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5-12-17耿丽清
耿丽清
摘 要: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到数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想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在,变被动为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生活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性,要求数学教师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合理设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实际问题
小学时期是一个重要和特殊的时期,数学教师如果单纯地灌输数学知识,那么所学的内容也就是完全的机械接受,这种被动的学习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数学教师合理地设置每章节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区别,那么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就会迎刃而解。
如,在学习“统计”这章节时,可利用家中有趣的杯子让学生进行统计,教师先提前让学生搜集到家中各种不同的杯子写上价格,并拍成照片拿到数学课堂上按照形状和价格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在统计时就会产生问题了:“统计是什么啊?”“为什么只把形状和价格进行分类……”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先不要着急回答,先要表扬他们观察力强,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的内容,只有这样带着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二、创设有趣生活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一般都是经过简单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更容易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置每章节内容时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时,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大家都知道1分米=10厘米,那么大家给我找一下3厘米的小物件,这时候有学生经过测量后,把橡皮、笔帽、夹子、瓶盖和钥匙等都找了出来,更有趣的学生竟然说自己的嘴巴3厘米,然后教师提问1分米=100毫米,大家找一下100毫米的物件,这时候大家经过思考之后,有的学生找到本子、眼镜盒、杯子和铅笔等,看似很简单的课程内容,经过教师这么有趣的设置使得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三、结合生活问题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时期不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和我们生活毫无关联,当然作为教师要时刻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在教学的准备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课程内容尝试编写一些新习题,来指引学生思考生活问题的主动性,减少学生对做习题和做作业的抵触情绪。
如,有教师针对《认识方向》这一节内容,单纯的东西南北很容易就掌握,但是教师在设置习题时就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1)以我们的教室为中心,学校大门在我们的什么方位?(2)以我们的教室为中心,我们学校图书馆和宿舍分别在什么方位?(3)假如你的好朋友被邀请去你家,你如何给她准确的道路提示和方向明细?(请画图参考)实践证明,经过改编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数学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扭转课堂学习目的,加深学科学习的意义所在,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李卫英.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1(0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