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菜”诗画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从《论语》“疏食”歧解谈起
2015-12-17李开林
李开林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300071)
“墨菜图”指的是纯用水墨或主用水墨而略施淡彩的写菜作品①,隶属于花鸟画一门。它肇端于元代画家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流行于明、清。在花鸟画门类里“墨菜”显得有些独特:它既不像“四君子画”那样带有强烈的比德色彩,又不像牡丹莲荷那样具有动人之姿,更不似青松翠柏的给人古雅苍劲之感,之所以受到诗人、画家的青睐,莫过于在花鸟画诸多题材当中,属它最贴近日常生活,最富有生活情调,显得最“接地气”,它朴实无华的形象背后,实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画作产生的题诗则深入发掘了画作的“蔬食”精神,将满足口腹的“菜蔬之味”提升到境界守持的“人生况味”,将赖以生存的物质手段升华为区分群体特征的生活方式:“墨菜”诗画的精神实质是文人群体所崇尚的理想信念与品格节操。解读这一文化现象,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亦可从中感受“蔬食”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
一、“疏食”与“蔬食”
“墨菜”诗画创作与传统“蔬食”观念渊源甚深。“蔬食”一词最早可追溯至《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疏食”历代注家解释存在分歧,大致分两种含义。一说以朱熹为代表:疏者,粗也。故朱熹认为“疏食”即“粗食”,亦即食糙米饭。二以孔安国之说为代表:因“疏”“蔬”古字通用,所以孔安国认为“疏食”即“蔬食”,亦即以菜为食。两说皆通。是解作“疏”还是“蔬”,背后体现了不同的饮食文化理念。中国的食物如何千变万化始终离不开“饭+菜”的基本模式,“疏食”意味着吃粗饭,并不一定配菜;而“蔬食”则是有饭有菜,只是不食肉。因此,“疏食”突出的是物质条件匮乏,生活极其简陋,而“蔬食”不仅指客观条件上的生活简朴,而且还有摒弃肉食、自我坚守的主观意愿在里面。“墨菜”诗画流行于明、清,与孔子、颜回所处时代相比,此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巨大飞跃,“墨菜”诗画所言“蔬食”多指不食肉、不尚奢华的主观选择,而非“君子固穷”式的“疏食”生活。
虽然“疏食”与“蔬食”所代表的饮食理念有所不同,但以饮食方式评价人之高低却是完全一致的,“墨菜”诗画揭示的“蔬食”观实际是传统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在饮食文化上的反映与投射。
二、“墨菜”诗画的文化内涵
(一)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隐逸情操
吴镇作《墨菜图》②并题诗曰:“菘根脱地翠毛湿,雪花翻匙玉肪泣。芜蒌金谷暗尘土,美人壮士何颜色。山人久刮龟毛毡,囊空不贮揶揄钱。屠门大嚼知流涎,淡中滋味吾所便。元修元修今几年,一笑不直东坡前。”[1]1884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眼前生活:菘菜刚刚从地里摘出,趁着新鲜放入餐盘;后面两句回想历史:“美人壮士”分别指“金谷园”之绿珠和“芜蒌亭”之冯异,前者喻穷奢极欲之生活,后者则喻功勋和厚爵。前四句合而言之说奢华的享受终究会暗如尘土,不得长久,后四句表明自己虽贫寒,但不会去为钱去阿谀奔命,自己想要的是蔬食之“淡中滋味”。最后,吴镇用苏轼食用元修菜的故实自勉③,整首诗从食菜切入,以食菜收尾,表达了一种秉持操守、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操。
吴镇的诗描绘的两种不同生活可用“蔬食”与“肉食”概言之。“肉食”语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之人,其对立面正是“蔬食”。如果说“肉食”代表官宦仕途的常态,而“蔬食”则体现了隐逸文化的精神。伯夷、叔齐兄弟是传统隐士文化的始作俑者,二人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薇”也称“巢菜”或“野豌豆”,可见“蔬食”实为“隐士”标志性的饮食方式。
在传统中国社会,食品在社会体系中占据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2]201,往往可以用来判别族群归属以及阶级层次。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饮食选择,“肉食”还是“蔬食”其实是文化立场甚至是人格品性的直接反映。肉食鄙,蔬食乐;肉食易厌,而蔬食长久;肉食受辱,而蔬食自由。张问陶(1764—1814)有《蔬菜图》,作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画白菜两棵,一设淡色,一纯用墨笔;另萝卜两个:均是最为常见的蔬菜品种。左上书唐寅《爱菜词》曰:“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食贤人腹。”将“肉食”之时人与“爱菜”之“贤人”区分开来。陈继儒(1558—1639)诗曰:“莫将真率山家味,卖与朱门食肉人。”[3]下卷392钱应庚(生卒年不详,元人)诗:“自古食焉难怠事,吾儒莫羡大官羊。”[1]1886“肉食”与“蔬食”的界限何其清楚!
