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之忧:对乡土价值的遗忘

2015-12-1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乡村教育

黄 双 柳

(安庆师范学院教务处, 安徽 安庆 246133)



小学语文教材之忧:对乡土价值的遗忘

黄 双 柳

(安庆师范学院教务处,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从乡村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编著中存在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等问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则存在着选文过于偏重名家名篇、教材语言呈现为精英话语、人物塑造偏向城市精英和注重榜样力量等价值倾向,从而导致了小学语文教材对乡土价值的遗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乡村教育;城市文明;乡土价值

教材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精心选择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文本表达,所选择的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特征[1]。因而,教材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在编著、内容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倾向分析,来说明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对乡村价值的遗忘以及对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影响。

一、我国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编著的特征及其与乡村教育的矛盾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乡土文化和价值的遗忘,造成了我国目前教育中的诸多矛盾,并直接导致了我国广大乡村儿童教育的整体衰败。

1.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在教材编著中达成价值理念的和谐统一是教材编著者最基本的追求,也是国家对各类教材编著的基本要求。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对教材的文本内容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再脉络化”[2]的加工,使其与国家认可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与国家的利益相协调。

对价值理念统一性的诉求并不表示我国教材编著中就可以忽略、遗忘甚至鄙视传统的乡土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国人心中可谓根深蒂固。虽然近代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现代化,但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乡土仍然是他们生命成长根基,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价值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表达方式可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于同一个价值理念,我们既可以用现代话语进行诠释,也可以在乡村的“土话”和生活方式中找到原型,因而它不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上的统一,就像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它既可以在城市中看见影子,而更多活生生的形象可能蕴藏在偏僻的乡村。可见,对价值理念的统一性追求具有很宽泛的包容性,它需要教材编著者有更宽广的视角,更大的智慧,把国家的统一性要求与我国传统乡土文化的多样性、生动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编写出既具现代意识,又有本国传统特色的好教材。

从目前我国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来看,两方面都没能做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首先,我国的教材编著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大一统的体制,教材编写的权力集中在中央部门及少数专家手中,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全国使用同一套教材。这导致了我国在强调教育统一性的同时,忽略了多样性和灵活性。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民族、文化众多的国家,全国统一教材很难照顾到各地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些是表面的,有些却是深层次的生活方式的差异。缺少对这些差异的关注,会使得许多地方产生对教材的不适应,甚至是反作用;同样,少数专家的意见由于排斥了基层教师的参与,使得教材很难真正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因而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尴尬。近些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有了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并开始施行三级教材编写机制,并提倡针对农村学校编写乡土教材。但由于国家对教材严厉的控制措施和标准,再加上乡土教材只是作为正规教材的补充,并没有与正规教材实现有机的融合,仍然是两条腿走路。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并没有一套真正以乡村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乡村教育为目的,真正适合乡村教育的教材,乡村生活和教育被排斥在主流系统之外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其次,由于简单地把现代与传统对立起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大都是代表着先进的现代文化及其代表着繁荣的都市生活的美好,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乡村生活被冠以落后、愚昧的名称被逐出语文教材,剩下的一点也只是作为现代都市价值的反面点缀,这最终导致的是乡村教育的无效。这种无效体现在,由于教材呈现的价值及其生活方式与乡村儿童自身的价值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巨大隔阂与差异,使得他们对教材难以认同和理解,更别说思想的转变。因而,在国家层面而言,这种教育并没有达到传播其价值观念的目的。同样,对乡村学生个体发展而言,由于教育远离了其现实的生活方式,使其生命失去了成长的基础,从而造成了其生命的空虚化。“一种教育必然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那才是全方位滋养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发育人生各种细微情感的沃土。”[3]可见,建立在这种教材基础上的乡村教育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体都是无效的。

2.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如果说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是教材编著中纵向上的体制问题,那么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则更多体现的是横向上的静态矛盾,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冲突首先表现在我们的教材编著未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城市文明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对于广大的中国基层社会而言,它是一种外来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现代城市文明是以西方文明为模板,其所提倡的市场化、平等、民主、自由等核心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差甚远,很多价值观更是针锋相对。要想使这些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很快就在以传统乡村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中立足、扎根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个长期的、缓慢转变的过程。

