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5-12-17成宝琴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

成宝琴

摘 要: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决定于学校良好教研文化的构建。在此思想指导下,学校进行了以“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为主题,以校本管理文化、校本研修文化、校本研究文化以及校本活动文化四方面为内容的实践研究,“和谐共进”体现的是一个团队互助共进的精神需求和工作需求,它的核心指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在有效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教研文化;专业发展;和谐共进

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整合团队智慧的文化呈现方式。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决定于学校教研文化的构建。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确立了以“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为主题,以校本管理文化、校本研修文化、校本研究文化以及校本活动文化为内容的实践研究,它的核心指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校本管理文化:建立人文的校本教研制度,提供和谐共进

的保障机制

校本教研制度的重建是动态的、发展的,于是我们边思考边实践,不断修订完善,使其成为推进课改的有力保障。

(一)制度管理

我们注重制度的育人价值,为此我们不断完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在校本教研制度的重建中,我们本着“针对问题找突破,重建制度促发展”的原则来进行,把前期发现的问题通过归类,寻找突破口,确定不同问题要达到的目标等来逐步完善制度。

经过多次修订,我们的校本教研制度逐步趋于完善。如,课题研究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资源共享、交流制度、网络教研制度等都在校本教研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人文管理

教师行为文化的形成,必然是文化管理的结果。我们本着“理解、尊重、信任、服务”的原则,为教师搭建交流思想、展现自我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思想深处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最终达到教师自主管理的最高境界。让广大教师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让每位教师参与这项工作,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从而在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制订教研目标(包括学校、教研组、个人)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团队,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二、校本研修文化:推行研训合一的校本研修,搭建和谐共进的专业平台

(一)专业素质的研修

教师教同一个年级、同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没有挑战性了,在模式化的教学中视野越来越狭隘,教学行为越来越刻板化,创新与提升能力缺失,这其实就是思想停滞的表现,严重阻碍了教师的成长。面对问题我们迅速建立了融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研修为一体的研训方式,倡导做中研,研中悟,悟中改,改中创,在探索中实现专业成长。

聊天式教研、引导式教研、分层式教研、专题式教研、跨学科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开启了我们的研训之路。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一方面利用学科中心组典型引路,一方面定期组织多种活动,如,公开课展示、解读课程标准、对联常识讲座、“对课”经验交流、“珠趣”课程研讨、体验“珠趣”课程、古诗词讲坛、课外阅读研讨等研训活动,宣传已开发成熟的课程,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一开始由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带头做,逐步辐射到所有学科,一步一步激起全体教师研究的活力。

在研训中,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互为课程,达到了协作对话、互助成长、生命共存。

(二)精神素养的研修

建设和谐共进的教研文化,教师的思想、精神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从提高凝聚力,构建精神家园入手,进行了“教师娱乐运动会”“聆听音符,行山水间”“提升赏析艺术力”“心灵鸡汤”校本培训活动。审美、赏乐陶冶了性情,自然界的花草鸟鸣洗涤了心灵,减轻了心理负担,愉悦了身心。

三、校本研究文化:构建研究学习的教研组织,营造和谐共进的环境氛围

(一)创造优良工作环境,满足教师精神需求

我们对学校各功能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使之舒心怡人、幽雅和谐。种植植物、饲养金鱼、厕所配备洗手液、用纸盒、创建科学天地、布置荣誉殿堂、为花草树木命名,处处体现人文色彩、生命教育;利用楼梯、走廊,建立读书吧、艺术廊、做中学,空间充分得到有效利用,彰显文化气息;教室内外的中队名、中队目标、班风、班级公约、风采展示等突出班级文化的标志散发出一股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办公室个性化的标语处处洋溢着向上的团队气息,教师案头种类不一、形式各异的盆栽小植物改善了办公条件,愉悦了心情,在有喜有忧的养花过程中体悟到育人的真谛。校内人际和谐,温馨一家,领导、教师、学生间多了一些表扬、鼓励、沟通,少了一些批评、惩罚,彼此间成为生活中的姊妹,工作中的伙伴,学习中的资源。

