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①

2015-12-17冯亚坤阮氏深刘影袁志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实验组

冯亚坤阮氏深刘影袁志斌*

(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8;2.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核心力量训练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①

冯亚坤1阮氏深1刘影2袁志斌1*

(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8;2.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目的 探讨推拿结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选取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推拿(20 min)结合核心力量训练(20 min)作为治疗手段,对照组单纯进行推拿治疗(20 min),每2 d治疗一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分别在实验前后测定患者JOA、ODI以及VAS得分。结果 治疗周期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JOA、ODI以及VAS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结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推拿 核心力量 腰椎间盘突出 评价量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疾患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刺激和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有年轻化、高发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好、见效快且病人易于接受的疗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该文就推拿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作简单介绍。

表1 两组患者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比较(±s)

组别n 年龄性别病程男 女实验组25 54.36±2.97 9 16 4.95±5.28对照组25 54.80±2.56 7 18 5.03±4.90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5 15.96±3.59(22.00±2.78)①②对照组25 16.12±3.48(20.04±2.56)①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ODI评分比较(±s)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ODI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5 26.88±3.09(9.36±2.56)①②对照组25 27.00±3.35(11.24±2.65)①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s)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为2014年9月~2014年12月来门诊就诊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34例,年龄40~62岁,病程15 d~26 d。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男性9例,女性16例)和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18例),实验组采用推拿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疗法。两组实验对象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P值均>0.05,说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1.1 入选标准

(1)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并经CT和MRI检查在腰椎1~5节有突出的患者;(2)可以接受该实验方案且愿意积极配合的患者。

1.1.2 剔除标准

(1)病情严重,需进行性手术者;(2)患者有腰椎骨折、滑脱、肿瘤、结核、骨质增生以及严重椎管狭窄等;(3)有过严重脊柱外伤史的患者;(4)无法接受治疗方案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推拿手法

手法选取及取穴部位[2]。

取穴及部位:肾俞、华佗夹脊、膀胱经、大肠俞、压痛点、秩边、环跳、殷门、承山、腰部、股后部和前外侧部、小腿后部和前外侧部等。

操作流程[3]:撑腰背部→腰背部→一指禅推腰背部诸穴→按揉腰背部诸穴→掌揉腰背部→指压腰背部华佗夹脊穴及膀胱经→掌推腰背部→肘推华佗夹脊→肘拨膀胱经→擦腰背部→斜扳腰椎→腰部拔伸→整理手法。

1.2.2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借助任何道具,目的是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方法如下[4]:(1)患者取仰卧位,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以头、肩、两足为支点,抬臀、挺腰、挺胸,做“双桥”动作,保持10 s,重复做20次;(2)患者取仰卧位,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曲抬起靠近胸部,保持5 s,重复做20次;(3)患者取俯卧位,两臂向上用力,将上身伸直抬起,仰头挺胸,维持1 min,重复10次;(4)做“飞燕式”,患者取俯卧位,两臂外展,两腿伸直,同时抬离床面,昂头挺胸,形如“飞燕”,维持15 s,做10次。当第一阶段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借助瑞士球、平衡垫练习开始第二阶段的训练,其目的是加强腰背部肌肉的稳定性。方法如下[5-6]:(1)患者取仰卧位,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小腿放在瑞士球上,以双肩和小腿为支点,抬起臀部,使肩、臀、小腿成一条直线,强度为30 s/次×10组;(2)在前一动作的基础上抬起一只下肢,维持15 s,然后再换另一只做同样动作,强度为15 s/侧×10组;(3)患者取仰卧位在,肩部顶在球上,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膝关节屈曲成90°;(4)患者以一只手及对侧膝关节为支撑点,膝关节跪在平衡垫上,同时将另一侧的上肢和下肢抬起,使腿、臀、肩、手臂成一个平面,坚持15 s,然后换对侧做同样动作,强度为15 s/侧×10组。

