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塑造生命城市物质空间的“绿街”之道

2015-12-17金广君

城市设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雨水街道网格

金广君 朱 超

JIN Guangjun, ZHU Chao

论塑造生命城市物质空间的“绿街”之道

金广君 朱 超

JIN Guangjun, ZHU Chao

金广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JIN Guangju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China

朱 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ZHU Chao,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China

以“生命城市”及“生命要素”两个概念为基础,描述城市“绿街”的内涵及类型,进而从城市设计角度讨论塑造“绿街”的思路和手段。试图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中各种资源的系统整合,使街道由单纯的“灰色通行空间”变为安全、有活力的“绿色生活空间”,成为集交通、生态、生活和社交于一体的活力廊道,为宜居城市、公平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生命城市;绿街;完整街道;街道墙;街道“瘦身”

1 概述

国内外学术界对“生命城市”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1。本文通过借鉴中医学理论方法,针对“生命城市”提炼出存在于城市生命体中“生命要素”的概念,目的是建立一种健康的、有机的城市内在秩序,促进城市中各种能量的有机循环,从而维护城市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城市生活的效率与质量。

“城市廊道”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之一,将城市另一生命要素“城市功能体”系统地编制成网络,使城市运行中的各种能量有秩序、有效率地流动起来。同时,作为城市的空间骨架,廊道以其特定的功能和形态,表现着独特的城市空间特征。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廊道”的功能类型之一,早已被学者关注并研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认为,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器官”2,唐纳德·阿普尔亚(Donald Appleyard)认为,街道对城市生活、活力和市民交往有重要影响3。

然而,随着各种机动交通方式的增加,在“规划适应小汽车”思想的影响下,城市街道不停地被改造—拓宽机动车道、增加机动车停车场、划定路边停车等,导致城市街道中人行道面积减小、绿化带消失。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街道对行人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愉悦性被破坏;街道成了“有道无街”的城市消极空间、“有大街无小巷”的单调景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几乎成为所有城市的通病;城市空间缺乏应对自然的调节能力,热岛效应凸显,暴雨后在“城市里看海”的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健康出行、街道活力课题做了多方面研究,如乔恩·兰格(Jon Lang)对以自行车为导向的街道空间研究4,步行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人们的感知、景观和社交的影响研究5,等等。

在对城市更新改造的背景下,以改造城市街道空间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对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对环境友好的城市“绿街”,从而恢复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的做法,业已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热门话题。以美国为例,几年来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适合本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西雅图2005,洛杉矶2008,纽约2009,旧金山2010),一些城市还颁布了鼓励健康出行的有关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导则。

2 “绿街”基本概念与类型

2.1 基本概念

“绿街”一词由英文green street翻译而来,在当下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学术界及项目实践中,“绿街”一词大多用在对街道暴雨设施的讨论上。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储存,提高城市的抗雨洪能力,利用雨水循环维护街道空间的景观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众所周知,绿色是自然界常见的颜色,是光的三基色之一。此外,绿色还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如人们称无污染的纯天然食品为绿色食品,称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绿色行动,等等。

从生命城市的角度来看,可把城市街道空间视为城市生命体的“经络”类型之一。在这里,“绿”意味着安全、通畅、健康和活力,代表着街道传递城市运行所需能量的能力。“绿街”一词有几层含义:

第一,多功能绿化。绿街作为城市的基本市政设施,应该在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时发挥积极作用。目前针对“海绵城市”“水敏性城市设计”的探索,其中就包括利用街道空间的设施和绿化来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沿街绿化还能净化和湿润空气、吸尘减噪、缓解热岛效应,创造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第二,低碳交通。当代城市设计在多元交通方式并存的框架下,以大众交通优先为基本原则,努力通过提高公交的便利性和畅通性,鼓励市民选乘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以减少机动车流量,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表1)。