(二)躬耕田亩、摘蔬侑酒的田园情趣
牟巘(1227—1311)有题画菜诗曰:“荒园老蔓菁,空见根叶大。苦硬螫人口,弃去何足赖。”[3]下卷387蔬食生活是“寒苦”的,但也可以是富有田园情趣的。几乎每一名诗人看到《墨菜图》之时,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就会点燃——去当一名农夫,亲手植蔬,亲手浇灌,一番辛苦之后摘而食之,招故人同饮,沉浸于这种心无挂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这样的生活不是自我克制,而是乐在其中,真正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享受蔬食的乐趣。
程敏政(1446—1499)《画菜》:“嫩甲纤纤浥露青,小斋终日候园丁。不知春到先红紫,几处争开择胜亭。”[3]下卷391这首诗描写了春来之时田园里蔬菜生长的画面,不仅色彩明丽,而且极富动感。“争开”二字写出菜之生机勃发,青、红、紫等色彩让画面显得更加活泼亮丽,作者的欣喜之情表露无遗。沈周(1427—1509)有《墨菜图》(为《辛夷墨菜图》卷之第二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世,他以干笔飞白、水墨渲染以及重笔浓墨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白菜的形态。画上题有吴宽(1435—1504)诗:“翠玉晓茏葱,畦间足春雨。咬根莫弄叶,还可作羹煮。”前两句写白菜“形”美,后两句写其“味”美,流露出浓浓的田园生活情趣。北禅德宝(1512—1581)说:“小园春雨后,旋摘晩菘香。尽道羊羮美,谁知此味长。”[1]1885陶宗仪(1321—约1412)说:“芦菔生儿菜有孙,露芽雨甲媚盘飱。自知肉食非吾相,抱瓮何辞日灌园。”[3]下卷388贡性之(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末明初)说:“西风吹动锦斓斑,晓起窥园露未干。三日宿酲醒不得,正思风味到辛盘。”又“雨过畦蔬绿渐匀,呼童小摘慰情亲。个中滋味如谙得,不是寻常肉食人。”[3]下卷388……“墨菜图”为诗人们打开了一个诗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诗人尽情感受躬耕田园的气息和节奏。抱瓮灌园,何谈辛苦?躬耕田亩,享受蔬食无辱的生活,无所忧虑,怎会感到劳累?待春雨之后去摘菘菜,味道悠长。或者一早起来去看园子里的蔬菜,那时露水还未干,摘好侑酒,一醉三日。又或者,雨过之后,趁着绿意盎然,招呼小童摘菜慰劳亲朋,真是一件快意又温情的事。钱宰(1299—1394)诗曰:“今日荷锄倦,嘉蔬没四垣。客来春酒绿,风雨夜开园。”[3]下卷390不仅写出自己躬耕的乐趣,还见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之纯粹和深厚。
当文人士大夫借“墨菜图”表达甘苦自知、淡中有味、安贫乐道的情操时,他们是严肃的,但是一旦将视野投入田园生活时,他们的心情即刻放松起来,不仅力摹嘉蔬迎雨生长的斑斓色彩、勃发之生机,还以饱蘸着感情之浓墨,写自己躬耕和与友人对饮的乐趣,这时的他们充分地展现了内心深处的田园情结和融入自然、融入生活的渴望。这是“蔬食”文化心理的第二个方面。
(三)不为物役、淡中至味的哲理体悟
诗人还善于从菜的淡泊之滋味而想到人生的真况味,思考一己之私欲和内心之逍遥的关系。这种观念不是从孔、颜那里学来,而是脱胎于老子《道德经》④。
江南何有?秋末晩菘。欲知此味,请问周颙。周颙逝矣,物犹在是。口腹累人,幸勿过侈。真率之会,莫非嗜贤。时作菜羮,何取腴鲜[1]1884。
周颙隐居山中,文惠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4]732周颙已故,但是食菜自守则与之相通。文人士大夫应该求贤若渴,而不是嗜好腴鲜,因为口腹累人,奢侈的生活意味着膨胀的私欲,而私欲充斥,便无法达到虚静,无法做到内心的自由。申屠衡(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初)说:“吾闻古昔言,厚味多累己。羊朶叔牂颐,鼋染子公指。腹果在一饱,过分我何喜。幽人富嘉蔬,五侯那足比。韭葅十八品,木鱼三百尾。俎豆杞菊瓯,肉食诚可鄙。逍遥玩真味,澹泊有妙理。