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城的传递

2015-12-17

城市设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街道商业

刘 刚

LIU Gang

少城的传递

刘 刚

LIU Gang

刘 刚(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LIU Gang,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LTD., Chengdu, China

成都少城拥有独特而多样的街道生活,复杂性和自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传统街区最大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少城的街道格局和分布式街区的分析解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形成机制,以探讨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如何保留和传递构建街区生活的要素;同时,通过具体的实践,尝试将居民的自发建设融入到城市的街区更新中,为旧城更新提供持续性的动力。

少城;旧城更新;街道结构;自发性;复杂性

随着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注意力逐渐由增量规划转到存量规划,旧城更新特别是有机更新越来越引起重视。与以往以商业为先导的特色古街开发不同,较大区域的普通旧城区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在成都的旧城街区中,以玉林和少城这两个片区最受市民和学者的青睐。这些街区在城市大规模建设的浪潮中幸存了下来,历经多年的积淀而形成了独特的氛围。特别是少城,其延续至今的独特街道结构是整个街区的骨架,也是少城独具价值的重要物质基础。与过去聚焦建筑和样式的传承保留不同,让这些独特的街道结构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找到其核心的要素并在每一次的改造过程中传递下去,这已成为旧城更新最关注的内容。

成都少城位于城市核心的西侧,北至西大街,南至金河路,东至东城根街,西至同仁路,范围约1km2(图1)。这个被誉为“最成都”的片区有着最为本土的生活氛围,也有着时尚的休闲气息。少城始建于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左思《蜀都赋》中道“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刘逵注“少城小城也,在大城西,市在其中也”[1]。可见少城自筑城伊始便是成都的经济重心。自明末毁于战乱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于大城西垣内新筑一城,以驻旗兵,名曰满城,习惯呼为少城”[1]。少城自此形成独特的蜈蚣形状街道结构,由南至北以将军衙门为蜈蚣头,长顺街为身,东西街道、胡同为脚,分作两翼排列。这个路网格局基本保留至今,但满城原来的官街及兵丁胡同,在清末民初已演变成50多条街道。由于自然坍塌及人为原因,满城城垣也被逐步拆除,原来的庭院,大部分变成了六七层砖混结构的住宅。

图1 / Figure 1少城的区位和肌理作者自绘.

宽窄巷子作为老旧院落遗存最多的街道,其更新改造是近年来少城的里程碑事件,这个“成都生活最原真的标本”的复兴在客观上推动了公众对整个少城片区的重视,同时也显示出旧城街区独特的吸引力。旧城近年来已有众多的更新实施案例,并且也形成了历史街区与商业运营和地产开发联动的浪潮。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式古街大多有着共同的特点,古建筑的外衣下包裹着现代休闲商业的内核,并以此为龙头拉动周边的地产开发。商业上成功的另一面是大量的学者都在惋惜过度商业化导致原有的街区韵味变质,原住民的消失和业态的急剧改变也让生活场景不复存在。

宽窄巷子今日已贵为成都的旅游名片,但其实早已不是所谓的生活本真,而本质上是成功设计运作的商业项目。沿街商铺的类型搭配和外摆区的座椅位置无不显示出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街道两侧的院落也被包装成品位高尚、装修精良的高端餐饮和会所。从客观上来讲,本地原住民和普通市民几乎没有参与街道的生活。少城其他区域已经很少具有这样密集的老院落遗存,大量的住宅楼也不具备视觉上的美感和建筑学意义上的价值,宽窄巷子的更新模式也就无法复制到整个少城片区。但如果仔细观察甚至体验少城中的那些街道,你会发现楼栋之间绿树掩映的相似街道会呈现出不同的韵味,这些不尽相同的韵味和格调并非刻意设计的,而是多年的城市生活本真的显露(图2—图4)。这些平凡街道里一定蕴含了某些特有的价值,才可以酝酿出这样不同的街道生活,其价值甚至比老建筑的砖瓦门头更为宝贵。在以往对于少城的研究和解读中,大家都有着一个共识,就是鱼骨状(蜈蚣形)的街道结构是少城片区最大的特色,那些街道宜人的尺度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总体一致的街道会在微观上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特征?我们未来的更新需要做什么或者说不应该做什么?

