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情况调查的高校独立学院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某高校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2015-12-16司艳宇胡西西高慧
◎司艳宇 胡西西 高慧
(1.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2.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高等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结构的形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对市场的回报等问题。其改革内容有三个方面: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即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就专业特点而言,其应用性、操作性较为突出,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更强。因此其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必须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兼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及多专业的师资结构相结合的要求。对国内高校的独立学院来说,有其自身办学目标和特点,而目前独立学院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高校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行业内发展的需要呢?笔者试图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从一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
一、研究综述
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1979年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纵观旅游研究领域,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研究比较少。1980年张文郁在《中国教育学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论文中提到有关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内容。[1]虽然在之后几年都有相关研究发表,但是由于旅游管理在国内起步较晚,故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真正受到关注是在2008年,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是袁丽华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上发表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初探》,其中谈到了课程体系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影响。[2]杨莉在《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一文中说到,新形势的发展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以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与普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比较为依据,提出调整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材体系、控制教学节奏、丰富教学形式规范课程设置、灵活课程实施、构建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建议。这也说明现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3]陈秋华、张健华也在其文章中指出,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应考虑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4]事实上,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学界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而且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更不多见。正由于此,本研究在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河南某重点大学独立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及就职情况反观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希望能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解决当前旅游人才市场上旅游企业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调查对象
以河南某大学为例,调查了该校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近五年来的就业情况及这些毕业生对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情况,以期有助于将来针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设置适合的课程体系。
(二)问卷设计
问卷以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为对象,结合目前就读的大三、大四学生的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兼顾电话、QQ、微信等访谈方式进行访谈,最终设计问卷通过互联网为媒介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和信息。问卷内容涉及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被调查者从毕业到当前的工作状况以及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
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身份背景信息,调查项目共7项;第二部分是毕业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认知选择题,总共20项,第三部分是有关工作过程中岗位调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共6项。
(三)问卷发放
此次共发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29份,问卷回收率为86%。对调查问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四)结果分析
1.样本分布与特征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29份,有效问卷129份,问卷有效比率为100%。在129个样本中,按性别比进行统计,男生占32.6%,女生占67.4%。按年级进行统计,样本数量如下表(表1)。
表1 接受调查学生人数情况
2.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工作流动性分析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旅游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迫切要求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但目前行业最突出的问题却是专业人才少,流动性大。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表2)。
表2 愿意从事工作与实际工作情况调查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时毕业的时候大部分想去旅游局和旅游规划公司的学生真正找到第一份工作与此相符的仅占四五分之一。而且在工作状态下除在旅游局工作的之外,其他行业的流失率平均达到了50%以上;另一方面,从表2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薪和稳定,所以第一份工作选择酒店的相对较多。但经过分析得出,这些做此选择的毕业生经过短暂的酒店工作发现自己在薪酬上与大中专生的区别不大,企业对个人的技能性培训较少,再加上个人在求学期间接受的操作技能技术性教育少,致使在酒店工作中看不到发展前途,对行业的归属感偏低。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工作流动性大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
3.背后的教学问题分析
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后状况,通过访谈等其他方法在问卷中设置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教学问题(表3)。
表3 毕业生根据工作情况对专业教学的意见统计
根据问卷结果,笔者认为在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的问题表现在:
(1)内容重复,逻辑性不强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开端于改革开放之后,其师资背景复杂,多源于地理、经济、历史、英语、中文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十分明显的依附原专业和学科的痕迹,与教师原专业相关的课程置入过多。加之教师学缘结构的不同,授课时各按照自己的方式授课,致使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阻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接受。就河南某大学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先修还是后修课程没有根据本专业特色制定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不强,这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理解上的困难,还会使教学体系本身丧失其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2)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课程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考虑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实践课程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42%的人认为理论课程太多而实践课程太少。调查显示,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有一次为期六个月的实习。并且从现在该校旅游管理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实践环节只占学分分配的15.2%,其中还包括毕业论文。对于旅游管理这种实用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这些实践课程远不能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足够的消化吸收。所以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3)专业选修课无趣
专业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的专业积累,同时,还要能培养学生的一些兴趣和爱好。从目前该高校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专业选修课的选修性太弱,基本都是专业必修课,无法完全达到专业选修课的原本目标。并且这些课程中理论课程多,比如旅游文学,旅游社会学等等。这些课程因其课程特性,所以不符合大部分同学对选修课的理解和认识,以至于很多同学觉得选修课程太无聊,从而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4)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
从调查结果来看,造成学生普遍就业不理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因旅游专业自身的应用性特点,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人才速成要求的迫切性,因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能够掌握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知识。如人际交往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但是多数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却是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等不够理想,从而成为了造成学生就业没有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4.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策略
(1)加强高校教师的再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相结合。因此,这就使得高校教育中旅游专业要引入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的理论功底深厚,而且要求其实践与操作能力要强。双师型教师更有利于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学校通过实践实习环节的模拟教学初步消化理论知识。因此要做到这点,在双师型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就应该创造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实习或兼职、进修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的同时掌握当下旅游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以更新自我的授课知识。其次,可以聘请一些行业的经理们到学校举办定期或不定期讲座,形成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再者,应加强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使教师们有机会对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了解,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过多,而造成同学们对课程失去兴趣。
(2)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66%的同学认为教师的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同学,只有34%的同学认为教师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所以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生动多样,多联系实际问题来给同学们讲解知识,不能总是照本宣科,只讲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会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产生厌倦感,从而出现在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等行为。如果教师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讲解,使同学们对理论知识能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方便同学们在实际问题中对知识的运用。
(3)提高实习质量的同时适当增加实习机会
在以往的实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课只有一次,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并且只有六个月。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就“你觉得实习是否有用”一题中,回答有用的只占到了25%,但是在对“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一题中回答实践课程少的占到了4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还是觉得实习十分重要,但对于自己的实习,却觉得没用,说明该专业在安排实习时存在很大问题,说明该专业的实习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对该问题的解决策略,就应该首先提高实习质量,让学生能从实习中学习到一定的技能。在此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实习次数,以提高实操能力和培养职业意识。
(4)开设特色课程
在保证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一方面,可以开设些跟生活相关的课程,比如插花、茶艺、调酒等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可针对地方实际或者高年级学生倾向性就业的领域,选择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比如,针对河南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开设河南民俗、河南旅游文化史等课程。
三、结语
首先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原因,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导致该问题,引出知识和技能没有很好掌握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教育。其次,发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内容重复,逻辑性不强;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专业选修课太无趣;技能与能力培养不突出等几方面,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提出了优化策略。第一,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好是能够请到旅游企业及其相关行业高管或者专业成功人士来学校作报告,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并增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第二,找出本校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通过向学生传递和渗透,帮助学生增强就业信心并树立职业愿景;第三,应根据专业要求设计集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的同时更多要做到应用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第四,改革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聘任和考核制度,强调教学、实践和科研并重,并通过行业教育和教师教学研讨的形式改进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张文郁.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1980(02):26-29
[2]袁丽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1):22-23
[3]杨莉.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4(09):64
[4]陈秋华.张健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0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