(二)构建三级教研网络,打造学习型教研组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中,我们本着尊重差异、发挥资源优势、力求各有发展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

学校:建立一个跨学科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具体由教导处负责。主要承担引领、搭建交流平台、为教师教研服务的任务。

学科研究小组:集中各学科的骨干力量,具体由学科研究小组组长负责。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学科研究的主题。他们是学科教学的先锋部队,重点研究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重点课题,探索学科教学的方法、经验等。起着带进来、带回去,沟通学科研究小组与教研组的工作,带动所在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

教研组:教研组作为最基本的教研组织,是教研的主力军。各教研组要围绕学校的研究主课题,以来源于每个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并根据本年级段、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研究,具体由教研组长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三个层面的教研网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我们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动态生成——自然地、逐渐地、实在地孕育并生长,力求在多元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推动我校“和谐共进”校本教研文化逐步形成。

四、校本活动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彰显和谐共进的团队魅力

(一)以课例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我们以“课堂大对话”“课型研讨”这些新的教研模式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搭建教研平台,通过“备课、讲课、观课、说课、议课、反思、总结”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研究过程,经过一轮轮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讨,每位教师通过思考、学习、尝试,不断地提升。

1.课堂大对话活动。“课堂大对话”旨在以课例为载体,打破学科、年级限制,通过全校乃至更多专业人员的参与研究,在打磨课的动态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研讨的平台,增加学科间、教师间的交流,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的一种课例研究方式。

2.课型研讨活动。我们的课型研讨活动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单位,以课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学科课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旨在发现课型特点,总结课型模式,把握课型的规律,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在课型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一课多上”(可以是一课一个人多次上,也可以是一课多人上同一内容)的形式,在“实践—反思—改进—提升”这样一个不断循环、感悟、创新、总结、完善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在同伴互助下学会探究,在重构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在互动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被唤醒,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培养研究型教师

近年来,学校一直引导教师结合学校总课题和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通过查资料、同伴互助、校内交流等形式对每个人研究的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几年来,老师们共制定出100余个研究小课题,通过研究、总结,整理成有形成果。在近几年的两评活动中,有80余位老师的研究成果、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

课例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凸显了课题来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的理念。我们在研究中戒走形式,每制定一个小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案。力争研究一个小课题,教师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构建健康生态课堂常规

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金水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并在实践中规范其行为。为此,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本学年进行了“纬五路第二小学构建健康生态课堂常规大讨论”活动,教研组针对“纪律、发言、听讲、读书、书写、活动、师生关系”等七方面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校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制定出《纬五路第二小学构建健康生态课堂常规》。除此,我们通过听随堂课、展示课,不定时地检查作业批改及教案等形式,加强对教学的过程管理。改变常规的作业检查、教案检查为作业、教案展示交流活动,淡化评比,强化学习、交流、共享。

五、凝聚团队智慧,收获喜人硕果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我校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研讨会》分会场,38个实验区代表50多人到我校实地考察。

2.我校作为“郑州市校本教研推进会分会场”被观摩。

3.我校作为“郑州市德育工作会分会场”重点展示了学校的课程文化。

4.多次荣获“金水区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称号”。

5.多次接待各地教育工作者。

6.“课堂教学大对话”材料在郑州市交流。

7.《现代教育报》上“课例研究万变不离其宗”介绍了我校的校本教研情况。

8.《河南日报》“校本教研激发教师的教研活力”一文刊登了我校校本教研情况。

9.本年度学校编写了“校本教研丛书”(详见下表):

六、我们的思考与展望

在创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增强,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研究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合作研究,智慧共享,教师间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谐发展的氛围日益浓郁。

当然,我们在校本教研文化创建上的探索之路还很长,下一步我们的研究重点是:

1.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召开部分教师教育思想研讨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教师整体发展。

2.在合作研究,共同发展中,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及特色。

3.继续探索“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参考文献:

[1]北京当代师苑教育研究院.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

[2]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3]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6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