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合理性分析

2015-12-1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合理性

徐 太 军

(广东医学院社科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合理性分析

徐 太 军

(广东医学院社科部,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实效性;合理性

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自此以来,大学课程越来越多地涉足双语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称“原理”)也跃跃欲试。但是,一些颇有代表性的声音却阻碍着双语教学进入“原理”课堂:“用中文讲授‘原理’尚且不无枯燥,何况使用英语”、“‘原理’性质特殊,双语教学尽管形式新颖,但会废弃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原理’课是中国特色课程,没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等。这些观点给人如鲠在喉的感觉,故有必要对“原理”课双语教学的合理性进行阐述。

一、“原理”双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1.英语学习需要语言结构的自觉

由于CET四、六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大学生十分重视英语学习并为此付出无数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有论者指出,我国大多数人经过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学习,真正能用英语流利表达、进行无障碍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1]。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可能是中国学习者没有对英语语言结构的自觉。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把人的言语活动分为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两部分,他认为,语言和言语不同,但是二者又互相依存。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个潜存于群体成员并为所有成员共有的抽象结构,而言语则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如此看来,“聋哑英语”——无法用英语言说这一状况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在于学习者没有掌握英语语言结构,故而不能让“语言说我们,而不是我们说语言”。因而,中国学生要真正提升英语水平就必须自觉认识英语语言结构,即掌握一种能够把大量英语知识碎片有机联系(articulation)起来的结构。

2.“原理”的理论构架可化身为英语的语言结构

语言表述着五花八门的生活世界,与之相应,英语教材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这种状况导致我们习得的英语知识驳杂混乱——成千上万的单词、短语令人无所适从。就涉猎广泛这个特点来说,“原理”倒是和英语教材高度相似。“原理”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且“原理”课堂还需补充大量哲学史、科技史、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知识以及常识(Common Sense)。但不同于英语教材内容的凌乱,“原理”尽管涵盖众多学科,但其理论架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却将各个学科知识有机地结构成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只要学生能用英语表述“原理”的理论架构,不啻于为众多繁杂的英语知识点建构了基础。换言之,用英语表述的“原理”理论构架如同“树干”,凌乱的英语知识点则类似衔接于树干的“树枝”、“树叶”和“果实”。

以中国学生熟知的教材《新概念英语3》为例,书中洋洋六十篇文章都可谓精挑细选的美文,但各篇之间“文本断裂”现象严重,学生经常是“学了后文又忘了前篇”。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架构作为贯通线索,《新概念英语3》的各篇文章就会显得错落有致。如用第12课《荒岛生活》(Life on a desert island)佐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理论;第23课《各有所爱》(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则反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所谓“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效用不同”观点;第27课《不卖也不买》(Nothing to sell and nothing to buy)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洞见——市场经济笼罩之下,每个人都必须成为某种商品的出售者,甚至向来神圣的牧师也蜕化为世俗精神安慰品销售者,而无法出售任何东西的人则成为流浪汉。第53课《为了公众的利益》(In the public interest)则描述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侧影。不难看出,“原理”课的将英语教材中散乱得如同星星般的内容结构化为(structuralized)“星座”,英语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

