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2015-12-17李秀英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生活情境

李秀英

摘 要:数感是小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数感的培养不能等同于数学知识的传授,数感的培养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数感不同于数学事实,不能通过简单的教师讲解来传递。

关键词:数学素养;生活情境;数学事实

培养良好的数感,使小学生眼中的世界有了量的变化,在大脑中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同数学活动联系在一起,是使现实生活问题与数学学习产生联系的桥梁,建立数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加强小学生日常生活现象与数的联系,真切体验数感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小学生经常要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他们不需要用准确的计数来描述现实生活,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一些真实现象与数联系起来,这就是数感的作用。例如,“新学校的教学楼大约有三十多个教室吧”“今天来看比赛的人比昨天的多一倍还多”等,学生通过这些现实生活现象的描述,体悟到数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供引发小学生情感共鸣的素材

数感的形成源于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背景。数的意识是抽象的,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提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现实问题与数量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基础。所谓的生活情境,是指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素材。例如,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到大数的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数学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每个小学生每天节约1页纸,全国有2亿小学生,每天节约2亿页纸,如果我们每个小学生每天不经意间浪费掉了1页纸,想一想,造这些纸,又需砍伐多少亩森林啊!”这一素材的提供,对学生充满了思维诱惑力、情感震撼力。实践证明,只有面对这样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小学生才能自觉感受到数的意义和数感的存在。

三、多提供数学活动时空,注重引导和合作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感应,它不同于数学事实。简单的课堂讲授抑或繁复的课堂训练都不能传递数感。数感是学生个体的实践经验,只能在数学活动和现实情景中体悟和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参与并引导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体悟。教师在为学生搭设数学活动的平台的前提下,更要关注学生收获数感的过程,为学生的独特体验提供支持和鼓励。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感,能积极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蔡海东.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生活情境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