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影院与城市公共文化
2015-12-16郭静,汪翔
郭 静, 汪 翔
(1.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39;2.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 230039)
合肥影院与城市公共文化
郭 静1, 汪 翔2
(1.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39;2.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 230039)
影院是城市公共文化的传播空间,是观众与电影互动的重要媒介,从影院文化可以了解一座城市文化品位的高低,从影院的发展变更可以认识到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变迁。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近年来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影院的空间布局等特征影响着合肥影院与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及影院自身的发展程度。合肥影院已经不仅仅是放映电影的场所,还是电影与观众平等互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合肥公众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着几代合肥人集体记忆的“筑梦”空间。但是合肥缺少地方性特征明显的影院,这也是合肥影院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
合肥影院;历史变迁;空间分布;公共文化;集体记忆
影院是电影的传播载体,是现代城市文化传播的空间。自电影诞生以来,影院就与电影相伴相随,电影的发展影响着影院的发展模式和走向,影院的发展又反过来决定着电影业态的发展演变。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影院的发展变化认识到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而窥探到影院所在的整个城市甚者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合肥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新中国诞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生活城市。城市发展的同时带动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尤其是合肥大建设的近几年,作为合肥城市文化重要标签的合肥影院从三五家迅速发展到目前的五十家,影院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休闲或娱乐,其彰显着一种时尚的都市生活方式,通过传播电影实现对公众的社会教育,同时,又为公众提供了与电影平等对话与互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功能。合肥影院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公众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一、合肥影院的历史变迁
中国最早的电影是没有专门的放映场所的,一般都是在茶馆、戏院或露天公园放映。中国最早的影院大约出现在20世纪初年。据程季华先生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中国最早的电影院诞生于上海。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与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被认为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但新发现的研究资料证实,中国第一座专门的电影院,并非在上海,而是落地生根于有“东方莫斯科”之誉的哈尔滨。一种说法是,在哈尔滨出现的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应为1905年俄籍建筑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创建的伊留季昂电影院。[1]
合肥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文化名城和军事战略要地,“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都曾是合肥的名片。近年来,合肥重新定位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正彰显出合肥作为科教名城对科教文化的重视程度。电影是传播文化的纽带,是城市进步的剪影,也是成就梦想的舞台,合肥影院作为传播电影文化的城市空间,影院的历史也承载着合肥这座城市的社会变迁史。
由于合肥在20世纪初并不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是隶属于庐州府的一个县城,因此合肥的影院比芜湖、六安、安庆也要晚得多。直到1925年夏天,合肥才真正有有了影像活动。最初是合肥基督医院院长柯普仁在自家草坪上放映的关于美国西部开荒的无声电影,是招待当时合肥的名士用的,但是,这标志着合肥这座城市从此开始了不断的光影流变。[2]
合肥最早出现的营业性电影放映活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一个叫作娄迈三的人邀集合肥部分商界人士集股,在南城墙内依城圈地,开办城南游艺园,地点就在今天的安徽省立医院附近。经营模式仿照上海大世界,在园内设多种游艺项目,夜幕降临的时候放映露天电影。[2]105随着抗战的胜利,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1946年合肥开始社会经营影院,这也是一家私人影院,地址设在前大街永观巷王家大院,当时还是露天的,一周之后搬到了赵千户巷的安徽大舞台,这就是合肥地区第一家正式的影院——肥光电影院。当时“电影院是土木结构的,所谓座椅就是一条条长板凳,坐上去吱吱呀呀、摇摇晃晃。那时的观众还保留着看戏时的习惯,一边看电影,一边随意地抽烟、喝茶、吃零食。”[2]108可是好景不长,刚经营几个月的影院就被地痞流氓砸掉。影院关闭后,各界反应强烈,于是经营者几经周转,改头换面重新营业,影院名称也先后改成“安徽省合肥社会服务处委托办理肥光电影院”“新记肥光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合肥成立解放电影院,人员和设备均是从肥光电影院迁入。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合肥影院经历了三个繁盛期。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合肥大地上涌现出多家影院,老合肥人耳熟能详的影院大多建于这个时期,如1950年始建的解放电影院,1953年始建的合肥剧院和江淮大剧院,1954年始建的光明电影院和长淮电影院,1956始建的长江剧院,1959年建成的人民电影院,1962年建成的曙光电影院,合肥的电影事业开始进入第一个繁盛期。但是,进入60年代开始,合肥影院开始逐渐地进入低迷,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达到第二个繁盛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合肥影院最多时达到27家,影院成为年轻人们学习、娱乐甚至恋爱的场所,看电影成为那个时代人们闲暇时间的最佳选择。繁盛之后,随着家庭VCD、DVD的普及,人们把“电影院”搬回家,观影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更加自由,大街小巷大量涌现的录像厅,又分流了一大批观影人群,再加上电影技术平庸和设备的陈旧等原因,合肥影院再次陷入低潮期。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是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电影事业的持续低迷迫使电影人寻找生机。2002年,电影发行市场逐渐进入院线制,打破多年以来的行政壁垒,联合多家影院,统一品牌、统一放映、统一管理,同时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独立制作、发行电影,形成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合肥作为科教名城、文化名城,合肥影院事业也随着全国电影市场的复兴迅速发展。2008年以前合肥只有解放、长江、元一形成的“三足鼎立”局面,2010年,中影凯得利影城、左岸国际影城、合肥大剧院Mbox电影院进驻合肥,万达影城、嘉禾影城、保利电影院也开业在即,到2014年,合肥影院超过30家,而2015年3月达到50家。民营、国营、集体、外资等多元化、多渠道投资经营,合肥影院设备更新,电影技术改进,宣传面更加广泛,服务也更周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影院去体验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观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合肥影院的历史,与合肥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相随相伴。电影院在凸显其现代媒介感知特征的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合肥的发展历程,成为展现合肥近六十多年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影院的社会文化功能
