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
2015-12-18姚刚
新形势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
姚刚
(当涂县职业教育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职教中心要充分发挥在培养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行“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送教下乡,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教学点,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培训,满足农民多层次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培训质量,使其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阵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培训 农民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1-08
作者简介:姚刚(1965-),男,现任当涂县职教中心,中学一级教师。
根据对新型农民素质内涵的理解,结合我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以县域职教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人才培训中的作用,是新型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将来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
1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必要性
1.1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和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性工作。
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岗位技术含量较低,所以就业空间小、收入少、稳定性差、缺乏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甚至一专多能,让他们“学得会,用得上”,既提高自身素质又增加了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薪酬待遇,实现稳定就业,真正做到“出得来、留得住、好就业、就好业”。
1.2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农民工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的重要保证。
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愈加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农民工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同一线生产技能结合起来,强化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要培养出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劳动者,满足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促进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1.3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新型农民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真正的新型农民,不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更主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有自主自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要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要加强知识教育,更主要的是要转变农民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2.1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新型农民对科技素质的要求,就是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熟练掌握一项到多项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生产的技能,实现科学种养或转移就业。
2.2培育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
新型农民要具有经营管理素质,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或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开展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农夫”变成“农商”。
2.3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新型农民要具备法律素质,就是要有较高的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不仅能够完善和优化农民的文化素质,而且有利于广大农民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3职教中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模式
县域职教中心要发展,必须树立“以服务‘三农’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坚持“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就必须适应培养的目标要求。
3.1产教结合,工学交替。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典型范式就是工学交替。所谓工学交替,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互轮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作业,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国家没有多花钱, 就达到真正转移劳动力和脱贫的目标,职业学校的投入和产出比例也能平衡。这种“工学交替” 培训模式是免费的,而且符合农民的实际和培训愿望,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农户普遍认可接受。
3.1.1教学内容要求贴近农业生产。
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更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据我们学校的调查,受访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学习需求突出,他们在有关现代农产品加工、包装、运储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能水平亟待开发和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现代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培训。
3.1.2树立和培养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产品粗放单一,市场销路狭窄,生产效益低下。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使农民转变思想,适应市场。
(1)使农民初步形成价格意识和竞争意识,能够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适当调节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避免过度的重复生产与低效生产。
(2)使农民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带领下,能够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的特点,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或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等,这不仅能提高农民自身的收益,而且也可以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
(3)使农民逐步养成广告意识和创新意识,自觉采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或者农业资源,不断拓宽销路,使其真正实现经济价值。同时,还有可能达到吸引外资的效果。
3.1.3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一般而言,对农民的普法教育要尽量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要从有关“三农”的法律法规、农民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需求两大方面入手。要结合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来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激发农民群众学法、知法、用法的热情,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3.2“送教下乡”惠民生。
“送教下乡”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有农业专业知识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农村进行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宣传。职教中心要把课堂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饲养场,让想上学的农民有学可上。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是落实和完成教育部制定的“大力发展农村和农村职业教育,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战略的必由之路。同时,成立专业讲师团,通过组织免费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跟踪指导方式,提高农户种养综合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走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这也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路径,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使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
3.2.1开展“三单式”定点培训。
按照“三单式”即:就业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下培训菜单,政府部门买单的方式,在职业介绍部门、用工单位、职业培训学校三者之间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对农村劳动力的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为一体的服务机制。职业介绍部门进行岗位开发,培训学校与用工单位、乡镇工业园区签订订单培训协议书,并根据企业准备招用人员类别和企业用工标准开发教学课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在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教学的基础上,学校针对企业用工和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培训内容,以实践操作为培训重点,以提升学员知识技能为突破口,以参训学员就业为目的,有的放矢,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做好做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3.2.2实行“送技能下乡”、“送技能下企业”培训。
针对我县农民工居住地分散、交通不太方便等问题,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教学点,将授课教师、操作设备送到乡村,真正做到服务到家。我们在农闲时采取脱产班、日班;在农忙时采取晚班,在人员集中的企业到厂办班等办班模式,使农民工足不出村(乡镇)、足不出厂就能参加培训,合理解决工学矛盾,使广大劳动者都能参加培训,扩大工作覆盖面,做到充分参训,充分就业。
教学形式为课堂讲授、小组集中学习、现场实践等。课堂讲授,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各个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小组集中学习,以村为单位,在一块集中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探讨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现场实践,主要是强化学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学员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真正担当起现代农业劳动者的模范带头人。
3.3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培训。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要充分利用国家民生工程资金补贴政策,根据农民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有向二、三产业转移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实行以初、中级工为主的转移就业型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对于已经实现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实施技能提升型培训,围绕地域经济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生产技能;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自主创业能力。对青年农民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两项职业技能。
4充分发挥县域职教中心资源优势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当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办、社会补充、政策扶持、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培训机构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开展各项农民培训工作。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认真做好相关宣传、组织、管理等工作。各乡镇劳保所、农业推广中心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把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到村、到人,全力做好新型农民培训的统计、申报、鉴定等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同时,县人社局、农委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切实加大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批、鉴定一批、就业一批”的目标。县财政局积极利用国家扶持资金和部门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增加补贴标准,以扩大培训效果。
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办好县域职教中心。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农民的切实需求,主要开展了果树栽培、乡村旅游服务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粮油种植、水产养殖、村级财务管理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从业渔民、机械制造和服装缝纫等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超过10000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我们挑选了18名专业教师,外聘了12名专家教授,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讲师团,送教下乡。我们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在护河乡传授桃、葡萄、西瓜种植为主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博望区传授机械加工、冶炼,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方面的新技能;在大陇乡、乌溪乡传授粮油种植、水产养殖的知识和技能,在开发区传授养猪、养鸡为主的知识和技能;在黄池镇、姑溪镇传授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知识技能。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将培训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职教中心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培训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成为新型农民培训的骨干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中国统计年鉴,2010。
Thinking of New Farmers Trai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ao Gang
Abstract:Dangtu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in promoting the rural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ractice and learning .Sending to teach to the countryside,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Setting up reasonable to teach, Carrying out multi-level and many kinds of training, Meet the needs of the farmers, We will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Mak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cultivating new farmers main position, This is the great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training farmers consid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