1.3 评价方法

(1)采用Oswestry功能量表[7]。

量表共分10项,包括疼痛程度、个人照护、提重物能力、走路、坐、站立、睡眠品质、性生活、社交生活、旅行;每项0~5分,0分为完全不痛,5分为极痛及最严重程度失能;由于国人敏感程度以及年龄问题,性生活方面不做统计,总计45分。每项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VAS评分基本方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有0~10共10个标记,0为无痛,10为剧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分数。

(3)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价量表(JOA)[8]。

JOA评价量表由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14分)三大块构成,总共29分。每块内容下面又有若干选项组成,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轻微,得分越低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则认为所检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治疗前,两组JOA(P=0.053>0.05)、ODI(P=0.810>0.05)、VAS (P=0.849>0.05) 评分P值均>0.05,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一个周期后,两组比较如下所述。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JO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0.05)(表2)。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OD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05)(表3)。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0.05)(表4)。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瘀滞不通,或风寒、湿邪郁阻经络,“不通则痛”,而在治疗方面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推拿手法治疗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疗法,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法,能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是:(1)调节紊乱的关节,使之复位,使突出物复位、回纳,减轻神经根的压迫;(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因子的排出,消除炎症反应,松解粘连,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3)放松腰腿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着腰腹肌力量严重下降这种情况,因此便伴随着腰椎稳定性下降,引发腰背疼痛、椎间盘或韧带变形以及腰骶神经受损,腰椎节段稳定性下降作为LBP的主要诱发因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广泛认识,躯干肌肉锻炼的防、治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9-10]。第一阶段的训练主要可以促进腰背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分布,稀释疼痛物质浓度,减轻神经压迫和粘连,提高神经传导能力,增强腰背部肌肉以及韧带的张力和弹性。第二阶段的协调性训练主要是降低腰椎间小关节张力,保持脊柱稳定性,纠正和改善患者脊柱异常的受力线,提高躯干肌肉的协调性、控制力和机体耐力,增强腰背部肌力和脊柱稳定性,缓解腰背部的挛缩状态,提高腰椎的活动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复发率,使腰部逐步恢复正常的功能[11]。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下腰痛的主要机制是突出物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炎以及腰背腹部肌力下降造成的腰椎失稳造成的,因此在推拿的基础上再加上腰背部肌肉的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较之单纯推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巩固,病情不易复发,并能够更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杂的病理机制以及腰部生理结构,如何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严振国.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298.

[3]周信文,周哲敏.保健按摩师(中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45-149.

[4]佟梅,李茹环,王晔.腰椎间盘突出症运动疗法86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71-1372.

[5]王雪强,戴敏辉,冯颜,等.核心稳定性训练用于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56-759.

[6]武媛媛.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2013:8-12.

[7]刘绮,马超,伍少玲,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效度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28-231.

[8]徐卫国,陈圣华,鲁光钱,等.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JOA对其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8(21):3679-3680.

[9]潘明荣,陈岚岚,韩晓鸣.基于腰椎稳定性理论的慢性腰痛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09,29(1):75-79.

[10]容国安.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及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8076-8077.

[11]姜文.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5):931-932.

Th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Lumber Disc Herniation by Tuina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Feng Yakun1Ruan Shishen1Liu Ying2Yuan Zhibin1*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2.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31521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treating Lumber Disc Herniation (LDH) by Tuina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core stability training(CST).Method Fifty cases with chronic LD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ST and Tuina Manipulation,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uina Manipulation.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ODI、JOA、VAS.Result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the treatment effect were significantly(P<0.01) different than before,but,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JOA,ODI and VA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uina Manip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as better than Tuina Manipulation.

Massage;Core strength;Lumbar disc herniation;Rating scale

G804

A

2095-2813(2015)09(c)-001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10

冯亚坤(1990,3—),男,汉,河南辉县人,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袁志斌(1958—),男,汉,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实验组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