3.“原理”理论构架成为英语语言结构的便利性

其一,在我国当下,“原理”的内容最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其他课程如“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文化概论”等课程某种程度上也有系统性特点,但它们涵盖内容的广度上逊于“原理”——如哲学史、文化类的课程往往不涉及如经济学、具体社会变迁等内容。其二,“原理”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也是哲学史、文化类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因而,无须改变现有课程体系,只需对“原理”实施双语教学就能达到为零散的英语知识奠定结构的目的。其三,中国学生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将其转换为英语十分便利。小学、中学阶段已然持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很多内容为学生耳熟能详:“原理”内容有很多和中学阶段政治课重复,甚至和同为公共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复,这固然是部分大学生对政治课了无兴趣的原因,但不容置疑的是,反复灌输毕竟使学生牢固地把握了“原理”的知识体系。因而,现在只需要把这套体系转换成英语,那么大量英语词汇也就自然体系化了。换言之,用英语来表述学生业已熟悉的政治理论,这当然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如引用《共产党宣言》的经典句“The history of all hitherto existing society is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s”,学生能自然地意识到这是在说“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其四,学习语言必然重视文章阅读、背诵,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代表作往往是具有文学性(literariness)的范文,如“原理”课上必然讲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Reflections of a Young Man on The Choice of a Profession),《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Frederick Engels’ Speech at the Grave of Karl Marx),《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等文章。用英文来讲授这些名篇,这就让学生既领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采飞扬”——如优美的修辞,又让学生学习了深邃的哲思。学文兼修道,何乐而不为?

二、双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由于种种原因——“原理”课理论性强,文体略显枯燥,学生中存在“马克思主义没有实际用处”思想,“原理”课堂的景观不无尴尬:有的学生自顾自地看书,有的则干脆逃课。为此,要求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思政课“抬头率”、“出勤率”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或能够提升“原理”教学实效性。

首先,双语教学是一种蕴含“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理念的艺术性教学手法。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家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陌生化”概念,在他看来,通过增加感觉难度和时延(延长审美体验的时间)的手法能达到一种“破坏感觉自动性”的效果。所谓“感觉自动性”就是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麻木性,即“常见的东西我们感觉不到,看不到”那种状态[2]。陌生化手法能解构麻木的感觉,唤起个体对熟知事物的新鲜感。马克思主义经常被视为“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经年累月的话语重复也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对此,作为一种陌生化手法,“原理”课如能以英语来译解那些学生早已熟知的政治术语和理论,这将打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习惯性反映或心理期待——如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那个样子”这类偏见,从而令学生有眼前一亮、宛如初见那种新鲜感。

其次,双语教学赋予学习以乐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学习者要以学习为乐,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双语教学是“原理”课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或可扭转“原理”课当下的尴尬局面。众所周知,大多数学生都非常重视英语学习,虽殚精竭虑,亦乐此不疲。因此,使用英语讲授马克思主义可谓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其将改变传统“原理”课“你教我学”的被动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原理”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直接翻译为英语,而是在参考马克思主义原著英文版以及经典的二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规范的英文术语和行文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说,双语教学中,英语和汉语的互文——在“原理”课堂上厘清日常使用的中文政治术语的英语来源——必然令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如“bourgeoisie”(资产阶级),国人又译“布尔乔亚”;“proletariat”(无产阶级),汉语又译为“普罗大众”;“Utopia”译为乌托邦,其隐喻子虚乌有的国度;“International”(共产国际),即《国际歌》中著名的“英特那雄纳尔”等。这些汉译往往为学生所知,但亦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双语教学能让学生饶有兴味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术语的流变史。

再次,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一,授课中可介绍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的情况,学生能认识到“原理”尽管是我国大学的思政课,但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仅仅偏于中国特色的自言自语,而是享有国际声誉、具有普世意义的学术话语。其二,“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可引用英文文献例证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社会影响以及学术地位的尊重,如阿伦特在《卡尔·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karl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中说到,“我们今天依然与马克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今天马克思仍旧对世界几乎所有的领域有着巨大影响”[3];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一书也指出,“试想一下我们眼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吧,从体育到性行为,从搞到天堂的前排座位到美国电视播报员为了广告商利益而拼命嘶吼......商品形态那肮脏的双手已经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最佳明证。我们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日俱增”[4]。援引马克思主义在异域中受到重视的情形,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社会医生”的事实,无疑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原理”的学术性

