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膜中动脉的解剖定位与应用

2015-12-16张中军秦万生牛小艳吕会茹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垂直线颧弓水平线

张中军 秦万生 牛小艳 吕会茹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解剖学教研室,洛阳47100)

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颅部和面部,而颅部的颅腔内容纳着脑。脑的表面包有三次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有保护、支持脑的作用。营养硬脑膜的血液主要来自脑膜中动脉,其损伤出血时,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我们解剖学教研室有充足的颅骨和大量的尸源,多年来,我们采用头部的标志线为依据对脑膜中动脉的解剖定位、易伤点进行了仔细观察研究,积累了充足的数据。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临床的手术入路及手术切口定位提供可行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成年优质颅骨3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0具,其中男性18具,女性12具。

1.2 方法

采用以颅骨的骨性标志为基点在颅骨上用红笔画出标志线,再以标志线为依据在不同部位锯开颅骨,进行测量计算,对脑膜中动脉进行解剖定位。然后,以30具尸体的头部标本为资料开颅对脑膜中动脉的解剖定位进行仔细观察验证,得出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发现脑膜中动脉开颅时的易伤点。

2 脑膜中动脉及其解剖定位

2.1 解剖观察

脑膜中动脉为颈外动脉的终末支。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分出上颌动脉 ,上颌动脉在下颌颈深面至颞下窝,经翼内、外肌之间至翼腭窝,主要分支有脑膜中动脉。后者是营养硬脑膜的重要血管,它经蝶下颌韧带与翼外肌之间,被耳颞神经两根包围,穿过棘孔入颅中窝,沿颞骨内面的脑膜中动脉沟走行。该动脉在颞骨和蝶骨大翼相接处(翼点)分成前、后支。前支较大,向前外,经蝶骨大翼到顶骨前下角的动脉沟内分支。经硬脑膜和颅骨之间,有的分支达颅顶,有的向后至枕部,其中一支在冠状缝后方约1.5cm处上升,经过大致与大脑半球中央沟的方向一致。后支较小,沿颞鳞后进,在顶骨后下角的前方,至顶骨及枕骨的范围内,分布于该部的硬脑膜和颅骨的后面。在颅骨骨折时,脑膜中动脉前支的损伤机会较多,可迅速形成硬膜外血肿。

2.2 解剖定位

脑膜中动脉主干相当于下横线与前垂直线的相交处,其前支较大,又走于颞部,为薄骨所保护,故较易损伤。此支易受伤之段可绘出三点:(1)在额骨颧突后2.54cm(表1)水平线与颧弓上2.54cm(表2)处垂直线交叉点。(2)在额骨颧突后3.8cm(表3)水平线与颧弓上方3.8cm(表4)处垂直线交叉点。(3)在额颧突后5.08cm(表5)水平线与颧弓上5.08 cm(表6)处垂直线交叉点。将此三点连成一线,以表示脑膜中动脉最易受伤处。采用30个头部的标本做验证,分别在三点处用圆锯开颅,可见在第一、第二点开颅处由于脑膜中动脉前支行于骨沟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在第三点锯开时,可观察到脑膜中动脉走势。故临床手术中任选一点开颅,均可显示脑膜中动脉前支,但一般选择其最上点,因此处可避开蝶骨大翼后缘,且可防止第一、第二点处骨沟内动脉的损伤。

表1 脑膜中动脉额骨颧突后易伤点测量

表2 脑膜中动脉颧弓上方易伤点测量

表3 脑膜中动脉额骨颧突后易伤点测量

表4 脑膜中动脉颧弓上方易伤点测量

表5 脑膜中动脉额骨颧突后易伤点测量

表6 脑膜中动脉颧弓上方易伤点测量

脑膜中动脉后支约水平向后行,与颧弓及乳突上嵴平行,此支也能在开颅时显露。此点应定位在乳突后缘向上所做直线并与上横线交界处。

3 临床应用

脑膜中动脉前支较大,位于颞部,为薄骨所保护,故易受损伤,损伤后,可迅速形成硬膜外血肿。用体表定位脑膜中动脉三个易伤点:(1)在额骨颧后2.54cm水平线与颧弓上2.54cm处垂直线交叉点。(2)在额骨颧突后3.8cm水平线与颧弓上方3.8cm处垂直线交叉点。(3)在额颧突后5.08cm水平线与颧弓上5.08cm处垂直线交叉点。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中动脉。

[1] 河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8.

[2] 郑思竟.系统解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

[3] 金东洙,文小军,臧卫东.局部解剖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9.

[4] 于恩华,汪亚晴.解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

猜你喜欢

垂直线颧弓水平线
基于水平线的图像处理
摄影小技巧,教你拍出不一样的大片
怎样走最近
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例谈
汉米尔顿
TWAUDIO为2016国际马术比赛进行扩声
基于优先度的改进最低水平线排样算法
颧骨颧弓整形术钢丝结扎固定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