对两种文化认识上的简单、肤浅,导致国家主导下的教材呈现一边倒的景象。城市文化和现代意识占据了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乡土文化和乡村印象在教材中几乎销声匿迹,所留下来的只是一点浪漫而充满城市情怀的乡村景象,乡土社会成为了城市视角的背景和点缀,而真实的乡村生活在教材中早已被排斥在外。城市文明和乡土文化的冲突还表现在教材编著中看到更多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而非融合。不可否认,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但并不表示两种文明之间不存在共通性。应该来说,只要我们审慎的对待、理性的分析,任何两种文明之间都可能存在共通性。毕竟所有的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结果,都来源于人类生活的经验和提炼,存在相通性。

要实现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沟通,就必须思考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编著的起点问题。最基本的应该要做到:从乡村儿童出发、从儿童生活的乡土社会出发。乡村教育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儿童,其最首要的目的是要培养能正确认识周边乡村社会、顺利融入乡村社会,并能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生命健全的人。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尽量以乡村生活材料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从而突出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价值中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教材的设计上通过一些富有开放性和讨论性的形式,逐步扩大乡村儿童视野和社会认识,从而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教育秩序。这样乡村儿童在教育中既获得了自身成长的基础性资源,也不封闭于乡村社会狭小的范围,使乡村儿童的生命获得了比城市儿童更丰富、更有层次性的内涵。可见,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乡村社会、乡土文化并不是乡村儿童生命成长的阻碍,相反是他们生命更为丰富和健全的宝贵资源。

二、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上的倾向及其乡土文化的缺失

小学语文教材编著在指导思想上对乡村价值的忽视,最直接的表现为乡村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的倾向性,也是社会中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在教材中的体现。

1.教材选文:名家名篇与课改前相比,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无论丰富性和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各个版本的教材都还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即选编名家作品比较多。“范文制度” 下的“文选型”语文教科书,本着“取法乎上”的精神,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以供学习者研习和模仿。这种“文质兼美”的作品毫无疑问可以作为学生人格养成和人文涵养的典范。

但这种一味以名家名篇作为教材选文的做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名家的标准排斥了普通人或者小学生等各种类型的作家的作品,特别是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如何在名家之外找到与乡村学生更具亲近性的农民作家的作品,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名家的作品虽然在规范性、精致性、优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多种类型的作家作品同样具有其突出的特色。各具特点的作家不仅丰富了教材本身的内容,极大了扩展了教材的适应性,而且对于乡村小学语文教育而言,乡村作家的作品由于其在语言、内容等方面与乡村孩子的生活本身更具相似性,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

其次,文字华美、高雅的名篇虽然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典范,但却容易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不久的小学生而言,高精的标准、规范的说教往往会与学生认知心理产生较大的距离。在学生看来,这种文字虽神形俱美,但难以产生心灵的共鸣和迎合,因而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不是一个抽象的、普遍的概念,他总是与具体的社会历史相联系,是生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和文化状态下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发展的个体。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现实世界,他所需要的首先是对自身文化背景的认同,他所做的是以自己的生活世界为基础来理解和学习科学世界,而不是两者的断裂与对立。”[4]对于乡村儿童而言,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是一些细小琐碎而并不完美的事情。名篇中所描述的许多浪漫而宏大的场景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教育把他的心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中,而他的身体却仍然生活在原地,最终导致的是学生心理的矛盾和分裂。可见,乡村小学语文教材需要更多的日常关怀,需要进一步靠近乡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材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达成教育的效果。

2.教材内容:精英话语教材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其内容本身及呈现的方式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些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对城市文化、上层文化的过度渲染,对乡村文化的批判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歧视。这种露骨的方式由于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而变得越来越少;更多的则是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表露出来,即通过城市精英话语的垄断和乡土文化话语的失声与缺席表现出来。