为问眉山翁,元修无乃是?”[1]1885又如:“厚味生五兵,彩色瞽双目。所以山林人,食菜胜食肉。”[1]1885这些诗中体现的思想和老子思想非常契合。《道德经》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5]27-28又《道德经》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5]87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5]164厚味累人,如果“养务崇侈”的话就会为物所役,因此圣人“去彼取此”,从淡泊中体味妙理。“无味”方是道,相对于“肉食”“五侯鲭”而言,菜之淡味就是近道了。近道就会内心虚静,就会长生久视。如夏文彦(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人)所说:
气含风露满深秋,真味由来胜庶羞。若使东坡曾见此,品题当不到元修[3]下卷389。
菜中之淡味也即其真味,从来都是胜过任何美食,假如苏轼看到了这幅画,他就不会写诗给巢元修,而是题在这里了。其实苏轼何尝不识菜之“真味”?苏轼不仅是一位美食家,还是洞悉人生百味的智者。清代著名画家蒋廷锡(1669—1732)曾作《墨菜图》,图中两颗白菜一前一后立在山野之上,画面的左上方引了苏轼的《春菜》诗:“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后引任道《画菜》诗:“露芽烟甲曙光寒,紫翠漙香湿未干。”这两首诗所引都不完全,画家掐头去尾只选取了两首诗中能够表现白菜刚刚长成时的翠嫩与清香的句子,因为那时的白菜像极了画面所呈现出的“墨汁淋漓”之感。蒋廷锡把白菜画得特别大,仿佛两棵蔬菜就占据了整片山野的空间,白菜旁边的野草只是数笔略略带过,目的就是集中凸显墨菜的山野之风,进而引发“菜味”的联想。苏轼曾与友人刘倩叔春日游玩,在山野中尝到新嫩的春菜时,不禁赞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适可以为蒋廷锡这幅墨菜作品做一注脚:没有什么比去掉色彩的墨笔更适合表达菜之“淡味”“至味”与“真味”。“无味之至味”已然从生理层次推高到了哲学层面,显得深刻而富有启发意义。
(四)咬定菜根、百事可成的笃定精神
吴镇的《写菜》诗说:“直须咬到根,方知其中味。”[3]下卷387意思是事情只有坚持到底,才能体会到其中真味,表现了一种笃定务实的精神气度。文人士大夫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气候,或出或处。如果说安贫乐道的情操,怡然自得的情趣,淡中至味的体悟,是偏于“处”的话,那么咬定菜根、必成事业的信心以及不使天下民生有菜色的愿望,则偏重于“出”的态度。明谢士元(1425—1494)《题白菜》:“露茎风叶味偏清,咬尽能教百事成。”[3]下卷392丈夫乐此味,百事诚可为。世间之事最怕“坚持”二字,大丈夫若要成事,就必须坚持到底。菜味最是清淡,好比是世间最稀松平常之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意义,但是就是这些“最无味”的小事,只要持之以恒,走到最后一定可以会现出别样的境界。
已有食肉相,青菘且自栽。丈夫成事业,都是菜根来[1]1885。
这也是题墨菜图的一首诗。揣摩诗意,作者似已得志,但是不忘曾经的甘苦,亲自种菜,勉励自己要成就事业就要有咬定菜根的精神。“咬定菜根”的话来自宋人。宋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作。胡康侯闻之,击节叹赏。”[6]卷196求学者常以此来坚定自己对于学业的志向:
读书南山下,朝夕供虀盐。鱼肉非不美,嗜味将无厌。秋风饱畦蔬,采掇或得兼。学业嗟未成,疏食宁不甘[1]1885。