第三,安全空间。通过在街道空间里划出不受干扰的步行空间和自行车道,设立人车分离的安全设施,将各种具有“海绵”性质的环境设施有机组合,使街道更具人情味,成为聚人气的舒适空间,减少失落空间和犯罪空间,提升行人的安全感。

第四,健康环境。在步行空间中,提供支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行为活动的环境设施,优美的景观条件和景观序列创造舒适安全的健康环境,回归街道作为城市基本“功能器官”的属性,刺激街道的多样化活动和活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慢性疾病。

于是,可将“绿街”的概念描述为:以提高城市抗雨洪能力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减少碳排放,具有绿廊特征和休闲生活设施,能够为行人提供健康、舒适、愉悦和安全感的线型空间。从价值角度上讲,“绿街”的塑造还可以拉动沿街两侧的土地和房产升值,从而促进城市空间良性发展。

2.2 “绿街”类型

迄今为止,中国城市道路的分类是以交通流量为基本依据,“快—主—次—支”的道路在推进城市道路规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小汽车导向的网络系统,使城市街道活力明显削弱。

“绿街”作为城市线型空间,基本功能依然是交通功能。在“绿街”概念下,近年来国内外对城市道路的分类思路发生了“以人为本”的转变,基本上是以公交优先、慢行和景观特征为依据(图1)。通过对交通性质和景观特征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建构各方协调的交通系统,组织和搭建街道网络,实现各类交通“各行其道”,从而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

表1 / Table 1各种交通工具能耗比较

图1 / Figure 1城市道路分类思路分析作者自绘.

一般来说,城市“绿街”有如下3种空间类型(表2):第一,以步行为主的“绿街”,有街巷(alley/rear lane)、步行街(mall)、半步行街(semi-mall);第二,以特色活动为主的“绿街”,有各类特色街道(distinctive streets);第三,以机动交通为主的“绿街”,有林荫道或公园大道(boulevard or parkway)、一般街道(local street)、公交街道(bus street or transit street)和快速路(express-way)。

这些不同空间类型的“绿街”,承担着不同性质的交通、经济和社会功能,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功能体系和城市“绿街”空间系统。

3 街区网格与空间界定

3.1 街区网格

街区网格的形态特征决定了城市基本骨架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形态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行为活动密切相关,反映着城市的肌理特征,常常被比作是城市生命体中最能反映城市地方特色的元素。

无论是平原城市还是山地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基本上是网格状布局,所不同的是由于地形的限制,其网格大小与形状呈现变化。一般来说,传统城市中某一个片区的街区网格在尺寸上和形态上是相对统一或协调的。

随着城市商业业态的变化(如大型购物中心)和城市土地经营策略的改变(如计划单元联合开发),城市街区网格在更新改造中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街区被“联合开发”所合并,以适应新的商业业态、大规模住区项目或城市设计的引导策略。街区网格不再是一种基本尺寸的重复,而呈现出多种尺寸和形态的兼容并蓄(图2)。

在当下的城市中心区中,常见的街区网格一般是由不同尺寸的街坊组成的。不同尺寸的街区网格的不同组合,适应了同一片区在使用功能、商务和休闲活动、商业经营、地产开发等的多样性需求,同时能够塑造出紧凑高效、充满活力的空间性格,因此,多样化网格化街区是最能够充分展现城市活力的空间模式。

在一般的城市地段,特别是以居住为主的社区,常见的街区网格为80~100米,某些大型功能区的街区网格有时达200米以上。一些统一开发的“大楼盘”,出于物业管理的目的,甚至隔离出“超大街区”,对局部地块的城市功能产生了影响。

对于行人密集的城市商业区和商务区来说,街区网格一般都选择60~80米或者更小的尺寸,因为小尺寸的街区网格能够提供更多的临街店铺和商业机会,将城市的土地与空间价值最大化(图3)。