“原理”本应是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辩证统一的课程,但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长期以来饱受诟病。正如学者徐长福所指出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的来说跟不上政治发展对意识形态的要求,社会与政治的变革要求不断突破常规,弃旧立新,而马克思主义研究往往囿于正统文本观念束缚而难以引领政治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学科都在朝着学术性演进——按照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国际通行的研究规范行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形之下,马克思主义研究越来越显出其学术含金量的不足[5]。应该说,学术性不足的状况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正是因为大学生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些教条”的普遍印象,“原理”课堂上才会出现“学生不欢迎,老师很茫然”的冷场“常态”[6]。因此,提高原理的学术性是当务之急,而实施双语教学是可行的渠道。

其一,双语教学有利于克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语言障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当代,为方便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以英语形式出版,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也常常以英语为会议语言,这奠定了英语的国际性学术语言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已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仅应当熟悉英语文献,还需兼通德语、法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中德语内容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而法语则有百分之五左右内容[7]。或许,“原理”课教学选择德语作第二外语更为合适,但中国大学师生往往更熟悉英语,故使用英语无疑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不过,使用英语也有一些显著的优势——如有大量一手和二手英文文本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中约百分之三十左右内容是用英文写成;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1975-2004,50卷)——由英国劳伦斯和温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堪称迄今为止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各种文字中最为完备的版本;且以英语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卡尔·马克思传》(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霍布斯鲍姆( Eric Hobsbawm)《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Specters of Marx,the state of the debt,the Work of Mourning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等,这些英文版的文献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富矿。

其二,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发展。双语教学中最常见的是中英文互译,应该说,这种互译本身就是对话,而对话则体现了“逻各斯”精神。按照解释学的观点,本文(text)具有自身的视域,而译者亦有自己的知识背景等各种“前见”,而且,本文的术语可能缺乏现成中文或英文对等词汇可供翻译,因而,中英文互译绝不是将“原本”(the original text)简单复制或笨拙地照搬为中文或英文,而是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逻各斯”精神进行知识创造。再者,翻译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任何译本都难免有错误之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对词义、语境的理解以及表达习惯都在变化,即使那些一度被公认为权威的译本也会变得不合时宜。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哺育了无数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但这个版本是依据俄文版为蓝本编辑和转译的,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为此,国家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来重新编译第2版。这充分说明阅读原本的重要性:研究者要不断地回到“原本”,不断翻译校订,才能做到精益求精——逼近所谓“信、达、雅”。反之,不回到“原本”,仅仅以中文版为凭据,那么中文版中的错误就无法得到矫正,且会导致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的情形。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不能直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文、法文原文的情况下,应当多参照权威性英文版,从而保证自己的学术研究有确凿的根据。而且,使用权威外文版本、重视“考据”的学术规范能很好地化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断章取义或紧随政治风向任意摇摆的情形(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学术性被诟病的地方),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

实施双语教学是变革“原理”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不仅能给予学生现实“利好”——如提升英语水平,也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能如此一举两得,“原理”课教学就可告别“不受待见”的尴尬,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缪迅.还原外语的语言工具本位[N]. 社会科学报,2014-08-28.

[2]艾亨鲍姆,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9.

[3]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

[4]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ll9.

[5]徐长福.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J].求是学刊,2003(7):14.

[6]叶铁桥,郭姗姗.高校政治课现状调查:学生不欢迎,老师很茫然[N]. 中国青年报,2007-04-23.

[7]章丽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情况简介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翻译问题[EB/OL].(2011-09-28)[2015-02-2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28/15/2601771_151897727.shtml.

责任编校:汪沛

On the Plausibility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XU Tai-jun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808,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s boom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ut there exist controversies over whether such a new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instruction ofFundamentalPrinciplesofMarxism. In the light of students’ reality, rules of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Marxism, bilingual i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is necessary and plausi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effects and the academic nature of researches on Marxism.

Key words:FundamentalPrinciplesofMarxism; biling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lausibility

中图分类号:A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4-0149-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37

作者简介:徐太军,男, 四川彭州人, 广东医学院社科部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教改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双语教学研究”(14GDYSZ10)。

*收稿日期:2015-03-05

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2:5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37.html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