《理想的翅膀》(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畅想春天、表达梦想的文章,这本身对于任何环境下的儿童都是合适的。但仔细分析课文内容,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梦想被限制在了很小的范围:在孩子们的梦想中,有的要当海军,有的要成为一位昆虫学家的,有的要当建筑大师,有的则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这许许多多的梦想却体现出了同一性特征:孩子们说出的这些梦想都是从事伟大、令人羡慕的、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待遇的职业,是社会的精英,而与大多数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职业,比如普通工人、城市清洁工等却并没有提出来,更遑论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民。也许在教材编著者看来,这些职业在社会中待遇较低,地位低下,为很多人所不齿,如果把这样的理想写进教材肯定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批评。在这篇文章中,虽然教科书中并没有很鲜明的表示对科学家、文学家、建筑家、音乐家等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的职业的偏好,也没有对工人、农民、技术工人等社会地位和声望较低的职业鄙视,但工人、农民、技术工人等职业的隐形、失语就是一种隐性的歧视,即对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等社会精英的推崇,对农民、工人、技术人员的职业的轻视。这种以现代精英作为价值取向的内容选择,导致了乡村价值和乡村少年理想的缺位,乡村少年在这种精英的强势话语中被歧视、被淘汰,从而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教材人物塑造:城市精英与榜样力量人物塑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鲜活生动的人物言行的描述,可以为学生提供亲切可感的人生榜样,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向好的方向前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但如何树立起一些品德高尚又和蔼可亲,既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乡村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又具有一定艺术性、规范性的形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是乡村小学语文教材编著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审视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笔者认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以下几方面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人物言行的真实性是教材所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也是成为学生榜样的基础。一个被任意夸大的形象,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蒙蔽了孩子的眼睛,但长大后却容易导致孩子对社会的不信任,产生负面影响。不可否认,教材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一些艺术的修饰,但要以个人的真实的言行为基础,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塑造却存在一个共同的毛病,即容易把人物拉得过高,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缺乏个性。比如教材中无论何种身份、何种知识水平的人在言行中都趋向一致,语言缺乏个性和生动性,政治化的言语很多。对于孩子而言,这种人物形象一方面刻画得过于死板,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过于成人化、政治化的言行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不可能产生心灵的契合感和亲近感,这种形象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外在的形象,无法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狼牙山五壮士》(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编者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可文中五位壮士的言行明显拉得过高,加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政治话语言过多,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又何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呢?在老师用庄严、豪迈的语气范读时,学生在下面发笑,这难道不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吗?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塑造缺乏平民性。这一方面是指教材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类型太少、过于单一,大部分都是城市精英,而很少有与孩子生活相关的平民英雄,或者有些本身是平民的形象却被塑造成了城市的类型。分析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就会发现,教科书塑造的人物形象多为精英人物,而几乎没有下层民众。有些课文即便是涉及这些职业也是以群的身份出现的,没有以个人形象出现。“群”的身份是很模糊和轻描淡写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具体也不丰满,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农民、工人、个体工商业者、清洁工等职业的一种不重视甚至是漠视。湘教版五年级下册写各类“家”的文章所占篇幅就不少。另一方面,平民性的缺乏也是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的特点:榜样也是人,也是社会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正是由于榜样有这些与普通人相似的特点才激起了大家的学习,榜样才能成为推动每个人进步的力量,但教材中的人物却似乎一旦成为榜样就立刻从平民中被拔了出来,他高高在上,他俯视着大众,用一些万古不破的“真理”训斥着人们。这样的英雄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没人性的,也是不值得去学习的。

最后,儿童性的缺乏。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塑造的人物典型大都是成人,而成人世界对于儿童来说太复杂,太难以理解,两者之间相差太大,要他们去向成人学习是不可能的。因而,教材中多采用一些儿童作家的作品,对于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加学生对教材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其一;其二,对于儿童作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做了太多成人化的修改,这使得作品完全失去了儿童的味道。用成人的语言进行说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使儿童产生厌恶,导致教育的副作用。刘晓东指出:“儿童精神世界中表现的野蛮、荒唐,被成人视为毒药、臭粪的,对于儿童的成长却可能是养料和除虫剂。”[5]380“对成人可能无意思者,未必对儿童无意思。儿童觉得有趣,觉得满足了他幻想的需要,此可谓大有意思,有大意思,对于儿童必然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5]379

三、结语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乡土价值和乡村教育的遗忘是形成我国当下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局,造成乡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遗忘”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紧密相关,但也与教材编写的技巧、编写者的水平,甚至整个教育理论的水平相关。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1.

[2] 欧用生.课程改革[M].台北:师大书苑,2000:81.

[3]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0.

[4] 李芳.语文教科书隐性价值研究——基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29.

[5]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校:徐希军

中图分类号:G6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4-0165-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42

作者简介:黄双柳,女,湖南郴州人,安庆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师。

*收稿日期:2015-01-21

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2:5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42.html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乡村教育
简析数字在唐诗篇目中的妙用
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