在南山下读书,朝夕所食不过咸菜而已,并非不知鱼肉味美,只是贪多无厌,非求学正途。诗的最后两句坚定了志向,说学业未成,甘心蔬食,不会有怨言。笃志求学,食不求甘味,其实是很难的:“时人尽说非甘美,咬得菜根能几人。莫笑书生清苦意,比来食淡更精神。”[1]1886难归难,但是食淡的精神非“时人”所能体会得到。咬定菜根、百事可成表达出一种笃定坚韧而又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也是“蔬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心怀天下、体恤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沈周作《墨菜图》并自题诗,在诗序里他说:“天下苍生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东坡先生语也。览物忖心,聊图此笔。”[7]11册460恽寿平(1633—1690)也作过《墨菜图》,画面中央是一棵白菜,左下方画一丛杂菜及两头萝卜,除萝卜略施色彩之外,其余均用水墨。这是一幅蔬菜写生作品,左上方的题跋说巨然水墨山水画法通于写生之意,讨论了“墨菜”创作的画理,而右上方则题了与沈周同样的话,道出了“墨菜”图的创作主旨:“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但恽寿平说这是黄庭坚语,与沈周所言有异。不论出自谁口,此语显然已经成为很多文人士大夫认同的信条,或穷或达,胸中都装着百姓苍生的疾苦。“天下无此色”的愿望是一种关注社会现实的责任意识和发自内心的道义感。顾舜举题《墨菜图》诗说得很明白:“朱门尽日多珍味,贫士穷年秖菜羮。请语当朝食肉者,由来此色在苍生。”[3]下卷390朱门和贫士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朱门常年山珍海味,而贫士只有菜羹可食。诗的后两句发出警示,说当朝的统治阶级应该保持清醒,自己的富裕和奢华不能建立在百姓穷苦之上。
又如丁鹤年(1335—1424)诗:“蔬畦新雨过,小摘称君贫。若入君王梦,琼林第一人。”[3]下卷388诗人意图通过梦境来沟通与君王的联系,自己亲身摘蔬,过着贫寒的生活,若能进入君王之梦,就如同向君王“上书”启奏一样,希冀上层能够更多关注民生。一方面提醒文人士大夫时常保持一种平民意识,劝勉自己心怀天下苍生而为之努力,另一方面,劝谏当朝统治者体恤民生,重民贵民。高启(1336—1373)也有题墨菜诗,在诗中他追忆了自己年少种蔬的经历,并和眼前田园荒芜的一片凄凉作对比,表达了一种深沉凄怆的哀思。诗的最后不忘提醒君王,不该忽视了百姓的饥馑之忧:“披图似见之,恻怆起我愁。……君多恤民意,毋忽岁馑忧。”[3]下卷390这首诗和凌云翰(约公元1372年前后在世)诗“长能咬菜根,天下无此色”含义相近[3]下卷391。但相比高诗,此诗带着更多自勉的意味。虽然种蔬稼穑的生活贫苦,但是文人士大夫的勤俭艰苦,可以换来天下百姓无此色。黄钺(1750—1841)《自题墨菜》说:“持斋戒杀思求仙,口爽方思菜味鲜。不使苍生无此色,面牲竹脯也徒然。”[8]卷十九如果不能使天下无此色,那么自己吃什么都是徒然,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还有一些诗作虽也表达以天下苍生为怀的感情,但是也表现出对国家升平气象的歌颂。如丘浚(1420?—1495)《画菜》诗:“世间食品何者佳,淡中滋味真无加。富客何须悦刍豢,神仙漫尔餐烟霞。闻君作县官河侧,绕屋筑畦供日食。食余摩腹绕园行,喜得邑民无此色。”[3]下卷391诗的前四句写蔬菜具淡中滋味,乃为世间佳物,富贵人家和神仙辟谷之人不得其中之美。后半部分则说友人做官,日食蔬菜,饱食之后摩挲着肚子,喜笑颜开,因为百姓都无菜色,生活无忧。诗的主题是歌颂太平,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明初台阁文学的影响,思想深度和艺术旨趣上稍逊一筹。
三、“墨菜”诗画的现实意义
元人陆居仁(约公元1335年前后在世)在吴镇《墨菜图》后作《墨菜铭》,他以热情而庄重的笔调赞颂菜的可贵:
惟土之生,厥草万汇。可荐可羞,乃汇之贵。……固宜入学者持是以合舞,见师者执是以为贽。形万乘之梦寐可以齐九重之玉陛,奉宗庙之宾祭可以和盐湆于铏器。菜乎,菜乎?又孰为至?吾将菹之以享上帝[1]1884。
菜虽是草类,但却可以羞王公、荐鬼神、奉宾老、供民食,能够以蔬食为乐的人,一定是“有守”“有为之士”。此铭将菜由食用之物,提升到一种可以反映人格精神、操守境界的象征物,甚至赋予其沟通天人的神性意义——菜已经不止于菜,而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的凝结。
