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题为例,谈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5-12-16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仲崇恒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仲崇恒
以开放题为例,谈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仲崇恒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本环节,其中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发现问题是学习真正发生的一个标志。开放题因其条件、结构、思路及答案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抓手。教师坚持从数学的角度科学规划,挖掘问题“源”, 培育问题“场”, 调节问题“阀”,引导学生有效观察、比较、猜想,实现问题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到合。
开放题;数学教学;问题解决;发现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之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本环节,其中,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发现问题是学习真正发生的一个标志。布鲁纳说:“发现包含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众多研究表明,不善于发现问题是我国学生的“软肋”,已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教师依靠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枯燥乏味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虽然能够又对又快地解答“常规问题”,然而,一旦面对“非常规问题”或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却是束手无策。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有益的变化,数学命题从封闭走向开放,解题策略从单一走向丰富,问题答案从唯一走向多元。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非常规的开放题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以小学高年级数学开放题为例,立足发现问题的层面来谈谈笔者的实验研究体会。
一、挖掘问题 “源”,引导问题发现,实现问题从无到有
艺术大师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其实,数学问题也是如此。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生发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应该聚焦在有序性和启发性上。
图1
【例题】如图1,星球大厦第八层的写字楼共有16个面积相等的房间,阴影部分表示公用的过道。现将这层楼出租给四家公司做办公室用,要求:(1)每家公司 “三室一厅”,面积相等;(2)每家公司“三室一厅”的平面图形形状不同;(3)每家公司至少有一个房间与公共通道相通。你能设计出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方案吗?(《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五年级分册第39页)
【实践】教师先呈现楼层平面图,说明 “阴影部分表示公用的过道”及 “四家公司租用”,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1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房间。我看到通道环绕着房间。
师:你们的观察都很有数学味道。如果让你来问大家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生:平均每家公司几个房间?每家公司租用的房间占这层楼的几分之几?
师: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太简单,不像五年级水平的问题。
生:在图中把分法画出来。有几种分法?
师:随便分吗?
生:不行,那太容易。要平均分。肯定有好多种分法。
学生手势纷纷比划,有竖着等分的,有横着等分的,有分成四个田字形的,有一家公司占据中间四格的……
师:大家的方案有个共同点,每家公司都是“三室一厅”,都有四个房间。随之比划出一家公司租用中间四格的方案,并用 “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对提到的方案进行评判。
生:都划分成一样,没有个性。要不要增加一个要求?要求分的四个房间不一样。
师:这个提议非常棒。实际上房型也是多样的。
此时水到渠成,教师完整出示习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展示交流。
教师组织回顾:刚才,大家想到的问题有这几类情况,图上有什么的问题,怎么平均分的问题,有几种分法的问题,还有方案是否合理的问题。原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初级水平的铺垫问题,旨在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学生的观察点不尽相同,差异会带动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启发学生对看到的和听到的刺激信息进行“预加工”。教师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从提示发现问题的角度入手,问题的角度可以是归类或分类,也可以是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得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逐步掌握对数学知识或者现象的观察、追问、联想以及对比,使得真正待解决的问题慢慢成型,呼之欲出。
二、培育问题 “场”,激活问题增生,实现问题从少到多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是陈述性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是程序性知识。换言之,知识的最初状态是一个询问或者质问,都是从问题开始。首先要“问”起来,其次,才有问题的诞生。最好的“问”是由学习者自己来问,由学习者互相来问。问,也许不需要答,带着问题学习,演习着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从萌芽到成长的历程。
【实践】这道题目中已知条件涉及有四、五、六年级的人数,除了四年级人数已知外,其余两种数量未知。从数量关系句可以看到,条件之间具有依赖性,跳过五年级人数来求六年级人数是不可能的。此题的训练必须紧扣条件的分析和选择来补充问题。如果学生补上 “五年级有多少人?”“六年级有多少人?”“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后却不知道怎么解答,所提问题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问题的发现。发现是数学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认识或再创造,它需要大量知识层面为依托,必须有清晰的目标指向和行为设计。
教师出示三个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条件画出线段图(图2)。
图2
教师巡视,提示用以表示六年级人数的线段要怎么画。
师:如果不知道四年级120人,你能否知道表示六年级人数的线段比四年级的长还是短吗?