3.2 空间界定

在城市“绿街”网格体系中,依据街道空间类型和所承担功能的不同,其界定手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以步行和以特色活动为主的街道,空间常以“街道墙”(street wall)界定为主,而以机动交通为主的街道,则以绿化界定为主。

城市“街道墙”是由沿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临街界面集合而成,由于其对街道空间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对街道空间界定和积极空间做了理论研究,如戈登·库伦(Gordon Cullen)在1961年的街道景观序列研究6、理查德·海德曼(Richard Hedman)在1984年的街道空间比例研究7、芦原义信( Yoshinobu Ashihara)在1979年的街道美学研究8,等等。

同时,“街道墙”也是管控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区划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城市区划法”通过对“街道墙”的控制和引导,在街道空间两侧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街道墙”,从而创造出尺寸适宜、形态各异、卫生安全的街道空间,实现了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性格和氛围的塑造(图4)。

街道绿化对空间的界定不及“街道墙”那样鲜明,但是作为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城市空间,沿街绿化是主要的自然网络元素。沿街绿化以不同树种搭配组合和一年四季季节色彩变化,使街道空间随季节展示出多姿多彩的景观,不但能形成城市绿廊,改善城市的微气候条件,还能丰富城市景观,在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街道 “瘦身”与完整街道

4.1 街道“瘦身”

在城市道路“适应小汽车”的规划理念下,许多城市都曾经对人车混行的街道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造,沿街绿化带消失,人行道变窄。经过改造后的街道,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变得环境嘈杂、景观单调和不安全,被戏称为“肥胖”的街道(“fat”roads)。

近年来,为了恢复街道的生活属性,国外很多城市针对街道的“肥胖症”进行了“瘦身”改造(roads “diet”),主要手段有:缩小车行道宽度,增加公交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扩大人行道宽度,布置支持街道生活与活动的设施和家具;结合雨水循环技术,恢复街道空间的绿化与水体景观。通过以上措施,鼓励非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丰富步行体验和活力生活。

根据国外的经验,街道“瘦身”一般从居住社区开始,通过降低交通速度和交通量,吸引居民参与户外活动,大大提升了居住区的活力。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层面上推动街道“瘦身”,并强调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布局,让街道空间环境的塑造适应步行者的活动需求,形成健康的城市“绿街”空间,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对于“瘦身”后的街道,在车行道中开辟公交车和自行车专用道(图5),通过设立公

交总站,合理布置公交网络和转乘接驳方式,明晰转乘路径,提升步行环境,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速度以及搭乘公交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表2 / Table 2城市“绿街”的空间类型

图2 / Figure 2沈阳太原街片区街区网格演变比较作者自绘.

图3 / Figure 3街区网格大小与临街商铺的关系作者自绘.

图4 / Figure 4城市街道墙对街道空间的各种界定技术举例作者自绘.

图5 / Figure 5街道“瘦身”前后的车行道布置比较作者自绘.

许多城市在自行车专用道基础上,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例如,英国伦敦的自行车网络系统(2010)是依据2005年伦敦自行车道设计标准,由多家部门和机构合作完成的,目前在市中心的主要地铁站附近都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并对一定距离内的公共设施做清晰的地图标识指引(如图6)。

4.2 完整街道

“完整街道”(complete street)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街道设计理念,它认为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应该公平对待不同的出行方式和人群,以适应并满足所有出行者的需求。从城市设计角度而言,“完整街道”概念提供了让街道充分展现城市的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可能性,是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内容之一。

1971年,美国俄勒冈州颁布了第一个完整街道政策,要求新建或改建道路能够容纳自行车和行人。此后有16个州陆续将完整街道政策立法。2005年,美国成立了完整街道联盟(the National Complete Street Coalition),2008年,联邦政府曾试图将“完整街道”的政策立法。至2011年,全美已经有23个州颁布了支持完整街道建设的政策。

