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分教育”
2015-12-17李能
李能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呢?受冯恩洪教授“合适的教育是减负提质的教育”专题讲座的启发,我采取“三分教育”(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和分类指导)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三分教育”的基本做法
1.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前提
冯恩洪教授认为“卓越课堂的特征是三分教育”,我清楚地认识到“三分教育”的根本体现在一个“分”字上,因此我依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把学生分为提高组(学优生组)、拼搏组(中等生组)和跃进组(学困生组)。并做到组间(优、中、差)按1∶2∶1的比例进行搭配,形成合作学习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
2.合作小组考核评比是保障
合作小组分好后,还应加强组内评价和组间评比,因此我在分好组后及时制订了《组内学生评价细则》《合作小组学习评价标准》和《优秀合作小组奖励办法》。我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组内主要从学生预习作业、巩固作业、特色作业和课堂测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组间主要从发言、展示、讨论、任务完成和违纪等方面进行评比,定期评选优胜小组予以奖励,这样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3.目标分层是学习动力的根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我在备课时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拟定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采取调整教学时间步骤,选择有梯度的习题和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实现层次目标,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如,“跃进组”主要是理解教材的最基本内容,从培养识记能力入手,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拼搏组”和“提高组”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样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分类指导是全面提质的关键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不可能达到“个别化”,只有分类进行。我在分类指导时,打破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转”的教学模式,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上。如,对“提高组”的学生主要是引导探究,讨论解惑,巩固提高;对“拼搏组”的学生重在自学辅导,解难答疑,落实“双基”;对“跃进组”的学生讲授辅导,授之以法,理解巩固,并辅之以“个别帮助”,同时还进行组间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二、“三分教育”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的教学,能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思维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的课堂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共同进步、提高。其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就是全民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三分教育”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吃不了,学优生吃不饱”的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后进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学困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同时我在每节课上也安排了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学优生也很有好处,这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三分教育”中,把要学习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知识。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这种教学就将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变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3.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三分教育”过程中,师生间增加了平等对话、真诚合作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补充,平等分享学习成果,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采用“三分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2.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要承认差别,鼓励良性竞争,特别是对学困生,不仅教师要多辅导,还要要求同桌多帮助。
3.要善于调控
“三分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不应采用固定模式,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
总之,“三分教育”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分类辅导”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分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栗付亮.浅谈分层教学[J].新课程:上,2011(0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