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2015-12-16张立明
周 巍,张立明,韩 忠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周 巍,张立明,韩 忠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资源丰富,既保留了巴楚融合特点,也有本民族自己特色。运用地理空间方法,基于长阳县域区域尺度研究其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其文化资源项目和级别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长阳县高品质的文化资源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完善了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资源特征及其县域分布。
长阳;文化资源;数量特征;空间特征
一、研究区域
长阳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下游,东接宜昌市,南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北交秭归县和宜昌市夷陵区与点军区,属于武陵山区片,总面积3 430 km2。198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长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土家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古老是因为它源于古代的巴人,年轻是因为它在1957年才取得国家的正式命名。历史上的土家族是一个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确定。长阳县土家族虽语言以单一汉语为主,但某些地名和生活用语还暗藏了土家民族语言遗存,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保留了大量的巴文化和巴楚融合的部分。总之,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既保存了大量巴楚文化,又彰显了土家族民族特色。
二、长阳县文化资源赋存
(一)文化资源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资源”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2004年7月,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山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承担、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有关文化资源的学术专著《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指出,文化资源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1]。吕庆华经济学博士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将文化资源看作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着重的量化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2]。欧阳友权主编的《文化产业通论》中将文化资源定义为能够突出原生地区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进步活动痕迹,具有地域风情和文明传统价值的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3]。陈炎在《文化资源论》中对“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进行了理论论证[4]。胡惠林则从资源形态上把文化资源与石油、矿物质等资源从本质上区别开,物质等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文化资源是可再生的,是一种可不断再创造的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能源形态和动力资源[5]。姚伟均将文化资源定义为: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象、环境、条件、智能与创意的文化要素的综合[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从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进行了相关定义,却没有提及文化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在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仍旧没有相关文化资源的概述。
综上所述,对文化资源的基本认识应该从其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文化资源属性及其向文化资本转化考虑,对文化资源作出以下定义: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且能转化为资源和成果加以利用。该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在传承保护下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和再生的一种资源。
(二)长阳文化资源赋存状况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巴国的人们为躲避战乱而隐居于此,自此有了巴楚源远流长的历史[7]。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巴土文化和楚文化与巴文化的融合保存较为完好,同时也形成了土家文化的自身特色。
基于文化资源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对长阳文化资源赋存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探讨,搜集整理长阳文化资源,主要是依据国家、省、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未被保护的文物单位列出较少。
1.文物保护单位
在县域境内有国家、省、市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8处,包括“长阳”遗址国家级1处,盐井寺河神亭、香炉石遗址、天柱山道教建筑群等省级5处,石柱观、凤鸣塔等市级10处和县级22处。涵括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可谓历史遗址丰富。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的见证,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和留下的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其中“长阳人”遗址在2013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7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长阳人”遗址的发现,更加有力证明了人类起源并非只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早期人类,不仅为历史考古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研究长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条件。“长阳人”遗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考古价值,还因其独特性和典型性,具有珍稀奇特的价值。在清江沿岸分布有各类不同时期的旧石器遗址和墓葬,以香炉石遗址较为典型的香炉石文化享誉海内外。
表1 长阳县文化资源分类统计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增强。
通过对长阳县非遗的挖掘、调查、记录、分类和认定等工作,登记在册且定级的非遗项目名录共30项,其中包括土家撒叶儿嗬、都镇湾故事、长阳山歌和薅草锣鼓4项国家级名录,长阳南曲、吹打乐、花鼓子、廪君传说和长阳道教科教仪音乐5项省级名录,长阳竹枝词和土家打喜2项市级名录和清江号子等19项县级名录。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非遗项目,包括:农事活动、饮食、土家茶文化、土家酒文化、土家建筑(土家吊脚楼、一字屋、四水归池)、土家服饰(背褂子、响铃裙和头饰)和哭嫁,这些非遗项目都具有浓厚的巴土文化和独特的土家文化特色。