1 少城的价值

对少城的研究最早是青羊区规划分局给出的题目,旨在应对市场上对这个片区的开发需求。少城的大部分区域里并没有值得保留的古建筑,大量多层住宅里的居民希望改善居住条件,开发商也对这片市中心的土地兴趣浓厚。规划管理者则普遍担心商业开发会毁掉少城独有的韵味,但又无法确切制定出规划管理的底线,或者说不太确定怎样的开发模式才能保留住这个区域的特色和传统。这项研究大致进行了一年的时间,研究者走访了所有的街道,采集照片,访问居民,绘制了大量的街道断面图(图5),试图以建筑学传统的空间和街道模型来解读少城。随着研究的推进,一些重要的共识也逐渐显现出来,为进一步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1.1 自发性是最重要的价值

“各种城市历史街区都拥有其特有的历史性建筑环境和城镇景观。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街区的环境特征拥有了一种经济价值,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来保护和维持这种特性,以保持并提高街区房产的综合价值。”[2]毋庸置疑,少城最突出的综合价值是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多样类型的商业和街道生活并非由规划和设计而来,而更多是居民经年累月的自发形成。整个少城片区除了零星的几栋高层建筑,基本上是以多层住宅为主,但住宅楼下的商业在各个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倾向。东南片区位于宽窄巷子以北的许多街道成了诸多创意小店和咖啡馆聚集地,这些街道远近驰名,例如泡桐树街和小通巷,在本地人眼里甚至比宽窄巷子更具吸引力(图6)。北部和东部临着宽阔的西大街和东城根街,中部槐树街两侧是较为大型和开放的商业区,有些街道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行业聚集,比如黄瓦街的家政、槐树街的橱柜。少城的中部,特别是长顺街以东的区域,居家氛围浓厚,沿街的林荫道下都是社区小商业类型的配套商业,而几乎没有商业的某些街道则成为散步纳凉的去处。这些不同的商业类型和街道氛围有些是受到周边业态、道路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也有些似乎完全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而形成。

1.2 城市的历史是连续的

少城城垣拆除后,胡同成为开放的街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楼的建设在很大范围内抹去了原有的内向院落。正因为如此,街区变得更加开放,每个居民楼下的商铺不再是封闭的院落而是直接临向街道,这些“错误”的建设却促成了丰富和多变的街道生活。现存的少城实际上是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建设的逐渐叠加,清代的胡同转变为民国的街巷并叠加上20世纪末的居民楼。这样逐次叠加的建设,相比大规模的拆建,其更替强度很低,每次建设的范围很小而不足以影响街道格局,这让少城的独特结构得以保留和延续。

我们很难具体地说哪一段时期的少城是最有魅力的,根据某个历史时期的片断来定义少城都将会是不完整的。企图完全恢复任何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风貌都是武断和不严肃的,破除原有基础骨架和街区架构以试图建立全新的城市空间则更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既要舍弃大拆大建的鲁莽做法,也要避免狭隘和偏执的历史文化观。极端的保护和极端的拆迁一样都会消减城市历史的沉淀,保护起来的老建筑或者街道如果没有生活的内里,那也只会是毫无生活意义的标本空壳。

1.3 原住民的生活是旧城更新的持续动力

“历史街区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场所感……空间只有注入人的活动才能称其为场所。”[2]这样众所周知的观点在很多城市建设中其实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量的拆迁导致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会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我们看到很多新改建的街道缺乏人气而形成冷漠的城市空间,保留原住民的街道依旧保持着原有的质朴和持续的活力。原住民是城市街道真实的使用者,对于居住地的情感是其他外来者所不具备的。少城已经形成的自发式的商业聚集和繁荣需要精心地维护,对于街道持续性的更新和完善也应当由居民参与而不是由设计师一手包办。

青羊区的少城研究课题确定了引导重于设计的观念,并构建数字模型作为辅助研究。这些模型以简洁和直观的形式表达出那些街道价值的特征,并为规划管理提供最直接的基础要素。这些要素包括适宜的业态类型、建筑底层的空间界面和街道设施,把少城街道中各个区域的相关要素加以整理,进而形成一个控制要素的导则,以明确规划管理可能需要关注的重点(表1),其中最有意义的是鼓励多样化的更新和改造,并且提倡由居民和店铺业主在规定范围内自主建造。

2 街道格局是少城价值的基础

成都少城的街道结构是自发性街道生活的基础,其结构看起来甚为简单,以长顺街为南北主骨,东西两侧均匀分布鱼骨状的细小街道,平行街道的间距大部分在40m左右,每条街道细长幽深,长度在400m上下。这些街道以前都是北方胡同的形制,少城在清代也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民国之后,为消除满清影响,疏通道路交通,“1913年拆除了少城……少城拆除后,将胡同之名全改为街、巷。”[3]现在从街名也可以看到历史和生活的沉淀(表2)。

在历次关于少城的研讨中,拓宽和改造道路的议题都会被讨论,少城区域也确实存在停车位和通行能力不足的现象。众多文献和研究都有这样的认识—针对旧城机动车的道路改善,实际上会增加对道路的使用。这样的改善如果切实实施,将会拆除大部分旧城区域,这样做对于极具特色的旧城街区几乎没什么好处。少城保留下来的路网体系有着较大的深度和极少的停车位,这在客观上减低了人驾车进入的愿望,从而使街道避免受到主干道的干扰,并保持适宜的外来人群数量。

