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2015-12-17石灵芝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俱乐部运动

石灵芝

(内蒙古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石灵芝

(内蒙古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为了能够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我国高校学生中对健康体育教学理念进行广泛地传播是非常必要的。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变革,能够使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依据笔者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经验,该文主要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剖析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新思路提出个人建议,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施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成果,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新课标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新思路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内容,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遇到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随之而来,在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共同探索、努力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随着一些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被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致使一些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能很好地把握住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所在,把高校体育教学由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所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相关研究势在必行。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1.1 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还有能够与教学指导思想相适应的全新教学方法。但是,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视运动技术忽视理论知识”教学理念的存在,这些教学理念的核心都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负荷来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长,同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依旧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传习式”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 体育教学内容博而不精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一般都不能与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需要相适应。步入高校之后的学生通常已经不再是具有盲动性与幼稚性的少年,他们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理性思维的影响,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培育。然而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时频繁的转换教学项目,使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学习产生了应付、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尽管上体育必修课多年,也没有令学生充满兴趣运动项目的普遍现象,这样使学生很难在体育上发展出一技之长,甚至不能够真正的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图1 考核模型结构示意图

1.3 体育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都是依据项目自身的技术特征,按照职业体育培育的规律,有一定顺序的向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教育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教学个体的兴趣,但是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教学形式的转换,而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运用于健身,还是要学生掌握难度高的新动作,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与现实背离,对基本动作技术的提高和应用不够重视,进而忽略对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化的培养就是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的直观表现。

1.4 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需要把握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多年的开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改革的力度仍然不够,还缺少一些研究性的探索、学习。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势在必行,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正确把握。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正在以良好的态势不断发展,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也予以一定的重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力度需要加强,运用一些措施与手段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革新,使教学方法得到创新、教学理念得到转换、教学目标得到明确。新时期的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推进问题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需要全面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将市场的需求作为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寻求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加深高校学生对“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思想观念的认识。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图2 体育教学管理流程

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当更加全面地看待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及时发现不足并且改进。笔者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就是将选项课以学习为主,俱乐部课程以练习为主,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俱乐部课程教学模式中,采用打卡的方式进行,以此来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进而促进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3.1 课程设置

3.1.1 体育选项课

每一个学期都给予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教师、时间的权力。然后学生依照选择的项目在固定的班级上课,而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选项课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等教学方式来向学生教授技术要领、裁判法与规则等。这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运动项目自身的功能和乐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个人的运动才能,从而加深对运动的喜欢。

3.1.2 俱乐部运动课

没有固定的上课班级,上课时需要持卡进入。此种模式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放在首位。在体育教学理念的问题上突出情感、行为和认知等众多心理活动的有机融合,营造出适合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强调“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体验、摸索为主,教师的指导协助为辅的方式展开。在管理方式上,高校学生可以凭卡进入任一俱乐部,可以随意选择班级、教师、内容、时间,营造出信息流大且空间宽松的教育环境。

3.2 课程时段

(1)体育选项课:每周上课一次,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时间为90 min。

(2)俱乐部运动课:时间可以是课外活动、晚上、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的任意时间段。时间为45 min。

3.3 考核模式

选修课课堂成绩的40%+俱乐部运动课次数40%+身体素质考核成绩的20%=体育课成绩100%(见图1)。

3.4 体育教学管理程序

在体育选项课与俱乐部运动课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程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经过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自主选课。开学后的初期将由选项课的授课教师统一进行俱乐部健身卡费用的收取,然后交给体育部,进而来办理俱乐部健身卡。没有参加体育课的学生也可以自愿的到体育部购俱乐部健身卡。拿到卡的学生就可以打卡进入任一俱乐部课堂。在每一学期的期末,学生会将卡上交授课教师,然后教师会采用新的考核模式计算成绩,再上交体育部。具体体育教学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趋势,也是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的根本措施。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高校的体育教师首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众多的实践都证明了:好的体育教师是好的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向体育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就是创建体育选项课与俱乐部运动课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调动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1]张祝平.新课标下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1(10):54-55.

[2]周新梁.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14(4):105-106.

[3]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105-109.

G807.4

A

2095-2813(2015)09(c)-02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22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俱乐部运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