物(见表3)。悦性食物能够使人保持青春并净化生命,使人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主要选择天然绿色的食物,很少选择香料和调味品;变性食物是指能够提供能量、有益身体但不利于心灵清净的食物;惰性食物是容易引起倦怠、疾病和心灵迟钝的食物,此类食物对心灵有害,对身体无益。

表3 人体所需要主要营养素

表4 瑜伽食物分类

瑜伽饮食中提倡食用悦性食物,避免变性食物,不食用惰性食物。悦性的食物提供人体足够健康物质的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上得平静和安抚,如豆类食品中的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A、B、C、D,营养价值高,是典型植物蛋白质的代表;变性食物和惰性食物虽然能给人体提供一定能量,但会对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伤害,在精神层面的给予可能更多亢奋和刺激。如辣椒,虽然含有大量维生素C,但辣椒素对人体的刺激大,使人兴奋,加重肠胃负担;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容易导致体内细胞癌变。

“无肉的膳食人类健康远为有益”是瑜伽练习者早已熟知的事实,这样的膳食给人体带来的益处体现在减轻心脏和消化系统的负荷,降低有害物质残留体内,食用大量肉类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已在众多医学研究和临床案列中得到证实。著名健康管理专家范志红在解读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提到:“国人应当适当少吃肉,过多的肉类没有带来幸福,而是带来更多的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并增加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3.2 食物的选择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分析,悦性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能完全满足人体所需。如谷类食品,包括大米、小米、小麦、燕麦等,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群、矿物质(如钙、钾、镁、铁等)、脂肪(植物脂肪)以及微量元素,提供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豆类食品,如大豆、绿豆、红豆等富含优良蛋白质、纤维素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果蔬,如不同颜色的水果和绿色的蔬菜,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富含抗氧化剂能有效抵御癌细胞、平衡人体酸碱性等;奶制品,如酸奶富含益生菌等物质,能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增强免疫力;坚果,如向日葵瓜子富含VE和人体易吸收的脂肪酸,能改善大脑的记忆、抑制低落情绪等作用。

从认知角度来分析,瑜伽的先导们认为一个人要受到物质世界三种力量的影响,即愚昧无知、激情和善良。瑜伽练习者的目的在于超越这三种状态的影响,为了获取食物去杀戮其他动物是没有必要的,对一切生命都要有敬意。故在瑜伽饮食中避免肉类食物,提倡绿色、天然的植物性食物。

从人体构造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的牙齿是平的,能较好研磨植物性食物,食肉动物的牙齿是尖锐的,能较好撕咬肉类;人类的消化系统中小肠细又长,能更好吸收碳水化合物等营养,食肉动物的肠道较短,能将体内残留的物和粪便较快排除体外,如果人类食用肉禽类,肠胃体内残留物中有害有毒的物质吸收到体内,不利身心健康,故人类更适合植物性食物。

4 瑜伽饮食的科学性

4.1 倡导天然绿色食物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也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长期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食品存在着对人类健康有危害,并且这种危害对人类遗传有着破坏性。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女士以密歇根州东兰辛市为消灭伤害榆树的甲虫所采取的措施为例得出的论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使人们目光再次会到天然绿色的食物上,瑜伽的练习者一直推崇绿色的食物,不仅给身体提供基础能量,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2 合理饮食

现代社会过度的工作和交际,造成了过度饮食;大量肉类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充斥着餐桌,暴饮暴食、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为肠胃疾病和肥胖病、糖尿病等疾病创造了条件。如糖尿病,杨文英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的《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报告中调查到,目前约有10%的中国人(年龄≥20岁),此外15.5%处于糖尿病前期。不合理的饮食、紧张的情绪、缺乏运动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英国营养学家、长寿学家萨利·比尔在《长寿的秘密》一书中对中国广西巴马、日本冲绳等世界四大长寿村的长寿秘诀进行调查,指出远离疾病、健康长寿的秘诀首先就是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植物蛋白,少吃肉,这也正是瑜伽提倡的饮食。合理适度的饮食不仅减少疾病的产生,而且延年益寿。

4.3 适当断食

对身体进行适当断食已有几千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瑜伽的创始人释迦摩尼时代。那时候的人们身体有不适时,首先采取的方法就是断食,在《薄伽梵歌》中上师奎阿那与学生询问身体遇到疾病如和处理,他认为先断食一小段时间,再观其变化。什么是断食法?断食法是在身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如便秘、肠胃胀气、消化不良、口气不好等情况时只食用易消化的水果、蔬菜或水等食物,一周选择一天或一个月定期断食两三天来给肠胃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提高消化系统的能力。

人体在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内脏器官的工作量加大,血液循环加快,在合适的时间采取断食可以让身体能量消耗减少,消化系统借此机会加以调整修复,提高机体预防疾病的能力。减少摄入量,适当断食成为保持健康、控制体重的一种方法。再借助一些柔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的调息和轻柔的拉伸体式,可以加快淋巴系统的循环,将体内的毒素快速代谢掉,将身体调整到健康状态。

[1]张蕙兰,柏忠言.蕙兰瑜伽——生活方式与自然疗愈[M].无锡:江苏科技出版社,2012.

[2]李 桦.瑜伽的养生价值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3]马 玲,陈 青.瑜伽养生思想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 (1).

[4]南 开.中国人膳食结构[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6).

[5]杨文英.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3).

[6]张蕙兰,柏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Yoga Diet from Aspect of Regimen

FAN Xiaohong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传统养生角度出发,以膳食结构、营养学及在正确饮食等方面来研究瑜伽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养生;瑜伽饮食;科学性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gimen,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 scitific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Yoga diet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of diet,nutriology and correct die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s.

regimen;Yoga diet;science

G853

A

1003-983X(2015)01-0014-03

2014-08-30

范晓红(1981-),女,湖北黄冈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瑜伽教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

猜你喜欢

瑜伽膳食人体
人体“修补匠”
Hello White瑜伽馆
人体冷知识(一)
秋天膳食九字诀
人体可笑堂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练瑜伽,悠着点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