三、长阳县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从“文化”和“资源”角度来审视文化资源特征,应包含二者的关联和独特性。胡兆量首先将文化层次分为意识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再从文化资源价值角度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具体为潜在性、滞后性、整体性和区域性[8]。吴圣刚根据资源属性、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提出了文化资源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和递增性特征[9]。姚伟均根据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以文化资源的形态对文化资源的特征进行分类[6]。以上学者是从宏观整体角度对文化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长阳县县域区域尺度进行研究,一般特性的整体性和区域性显然不太合适。
本文旨在探讨长阳县文化资源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文化资源所共有的特性,并未做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弄清长阳县文化资源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并与其文化资源品质建立一定关系,为长阳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一)数量特征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得知,长阳县文化资源数量丰富,其中民俗13项,还不包括土家建筑细分的吊脚楼、一字屋和四水归池的民俗建筑格局和土家服饰细分的背褂子、响铃裙和头饰。古遗址有17处之多,其中主要为新旧石器时期以来早期人类活动遗址。长阳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丰富程度,可以侧面反映长阳在近代革命斗争中的活跃历史和史迹。
图1 长阳县非物质文化与文化遗产
根据表1和图1数据统计,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基本相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为43项,文化遗产为48处(包含已发掘被淹没),其中长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可见其品质较高。
(二)空间特征
资源分布具有空间地域性,文化资源涵括了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资源虽是无形的,但其传承和传播区域是呈带状分布的,而文化遗产以实体形式存在,则是点状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撒叶儿嗬、花鼓子舞、长阳南曲、西兰卡普等是呈片状分布,分布相对比较广;“长阳人”遗址、天主教堂、凤鸣塔等文化遗产则是点状零星分布的。
图2 长阳县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
上述文化资源,除了单个个体的片状和点状分布外,还有重叠部分,如长阳南曲起源于资丘镇,在资丘广发分布,长阳花鼓子和西兰卡普则分布于资丘、渔峡口等地。总之,长阳县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集中分布于长阳县境内清江沿岸1.5~4.5km范围内。如表2所示。
表2 文化资源沿清江分布范围
在清江沿岸的4.5 km范围内共计分布了36处文化遗产,长阳县文化遗产(包含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8处,占长阳县文化遗产的3/4,可见清江沿岸文化遗产的集聚度很高。
第二,文化遗址沿清江呈不等距分布,这与河流、地形、地势等地理要素密切相关。长阳县文化遗址起源都与境内的清江有密切关系,除了上述沿清江沿岸分布外,各个文化遗址呈现不等距的规律。长阳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分布,西高东低,众多支流汇集,正是因为地形和支流原因,导致其在清江干流上呈现不等距的分布。
根据图文资料整理得到长阳县文化资源在清江干流道和支流分布的关系表:
从表3可以看到,单从数量来说,位于河流数目为干流数目与干流与支流交汇之和有31处,可见清江对整个文化遗产分布起了很大作用。虽然在清江沿岸分布如此之多的文化遗产,但其分布数量而言,干流与支流交汇居多,受地理环境,尤其是河流山川的阻隔作用,往往在干流与支流交汇处交通通达性较好,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故留下的文化遗产居多。
第三,集中分布于清江沿岸的几个乡镇。从图3长阳县各乡镇文化遗产数量分布统计可知,渔峡口镇和龙舟坪镇均为9项,最为丰富,仅次其后的是都镇湾镇、资丘镇和鸭子口乡。渔峡口镇和龙舟坪镇先后为长阳的政治中心,人类活动和文化分布相对集中,而资丘镇、鸭子口乡和都镇湾镇位于龙舟坪镇和渔峡口镇之间位置,亦是清江河段的直接流经区域,在当时交通主要是水运以及两端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下,文化遗迹也相对丰富。
表3 各文化遗产分布于河流关系
图3 长阳县各乡镇文化遗产数量分布
第四,非物质文化资源分布虽不如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具体,但也有其分布规律和特色。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基本是在资丘、榔坪和渔峡口等西部山区,其他散落民间的基本遍布于全县境内。
都镇湾民间故事主要分布在都镇湾十五溪;长阳南曲发源地在资丘镇,目前主要流行和传承区域在资丘镇附近;撒叶儿嗬多流行与资丘、渔峡口和榔坪一带;长阳花鼓子舞流行于资丘、渔峡口和榔坪乐园等地;巴山舞其原创地在县域中部的巴山以西的地段,主要流行于资丘镇、榔坪和资丘。其他民俗、节日庆典等则主要是散落民间和流行于全县。资丘、榔坪和渔峡口在长阳县西部山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相对丰富和完善。
第五,长阳县文化资源分布总体上与长阳旅游产业格局一致,呈现“三区一带”的分布格局。“三区”是指:以龙舟坪镇为县政府所在地的县中心带、以渔峡口和资丘沿清江的西南带和以高家堰和贺家坪为中心的沪渝高速带区。
第六,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基本一致。尽管文化遗产分布以点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区域和面的带状分布,但从其数量和空间分布来看,文化遗产分布集中区域,基本上是人类活动重要区域,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主要区域。
四、结语
从文化资源数量看,文化遗产中古遗址高达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民俗类高达13项。从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看,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长阳县清江沿岸1.5 km范围内的峡口镇和龙舟坪镇,非物质文化资源则分布相对广泛。
总的来说,长阳县文化遗产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上共同集中在清江流域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较好的位置,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长阳县文化资源的品质也较高,集聚趋势较为明显。区域内文化资源种类和类型丰富,文化特色显著,且在数量上和空间上具有集中分布特征,有利于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进而提高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1]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化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2]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50.
[3]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38-139.
[4]陈炎.文化资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6(1).
[5]胡惠林.文化资本:现代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能源形态[J].探索与争鸣,2007(1).
[6]姚伟均.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抉择[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2(16).
[7]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52-54.
[8]胡兆量.文化资源论[J].城市问题,2006(4).
[9]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
(编辑:张齐)
K892.24
A
1673-1999(2015)01-0089-05
周巍(1989-),男,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2014-10-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及可视化的AR技术应用示范”(SQ2013BAJY4603)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