所有人都知道少城街道格局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的街道结构不只是街道的类型,它的价值并不是某个时期街道遗存的标本,而在于这样的结构是导致城市生活复杂性和自发性的基础。正是这种街道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以至于经过长年的发展孕育出不同的商业特征和场所感。

斯蒂芬·马歇尔(Stephen Marshall)在《街道与形态》(Streets and Patterns)[4]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借鉴:通过指标分析和构建街道模型的方法,探讨3个最典型的指标——连续性、连接性和路径深度,这在印证传统街道特性的时候也具有启发性,同时具有数据上的说服力。大多数传统街道都具备较高的连接性和深度,少城的街道对于外部主干道还具有较深的“相对深度”,而这个深度使其能够避免外部的过多干扰。长达400米的长度让每条街道都具有相当的“连续性”,我们都知道连续的街道对于商业氛围连贯的重要性,在每条商业型街道上聚集的同类型商铺可以具有足够的数量以形成特色,而这个长度也足以使街道保持自身独特的场所感,居家型街道可以借此保持宁静和舒适的氛围。另外,这些平行街道的间距仅有40m,街道之间通过相互连通的小巷又可以很好地交流和互动,这也就是说内部街道之间具有很高的“连接度”。这样高的连接度使得商业类型的搭配和布局可以有效展开,同时又相互促进,这不像许多古镇那样沿着线形街道发展,而在纵深方向也得以拓展。所以,少城的特色区域更多地呈现出斑块状的特征,这些斑块内部的业态有较强的稳定性,斑块之间的边界却显得很模糊,这也说明各个特色区域通过街巷的连接通道相互影响,这也许会在未来酝酿出新的业态和特色。

少城许多街道的商铺几乎都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每条平行街道的等级也是相同的,这形成了典型的分布式结构,这样均质的街道结构是在城市的其他区域所没有的。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失控》(Out of Control)中对于分布式系统有详尽的描述,特别是这样的体系所导致的自发式变化:“大量个体和少量个体的行为存在重大差异。群聚的个体孕育出必要的复杂性,足以产生涌现的事物……当连接度高且成员数目大时,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征——量变引起质变。”[5]这或许是可以解释分布式的结构街区可以诱导自发式商业聚集的原因,即大量均质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并逐渐形成特色商业街。就像黄瓦街的家政服务和吉祥街的餐饮,这样偶然“涌现”的业态经过逐年的累积和发展而形成了高度的聚集,这种聚集需要数量大的商铺,同时商铺之间有良好的连接和交流。不同的是,在少城东片区的街道,底层商业较为稀少,即使街道结构完全相同,个体商铺数量上的不足也导致其一直未能形成富有特色的商业氛围。这个区域街道两侧只有零星的杂货店,形成了适宜散步和居家的安静氛围。少城的大部分街道都具有较高的内部连接度,均匀而数量大的商铺基础个体,特别是长顺街以西片区的街道;每条街道足够的长度也使其特色得以稳定和发展而免于被外界频繁影响,这也是西侧的少城有更多的商业聚集的原因(图7)。

少城样式的分布式街区结构在理论上是具备可复制性的,但类似这样充满活力的街道几乎都在老旧城区,在新开发的城市区域很难做到,即便是原样复制街道的格局。对于这样的街道结构,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居住人口的数量。旧城区大量的居民保证了对于商业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稳定需求,机动车的通达性在客观上也减弱了街道的商业氛围构建;而新区较少的人口数量导致商业更需要着重吸引外来的顾客,可达性和便利性是重点考虑的指标,这也是郊区和新区都是大型商业类型的原因。所以,在新区试图构建传统的街道生活至少在短期内十分困难,从另一角度讲,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3 没有设计的城市设计

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严格地保护物质环境特征而较为灵活地对待其功能特征”[2]。这在少城尤为明显,原住民自发形成的特色小店让平凡的街道颇具吸引力,这种自下而上的更新力量比有组织的大规模改建和刻意的开发更有生活的情趣,或者说更具有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在关于少城片区这个研究课题的进行过程中,研究者和规划管理部门达成了相当广泛的共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借助居民自身的动力推进街区循序渐进的更新。规划部门不再将规划设计强加到具体的改建项目,而更多地赋予居民和业主自主改造的空间,规划不再强调设计而更多地关注长效管理条款的尺度。

基于这个共识,2013年市规划局会同地方政府启动了一个实验性项目,选择小通巷和泡桐树街这两条特色小店已初具规模的街道,编制街道更新的城市设计。经过和规划管理部门的反复探讨,这个城市设计项目逐步精简成了管理的条款和导则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这个没有设计的导则最为重要的有3个部分:

