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
2015-12-17宋夕球
宋夕球
摘 要:在中国长远的文化历史中,古诗词是先人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以,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欣赏以及背诵是必然的结果,在小学的语文古诗词内容教学中,目前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以古诗词的教学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小学古诗词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有效改进方案。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背景;背诵
在中国长远的文化历史中,古诗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代表,同时还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经典的内容,为此,教育部决定,将古诗词作为专门的一个课题,编入小学课本中,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积累并加以理解古诗词,从而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教师往往只注重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而导致他们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积累。这样并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词而只是单纯地让他们死记硬背,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古诗词中的优美意境,往往只了解肤浅的诗歌含义,只认识了不少的生字,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抱有恐惧心理,无法真正地认真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改进
1.了解诗意,熟悉诗词背景
在对一篇古诗词进行学习之前,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古诗词的相关背景,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诗人的背景,另一个方面是写诗的背景,从两个方面出发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中的意义,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容易理解。以《春夜喜雨》为例,《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杜甫被后人称之为“诗圣”,诗被称之为“诗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杜甫由于陕西严重的旱灾在四川成都定居两年,自己种菜养花、耕作农务,与农民之间交往,从而对雨也有着深深的感情,从而写下了这首《春夜喜雨》。全诗描述了春天夜晚降临雨水、万物润泽的景色,诗人喜悦的情感描述得淋漓尽致。了解了这些再深入理解古诗词,学生学习会更到位。
2.咬文嚼字,逐步加深认知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字和词是主要组成单元,古诗词中的字和词是深入理解诗句意思、诗内深层含义的关键,同时也是分析诗词意境的主要步骤。一般的古诗词主要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不管是哪一种诗词,里面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更加深层的含义,往往一个字词稳抓重心,提点中心诗意。以《梅花》为例,这首古诗词中有几个重点词:“凌寒”“唯”“遥知”“独自”“暗香”,通过对这几个字词的理解,学生很快就会明白了这首诗是赞颂梅花的,“凌寒”说明不畏严寒,“暗香”说明散发芳香。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高的难度,古诗词中部分的字词无法按照现代的认识进行理解,因此教师需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防止学生理解上出现错误。
3.结合联想,切身体会情感
每一首诗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意境,而意境当中也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古诗词中的意境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深入挖掘,然后细细品味,发挥想象,让诗中描绘的场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景象,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感情。以《锄禾》为例,该古诗词总共20个字,里面描绘的场景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将其在脑海中展现出来。在炎炎烈日下,农民在弯着身子在农田地里忙碌锄草,一滴滴汗水浸透了身上的衣裳,额上还有汗水滴滴落入泥土之中。这样一幅辛苦耕作的画卷在学生脑海中快速展现出来,学生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就更能体会诗词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4.背诵诗词,生活随处应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书看多了见解也会发生变化,古诗词也不例外,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情感,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之后,朗读古诗词的感情会随着自身的了解程度而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熟读且背诵,这也是对学生提出提前了解古诗词内涵、熟练掌握其中感情基调的要求,朗诵时带情感,音调高低起伏,传达古诗词中的情感,从而做到熟记于心,完全背诵下来。
小学是一个以基础为主的教学阶段,小学阶段的基础对学生未来长期学习的情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小学的语文教学能积极培养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古诗词尤为突出,所以,小学做为学习道路上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更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金妍.让古诗词的魅力之光在心灵闪耀: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1):123-125.
[2]周少英.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3):151-153.
[3]闻俊媛.诵读经典美文 传承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2):169-17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