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封建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前餐桌上罕有的鸡鸭鱼肉现在已经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家常便饭,各大餐厅酒店的山珍美味更是数不胜数。然而,极大的物质丰富也带来极大的铺张浪费以及追求奢华的浮靡之风。时代在进步,“墨菜”诗画里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却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就普通民众而言,“蔬食”是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公务员队伍来讲,“蔬食”观念有助于弘扬廉洁自律的清风正气,就整个中华民族而言,“蔬食”是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美德的具体体现——“墨菜”诗画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并不过时,当下它仍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清)陈邦炎编选的《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将“墨菜图”一类画作的题诗都归入“禾麦蔬果”类,未作具体区分,所收诗歌如题“墨菜”“画菜”“写菜”等,错杂其中。广义地讲,这类作品中运用了墨笔创作的都可视为“墨菜图”。试举清代花鸟画大家李鱓(1686—1756)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所作《墨菜图》为例。此图中白菜纯用水墨作成,萝卜则以红、绿二色晕染而出,是一幅典型的“墨菜”画作。
②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等书都记载了吴镇所作《墨菜图》,但是画作现已不可见,依靠诗作我们得以想象其大致风貌,一窥其精神意蕴。
③ “元修”此处一语双关。它既是豌豆菜之别名,同时又是苏轼故人巢谷之字。苏轼有《元修菜并序》诗,序曰:“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见(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0页。家铉翁说:“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曰:‘东坡饼’。顷在燕尝有诗云:西州最重眉山饼,冬后春前无别羞。今度燕山试收拾,中间惟欠一元修。元修即巢菜之别号,盖豌豆菜也。东坡故人巢元修尝致其种于黄冈下,因得名元修。”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册,第39955页。由此可知,吴镇这里颇有以墨菜诗画向东坡致敬之意。
④ 还有一些题诗与老子思想相近,但有所不同,而与庄子更为贴合。比较典型的是“园味图”或“抱瓮灌园图”之类的作品。元人张伯雨曾作《杂菜图》,明代姚云东据此作了《园味图》,将画面的重点由菜转向了种菜的人,即展现野老抱瓮灌园的画面。“抱瓮灌园图”应该归属于人物画或社会风情画,不是单纯的蔬果画,它由品菜之淡味、真味,转向希望排除人为机械、回归人性淳朴的渴望。相关记载见(清)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二,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0页。
[1](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美]安德森.中国食物[M].马孆,刘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清)陈邦彦.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
[4](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8](清)黄钺.壹斋集[M].清咸丰九年许文深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