第一,少城片区的街道适合小范围、渐进式的更新改造,应避免大规模拆建。

第二,保留原住民及其生活,鼓励在规定范围内以居民自建的方式改造。比如鼓励居民在建筑底层外墙1.5m范围内自主改建加建,管理部门也不做过多干涉,通过业主各自的创新形成丰富的街道商业界面。

第三,确定公共区域和自主改建区域的界线,以此来保障公共人行道不被侵害。比如公共人行道的宽度确定为不小于2.8m,这个通行区域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侵占,其余临近建筑的范围则作为临街店铺可以自主外摆的区域。

另外,项目也规定了店招的设置范围、沿街停车区域和局部小型公共空间的整理原则。人行道等公共部分和上部建筑外墙翻新由政府进行整治,而底层商业的私有部分除了规定范围和界线,不再被提出更多的要求。

我曾经在南非考察的时候去了开普敦马来区(Bo-Kaap),那里房子的外墙被居民刷得色彩斑斓。同行的一个建筑师问我:“看这个有什么意义吗?”一直以来,我们忽视民间质朴的创造力,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建筑是应该由建筑师设计的,但民众自发的力量可能更有价值,也更有持久的动力。就像日本的古川町,其设计和建设由全体居民身体力行,历经四十年而终于成为历史街区持续经营的典范。

这个引导性的城市设计实践在规划管理上是一次小的尝试,却意味着巨大的进步,对于建筑师而言也是巨大的转变。在建筑师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作为设计师的英雄主义情结,希望可以从整体到细节全程掌控整个项目。换一个角度,建筑师同样也可以试着放弃对细节的偏爱和对控制的执着,把这部分的创造空间还给居民。我们需要更加宽容地看待居民的创造,就像柯林·罗(Colin Rowe)和弗瑞德·科特(Fred Koetter )在《拼贴城市》(Collage City)里所说的两种互不相容的标准,一方面,服从一种看似科学的,然而实质上就是管理的准则;另一方面,遵从于反主流文化的思潮—生活、人民、社会以及其他[6]。这个项目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尝试,将政府管理和民间创新的力量结合起来,并通过界线的划分避免公共权益的损害,也保障街区更新的自发性。把设计权交给城市真正的使用者,可以最大程度地让街道和建筑充满生气和活力。

4 结语

对于旧城街区,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老建筑和街道的尺度。相比僵硬的物质标本,更为重要的是维护和完善旧城街区内在的运转机制,那些能够孕育出街道生活复杂性和自发性的基础结构。就像成都少城,其独特的基础结构并非由设计和建造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是城市历史逐层叠加缓慢形成的。这种结构在现代城市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极其脆弱,需要以谨慎的态度细心呵护。这种自发式的持续更新可以带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是某个设计师可以做到的,而需要让所有参与者和居民对城市倾注热情,让群体的需求和愿望得以表达,让街区保持持续性的活力,这才是城市街道特别是传统街区最大的魅力。

[1]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成都城坊古迹考[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Sichuan Provi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Historic site archaeology of Chengdu city [M]. Chengdu: Sichuan People’s Press, 1987.

[2]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 蒂姆·希思, 塔内尔·厄奇.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张玫英, 董卫,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Tiesdell S, Heath T, Oc T. Revitalizing urban historic quarters [M].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3] 郑光路. 成都旧事[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Zheng Guanglu. Chengdu [M]. Chengdu: Sichuan People’s Press, 2007.

[4] 斯蒂芬·马歇尔. 街道与形态[M]. 苑思楠,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Marshall S. Streets & Patterns [M]. Abingdon: Routledge, 2005.

[5] 凯文·凯利. 失控[M]. 东西文库, 译.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0. Kevin K. Out of Control [M].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4.

[6] 柯林·罗, 弗莱德·科特. 拼贴城市[M]. 童明,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Rowe C, Koetter F. Collage City [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78.

Inheritance of Shaocheng

Chengdu Shaocheng has unique and diverse street lives with complexity and spontaneity manifest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and the highest values of traditional blocks. By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ramework and the living scenes of Chengdu Shaocheng Area,recovering its law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retain and deliver the elements which construct the neighborhood life. Through concrete practices,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the spontaneous constructing behave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with the neighborhoods’transformation, and finally providing continuous power for the urban renewal construction.

Shaocheng; Urban renewal; Street structure; Spontaneity; Complexity

图3 / Figure 3少城多样的街道氛围作者拍摄.

图4 / Figure 4少城多样的街道氛围作者拍摄.

图5 / Figure 5少城街道断面图(部分)作者自绘.

图6 / Figure 6小通巷的小店作者自绘.

图7 / Figure 7少城区域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作者自绘.

表1 / Table 1分区控制要素总览作者自绘.

表2 / Table 2少城街道命名由来作者自绘.

2015年5月20日

Received Date: May 20, 2015

猜你喜欢

街道商业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热闹的街道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