学生讨论,达成一致认识,确定六年级的线段比四年级是长还是短,决定于四年级人数的对应的人数与15比较的结果。
师:想一想,根据什么条件,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生:五年级多少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几人?六年级多少人?
生:六年级和四年级相差多少人?六年级多五年级少几分之几?六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多几分之几?
生:四五六年级一共多少人?
师:请给这些问题整理一个顺序。
学生讨论交流,根据 “要求什么,必须先知道什么”的思维路径给问题排序。
师:你一开始想到了几个问题,后来又想到什么问题,又从同学交流中获得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你认为是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大家想到 “五年级有多少人”“六年级有多少人”这两个基本的问题。
师:还可以再往前找,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的人数,也就是120人的是多少人。这个多的人数把握准了,随后提出加减问题就很容易了。
师:下面,请你把现在能想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写出来,并列出相应算式,不计算。
课前抽样调查5人,所想到的问题数是1到3个,有三人写到“一共多少人”问题,但是有2人不能顺利解答。本课教学三天后,再次调查这5人,所补充的问题最少是4人,最多是11人。对于这道习题的处理,成功之处在于一个问题“场”的构建。这个“场”是数学活动场,也是思维的晒场,还是学生智慧的卖场。有一个学生后来对我说:“课前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课后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这就是合作交流的价值吧。
三、调节问题 “阀”,助推问题发展,实现问题从分到合
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够实现。在保证常态数学教材教学的前提下,找准教材内容与开放题之间的契合点,精心规划以发现问题为主旨的创新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不时调整激趣、启思、优化的思路,或精细,或粗放,或交流共享,或独立发现,抓住恰当时机组织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现象及数量关系,以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培育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题】把一块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成一个高是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皮盒。有哪几种不同的做法?容积最大是多少?(剪切、接头处损耗不计)(《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六年级分册第15页)
【实践】前文两个案例主要立足 “问”和“答”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借助的是集体力量。我们还认识到,更为经济和快捷的做法是动手做。动手做是一个信息提取过程,这是能动的“重建”过程,学生需要把记忆的内容重新改造。
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容后,教师发给每人一张A4白纸,要求用好这张纸做一个无盖的纸盒。比一比谁做的纸盒容积大,前20名有奖。
学生面对操作性开放题,很自然想到的问题有:怎么做一个无盖的纸盒?需要把白纸裁成几个什么样的长方形?怎样保证材料不浪费?白纸不浪费时面积最大,那么容积就最大吗?纸盒应该有好多种做法,哪种情况容积才最大呢?怎样测量和计算?怎么做才能一次成功?等等。
学生七上八下的心理直接地表现在迟迟不动的手指上。稍待片刻,有学生在草稿本上画示意图,列了算式。画图、计算、比较,几番尝试下来,终于让学生有了动手剪切的底气。
这个动手做活动,把众多的问题集中为一个问题:怎样围容积最大?学生要回应这个问题,仅有动手是不够,还要时不时地拉开数学知识的阀门,想想长宽高,算算容积,在这一缓慢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对情境的观察和分析,对“问题”信息的收集、选择和处理,感受认知冲突,形成问题意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学习,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体验到发现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激发内在动机,为以后的学习和思考积累了宝贵的活动经验。有了如此丰富实在的内隐的问题发现意识,问题的提出、分析及解决也必将风调雨顺,学生对问题解决就会有一个更加完整、和谐、从容的数学印象。
[1]杨传冈,徐正洲等.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传冈.小学数学开放题数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32-34.
[3]陈永明名师工作室.数学习题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组稿:杨传冈 编辑:胡 璐)
仲崇恒,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昆山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学开放题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影响评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HA140327。
G623.2
A
1671-0568(2015)34-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