完整街道政策的目标是提高交通安全,减少行人和自行车出行的事故,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供适应多种交通方式的条件,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等健康的出行方式;改善步行环境,恢复街道的生活属性,降低环境污染,以提升城市的活力。通过提出完整街道的要素(表3),完善街道公共活动设施,把街道由城市“灰色空间”恢复为城市“绿街”。

美国纽约市2007年开始着手绿色交通网络规划,认为良好的街道设计是保证精明发展的关键元素,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标准研究,在曼哈顿几条主要街道改造中推行“完整街道”设计理念,以增添城市的特色和活力(如图7)。

5 雨水利用与自行车绿道

5.1 雨水利用

研究表明,自然地面和城市地面对雨水的接受能力差别很大。在自然地面,总雨量55%的雨水能渗透到土壤中,10%的雨水需通过地表排水;而在硬质铺75%~100%之间的城市地面,只有总雨量15%的雨水能渗透到土壤中,55%以上的雨水需通过地表排水。因此,当遭遇暴雨时,城市很容易瞬间形成洪流和内涝(图8)。

针对城市存在的这一问题,众多有识之士在学术和实践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如“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的研究与实践,其目的是通过雨水等水资源的储存和循环利用,在城市建成区内达到自然水文的平衡,从而有效防止城市内涝。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线型空间,在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再循环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绿街”设计以尊重、保护并利用水资源为基础,结合街道的交通组织、步行者行为特点、沿街绿化景观等,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利用。

根据城市街道空间界定物的不同,利用雨水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其中,以绿化界定的街道在利用雨水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沿街布置线型公园、生态草沟(bio-swale),在较大的场地设置雨水花园(rainwater garden)。

以街道墙界定的街道,在机动车道“瘦身”后的改造中,以尽可能减少硬质铺装为原则,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对雨水的存留;同时,有效地将地表排水引导到一定距离内的地下储水池,或结合停车场、广场和公园绿地布置储水池塘,建设湿地型生态休闲空间,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储存与循环利用(图9)。

美国波特兰市的雨水管理是通过建立一个多部门联合的“绿街协作组(the Green Street Team)”计划。这个计划“以恢复社区活力、可持续发展、绿色公共空间建设、雨洪管理和地表水保护”为目标,通过颁布促进“绿街”的政策、建设沿街线型公园等措施,经过数年努力,成效显著,目前市中心区66%的雨水收集是通过“绿街”建设实现的。

5.2 自行车绿道

自行车绿道(bicycle boulevards)是城市“绿街”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欧许多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城市中开始了专用自行车道及其系统的规划和建设。30多年的建设实践证明,在城市中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鼓励市民骑车出行,对于建设安全、宜居城市有着显著的作用(图10)。

自行车绿道是在城市中建设的一个慢行道路系统,它是整合城市中具有通行潜力的公共空间和景观资源,通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而实现的,如在公园和绿带中、在混合交通的街道上设置自行车专用道,通过疏导交通、信号管制、色彩提示等手段,降低机动车的车速、减少车流量,通过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为骑车人创造安全、顺畅和便利的使用条件。显然,完整的自行车绿道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鉴于北欧的经验,2000年开始,北美和欧洲许多城市也开始推行自行车专用道计划,建设自行车友好的专用道网络、停车设施和自行车换乘条件。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为例,其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开始于2001年,此后历次修改,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是为每个骑车者创造安全、快捷、方便的自行车友好环境,鼓励市民少开车,选择健康的出行方式。目前,明尼阿波利斯市是美国著名的自行车友好城市,也是骑车出行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建设自行车绿道系统的同时,许多城市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与推广活动,以促进市民对“绿街”的认识和互动,如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自行车与步行大使计划”、波特兰市的“精明出行计划”、旧金山市的“自行车车友联盟”等,有效地推动市民广泛参与绿色行动和健康出行,这也是城市“绿街”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6 / Figure 6英国伦敦公共自行车服务及地图指引作者自摄.

