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点
2015-12-17巴桑志玛
巴桑志玛
摘要: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紧扣西藏学生实际,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认为要加强对藏区中小学班级管理,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藏区教学;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11-02
中小学班级管理作为关系到整个学校管理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班级管理能否做到科学合理,班主任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藏区的中小学管理又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因为在藏区的中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藏族人民,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民族心理以及文化基础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特有的特点,例如全部学生都享受“三包”待遇,大部分来之乡镇,都住校,个人卫生较差,行为我行我素,学习缺乏主动性等。作为一名藏区中学教师,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让更多的学生成才,就要在付出更多努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一、全面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由于藏区学生全部住校,所以家长和学校的重托都落在了任课教师身上。作为一名藏区教师,肩上负有重担,不仅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让家长放心,还要照顾学生的学习,让学校放心。能够做到这一点,藏区教师任务艰巨,同时也就要求教师要对全班30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比如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生的文化基础情况和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等。藏区教师只有首先掌握了学生的这些基本情况之后,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和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不能结合这些实际情况,盲目管理,可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些教师,尤其是刚刚参加藏区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热情,但是却缺乏相关管理经验,不能掌握全班学生的详细信息,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教科书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辛劳,却很难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因此,藏区教师对于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点就是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管理。
藏区教师都应该了解学生哪些情况才能做到有效班级管理呢?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具体情况,例如孩子的父母是否受过教育,受教育程度如何;孩子家庭是否和谐,家长对孩子学习是否关心等。其次是要了解学生自身个性特征。全班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特征,又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经历,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作为藏区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全面掌握、了解学生情况和特性,然后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二、积极寻求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藏区家庭情况和学生特性之后,作为藏区教师就要积极寻求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藏区中小学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具有一些特殊性,例如藏区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的兴趣又不大;绝大部分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对于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较差。根据这些特点,要加强藏区中小学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藏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管理。
1.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共同管理。作为班级的任课教师,熟悉每个学生对各自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在各自课程学习中的最新动态。而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只有及时跟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全面掌握和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进而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对学生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及时反馈给各个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然后任课教师根据班主任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相关管理工作,同班主任一起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
2.挑选具有领导力的班干部。一个好的班集体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团队,这个领导团队就是班干部团队。要加强对藏区中小学班级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更是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因此,在班干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择那些热爱班级荣誉的学生,并且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学生。在班干部的工作上要做到分工明确,让不同的班干部在不同的职责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之间协调互助,调动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带动学生们努力学习,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选出班干部团队之后,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的得力助手,让班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去做,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3.从正面鼓励学生,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中小学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比如好动,经常犯些小错误等。因此教师在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疏导,不能一味地批评指正。成年人尚且喜欢听别人夸自己,更何况青年学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藏区教师一定要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学生的发光点,哪怕是十分微小的做法,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并且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功,并且坚持和继续。另外,教师还要根据藏区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的时候要做到因人、因时而异,掌握分寸,对症下药。例如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在表扬的时候可以在教师办公室或私下进行;有些学生比较外向,喜欢在全班被公开表扬,等等。
4.用爱心教育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由于藏区学生全部来自乡镇,都住校,远离自己的父母,小小年纪就要很多天才能回家同自己的父母相聚一次,并且全部享受“三包”待遇,因此作为藏区教师,要更加倾注对学生的爱,让学生们感受到父母之外的教师的爱。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每一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以加倍的温暖和呵护。在藏区,虽然很多学生个人卫生较差,行为我行我素,学习缺乏主动性等,但他们是那么的淳朴和善良,作为藏区教师要坚信,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感化,藏区中小学生都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心,感恩老师和学校的好,一旦他们在心里有了这种认同感,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就很容易了。
5.因材施教,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藏区中小学每个班级共有30名学生,并且全部住校,因此,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单纯依靠教师的管理是有限的。根据笔者的经验,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因材施教,采用“结对子”的教学活动,这既可以减轻藏区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加强管理力度。“结对子”可以分为帮学、帮行等,科目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生结对子,生活中行为优秀的学生与调皮生结对子,班主任首先指导结对子“怎么实施”,并及时总结经验,学生结对子工作如能顺利实施,班级的管理也会跨上更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藏区中小学班级管理不同于其他,藏区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与汗水,在全面了解学生各项基本信息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能力,让学生在一个舒适、温暖、安全的集体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宁.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丛书(中学版)[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