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2015-12-16蒋太权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5113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止血带罗哌卡因

蒋太权(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511300)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蒋太权(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51130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0.125%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给予0.25%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Ramsay、Bromage、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的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松止血带后观察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的VAS、Ramsay评分及术后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观察组一过性心动过缓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观察组患者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25%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麻醉药,局部/治疗应用;麻醉,局部;罗哌卡因;治疗结果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随着对多哌卡因致命性心脏毒性作用的认识,新型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在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趋势。在静脉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以往长期选用利多卡因,但是利多卡因作用时间极短,往往在松止血带几分钟后患者的痛觉就会恢复,不利于手术的完成[1-3]。罗哌卡因与多哌卡因相比,虽与多哌卡因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其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而且心脏及中枢神经毒性明显低于多哌卡因,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不同的麻醉及镇痛作用、较高的清除率及较短的消除半衰期,能够避免多次注射时药物的积累现象,最终达到减少全身中毒的危险。近年来,罗哌卡因已被逐步应用于静脉局部麻醉中,目前已有相关临床应用报道。为了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实际临床效果,作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来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65岁,平均(43.7±3.4)岁;体质量44~84 kg,平均(61.8±2.9)kg。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0~63岁,平均(42.8±3.2)岁;体质量43~83 kg,平均(62.3±3.1)kg。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及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建立双静脉通道,其中一个静脉通道位于手术侧远端,而另一个位于非手术侧。患者认定的手术侧静脉循环阻断的标准为: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图形呈直线,并伴随着患者手术侧远端桡动脉搏动消失。待确定患者的静脉循环阻断再将患者的前臂用橡皮止血带扎,将罗哌卡因从已建立好的静脉通道内注入,待罗哌卡因起效后松开橡皮止血带,随后注入余下需要注射的罗哌卡因。待患者肢体下垂并疼痛感消失后,再进行消毒并实施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的松开时间须控制在注入罗哌卡因20 min后,在注射局部麻醉药物20 min内禁止松开患者的气压止血带。在松开橡皮止血带后10 min,对远端的气压止血带进行充气,同时将近端的气压止血带进行放气处理。气压止血带的整体充气时间须控制在60 min以内,若患者的疼痛一旦难以控制,则需通过静脉途径注射芬太尼,确保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处于一个无痛的状态。患者术后对于气压止血带采取间断充放气法放气,要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并做好进行及时抢救的准备。患者于术后发生疼痛时采用肌内注射曲马朵的方式进行缓解,必要时可进行多次追加。

1.2.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Ramsay、Bromage、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用量。其中对于感觉神经的阻滞时间测定,使用针刺法;对于运动神经的阻滞使用:让患者不断进行举臂运动,并不断地运动腕部及手指,通过测定患者肌力开始减退的最短时间作为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对于松开止血带后痛觉出现的时间同样使用针刺法来测定,而运动恢复时间则主要通过临床医生的观测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松止血带后观察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比较(±s,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松开止血带后痛觉出现时间运动恢复时间5.34±0.45a11.23±1.23静脉注射麻药后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12.21±1.56 12.56±1.46 6.21±1.32 6.36±1.43 7.45±1.45a15.34±1.69

2.2 两组患者Ramsay、Bromage、VAS评分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VAS、Ramsay评分及术后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中,观察组一过性心动过缓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比较术后镇痛时间观察组患者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术后镇痛时间(min)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次)100 100 92.78±11.45a197.67±32.56 2.32±0.34a1.45±0.23

3 讨论

局部麻醉药物的重要理化特性是脂溶性、蛋白结合率和pKa。罗哌卡因和多哌卡因均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pKa值和蛋白结合率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判断二者的起效速率及作用时间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罗哌卡因相对于多哌卡因而言脂溶性较低,说明罗哌卡因的麻醉作用可能弱于多哌卡因。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物。研究发现,动物及人体对罗哌卡因均有比较好的耐受性,大剂量罗哌卡因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哌卡因,也不会增加妊娠动物的心肌毒性,与多哌卡因相比,有其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其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并且心脏及中枢神经毒性明显低于多哌卡因,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不同的麻醉及镇痛作用,具有较高的清除率和较短的消除半衰期,不仅能够避免多次注射时药物的积累现象,最终达到减少全身中毒的危险。罗哌卡因还具有长效麻醉作用,在患者术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阵痛作用,而且术后在相应给予适量的药物补充,就能起到好的镇痛效果。

在成年人的外科四肢手术中,最为常用的麻醉方式是进行静脉局部麻醉,该种麻醉方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成功率高、安全性也较高[4]。在众多静脉局部麻醉药物中,以往较常使用的为利多卡因,但是该种麻醉药物的毒性较大,在临床中已经逐步使用0.25%罗哌卡因进行取代[5-7]。从本次结果来看,0.125%罗哌卡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在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患者的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0.125%罗哌卡因与0.25%罗哌卡因安全性相当[8]。国内同类研究已经证实,在静脉局部麻醉中0.25%罗哌卡因已经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对于更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相应的临床试验较为缺乏[9-11]。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松止血带后观察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两组患者的VAS、Ramsay、Bromage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结果较好,提示罗哌卡因镇痛时间与同浓度的多哌卡因相似,但是其下肢肌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表明罗哌卡因的镇痛作用与多哌卡因相似,具有对运动纤维的阻滞明显弱于对感觉纤维的阻滞、术后运动阻滞迅速消失、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较早等优势。采用0.125%罗哌卡因用于外科麻醉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和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量增加其罗哌卡因浓度,增加药物浓度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和加强运动阻滞。与同浓度多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对比,2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作用较弱,而且其维持时间也相对较短。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充分证明0.125%罗哌卡因的整体麻醉效果优于0.25%罗哌卡因[12-13]。

综上所述,0.125%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孙莉君,蒋平.相同剂量和浓度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09-110.

[2]张卫东,张元峰,陆燕峰.罗哌卡因复合吗啡鞘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临床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2):1202-1204.

[3]Lilot M,Meuret P,Bouvet I,et al.Hypobaric spinal anesthesia with ropivacaine plus sufentanyl for traumatic femoral neck surgery in the elderly:a dose-response study[J].Anesth Analg,2013,117(1):259-264.

[4]谭伟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12.

[5]顾晨桃,王爱忠,单宇,等.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2):217-219.

[6]柯敬东,韩威,郑飞,等.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6):555-557.

[7]虞洪,李哲勇,俞欣.开腹肝切除术后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麻醉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4):2723-2726.

[8]罗小会,廖琴,孙铭阳,等.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6):570-572.

[9]胡光俊,陶军,宋晓阳.不同容量和浓度罗哌卡因经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16-18.

[10]张海山,杜梅青.胸膜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3):235-237.

[11]Ducrotte P,Causse C.The Bowel Function Index:a new validated scale for assessing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J].Current Medi Res Opinion,2012,28:457-466.

[12]刘延超,侯彦深,蒋晖,等.妇科腹腔镜术后罗哌卡因切口和盆腔浸润的镇痛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709-711.

[13]文四成,陈潜沛,欧阳天纬,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472-475.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3.037

B

1009-5519(2015)03-0411-03

2014-07-28

2014-09-15)

蒋太权(1956-),男,贵州天柱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E-mail:jiangtaiquan456@126.com。

猜你喜欢

止血带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一次性TPE止血带
急救止血,止血带您会用吗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止血带的污染调查及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