图7 / Figure 7纽约第五大道完整街道改造局部作者自摄.

图8 / Figure 8自然地表和城市地面的雨洪循环比较作者自绘.

图9 / Figure 9街道地表排水将雨水引入储水池塘作者自绘.

图10 / Figure 10骑车人伤亡数与骑车公里数曲线的对应关系(芬兰)作者自绘.

表3 / Table 3完整街道的10个物质要素

6 结语

目前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生命城市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城市空间在向“林荫化”“低碳化”“人性化”方向发展。街绿建设通过对城市各种资源的系统整合,把街道由“灰色通行空间”变为“绿色生活空间”,不但能提高街道空间的品质,使街道两侧土地和房产升值,也能够为宜居城市、公平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绿街”建设是一项关系“公平社会”建设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艺术和技术、生态治理和公共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

注释

Notes

1 金广君,蔡瑞定,金敬思. 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J]. 城市规划,2015(4):35–42. Jin Guangjun, Cai Ruiding, Jin Jingsi. EXPLORATION ON BIO-ELEMENTS OF URBAN PHYSICAL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4): 35–42.

2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1.

3 Appleyard D. The View from the Road [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65.

4 Lang J. Urban Design: A typology of procedures and products. Illustrated with over 50 Case Studies [M]. Abingdon: Oxford & Builington, MA: Architectural Press, 2005.

5 Carmona M, Heath T, Oc T, et al. Public places —urban spaces: the dimensions of urban design [M]. Oxford & Burlington, MA: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

6 Cullen G. The concise townscap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61.

7 Hedman R, Jaszewski A. Fundamentals of Urban Design [M]. Chicago: APA Planners Press. 1984.

8 Ashihara Y. The Aesthetic Townscape [M]. Translated by Lynne E. Rigg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83.

[1] 姜洋. 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世界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最新发展动态及对中国城市的启示 [J].国际城市规划,2012(5): 65–72. Jiang Yang, Wang Yue, Xie Jianhua. Return to human-oriented streets: the new trend of street design manu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cit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cities.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2(5): 65–72.

[2] 刘冰,颜淋丽,张涵双,等. 关于重构城市道路分类体系的探讨 [J]. 城市规划学刊,2014(5):92-96. Liu Bing, Yan Linli, Zhang Hanshuang, et al. Reconceptualizing urban roads classification system.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4(5):92–96.

[3] 叶朕,李瑞敏. 完整街道政策发展综述[J].城市交通,2015(1):17–24. Ye Zhen, Li Ruimin. A Historical Review of Complete Streets Policy Development [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2015(1):17–24.

[4]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创作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Jin Guangjun.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urban design creation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5

[5] Llewelyn–Davies. Urban Design Compendium [M]. London: English partnerships, The housing corporation, 2007.

[6] Thompson CW and Travlou P. Open Space: People Spa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7.

[7]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ITE). Designing Walkable Urban Thoroughfares: A Context Sensitive Approach [M].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2010.

[8] Rifaat S, Tay R, De Barros A. Urban Street Pattern and Pedestrian Traffic Safety [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12(3):337–352.

[9] Hess PM. Avenues or Arterial: The Struggle to Change Street Building Practice in Toronto, Canada [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09(1):1–28.

Discussing on the Shapinng Method of Green Street in Bio-City

Based on discussing two concepts of bio-city and bio-elemen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types of urban green streets. Furthermore, explores the shaping method of green streets in bio-city. The suggestions try to transform the streets from the toneless pathways to safe and vital green corridors through integrating with all resources of urban physical environment systematically, and combining with diversified functions such as traffic, ecology, life and social activities. These green streets will play the positive roles for the goals of livable city and equitable society.

Bio-city; Green street; Complete street; Street wall; Roads “diet”

2015年5月3日

Received Date: May 3, 2015

猜你喜欢

雨水街道网格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热闹的街道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热闹的街道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