影院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合力打造的社会公共空间,其功能除了向观众提供以观影为主的娱乐休闲的方式外,还承担着国民教育、传播文化、审美体验、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除此之外,影院在不经意间,还成为人们宣泄压力的去处,成为不同人群与电影平等交流的公共“筑梦”空间,成为彰显身份的一个符号,成为时尚生活的一种价值选择。影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电影与观众平等互动的公共文化空间
影院特有的影像视听传播的魅力,舒适的人性化观影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进影院。影院是一个公平、民主的自由公共空间,不管观影者是来自官方、文化界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观影的方式与影片平等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坐在影院里的人,每个人都是黑暗环境中的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影院内部呈规律分布的阶梯状座椅使每个人固定在属于自己的不被人打扰的专属座位上,没有身份高低等级之分。“当银幕徐徐拉开、灯光逐渐转暗以后,影院便开始配合影片制造一个巨大的集体梦境,大家不仅一同坐在黑暗中共同经历‘梦’里的一切,而且因为能够意识到相互的存在而对‘梦境’有了特别的体验,正是这种特别的体验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3]因此,观影成为一种公共的仪式,影院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都是一种互动关系。观影活动强调观众、观看对象与观看环境的融合,观众观影可以看作是与导演的一种“对话”,和黑暗中素不相识的观众的同场共享的交流。[4]同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由于大多数人都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观影情绪之中,个体的反应很可能被观影的整体氛围所抑制,只有与其他观众的反应同步,才能在观影过程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影心理,才能更多地与其他观众产生关于影片的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影院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独特魅力。影院不仅仅通过放映电影的方式传播公共文化,影院本身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媒介,已经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的观影行为之中。影院的“公共性”,丰富了电影传播的社会形态,拓展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反过来又能够刺激电影产业的发展。
(二)观影成为彰显身份与价值的方式
影院具有“公共性”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影院,电影票是限制和阻止一部分人进入影院的直接因素,同样,电影票也把具有相同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以及身份相似的人聚拢到一起。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上海,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去影院不仅能获得以前在传统娱乐场所所得不到的感觉,去看电影这一行为本身也能彰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摩登。[5]目前主要的观影人群集中在大学生、白领、企事业单位的年轻群体之中,这部分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欣赏水平和闲暇时间。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对“闲暇”的特征作了如下总结:“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示陈列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6]人们在观影的同时,也是在消费着电影文化。观影不仅仅体现了一种对娱乐的需求,也是一种在经济上、文化上体现的身份的象征。尤其是大片、热播片上映时,人们急切地走进影院,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电影本身,可能更多的是追求“看”电影的优越感,朋友之间的谈资,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声望、地位。因此,当人们跟风走进影院观看时下的热播片时,实际上是在消费电影文化,是一种仪式化的观影行为。此外,看电影这一活动的重点由“电影”转移到“看”上,观影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大于了影片的内容,如作家韩寒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上映时,首映当天影院里面排满了追片的年轻人,但是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贾樟柯饰演的角色出现在荧幕时,基本上没有看到观众有特别的反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贾樟柯是谁,更多的只是为了“看过”而去看电影。观影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对时尚最好的注解,是彰显自我身份和价值选择的方式。
(三)影院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历史变迁
影院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建筑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更,演变成时下大家熟知的影院形式。但是影院的变迁与城市密切相关,影院建筑结构的变化承载着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历史变迁。“城市的记忆”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产生的集体记忆,可以说,城市记忆就是一个城市特色在人们的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烙印。[7]当提起光明影都等合肥本土影院,很快引发了人们关于影院的集体记忆。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很少,影院是主要的选择。拥挤的人群、每次看电影之前激动的心情、看电影时第一次牵心爱人手的悸动,甚至是初次看电影的座位号等,都凝结在人们记忆之中。如今40岁以上的人聊起电影,绝对和今天偶尔坐在富丽堂皇的影视城里观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不一样,电影承载了他们儿时的幸福、年轻时的浪漫,许多人的爱情就是一张电影票做的红娘。现在,这些传统的影院已经没落了,大家也很少看电影了,因为动辄五六十元的票价,搞得看电影完全脱离了休闲娱乐的初衷,成了一种生活的奢侈。童年时看电影的往事也随着影院的消失就像散落了一地的记忆碎片。[2]115由影院所引发的城市集体记忆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们回想起过去影院带给人们的美好时光,并渗透到人的精神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城市文化的延续。现代的城市,由于历史人为破坏的原因,城市不得不回到起点以“现代化”的模式重新建设城市。在城市被破坏的同时,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也被中断,大同小异的现代化城市没有了自己的城市特色,影院作为见证城市历史变迁的建筑空间,在承接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上有着一定的功能。
在世界电影院发展的历史上,电影院作为意象带给一个城市的不仅有建筑上的地理空间意义,还有历史见证者和书写者的伟大使命感。电影院并不仅仅只是电影院,而是关系到梦想、激情乃至城市的荣耀等方面。[8]合肥影院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短暂繁荣,政治运动中的特殊身份,改革开放之后的春天,20世纪九十年代的失落以及21世纪以来的再次繁荣,它的每一次变更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合力所成,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因此,合肥影院也书写着合肥这座城市的历史。
三、合肥影院的总体特征
自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提出中部崛起计划以来,安徽作为中部经济区之一在十余年间经济明显发展。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历史上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交通中心,合肥从原来只有7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现在拥有7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近年来的合肥大建设更是为合肥的发展加足了马力。这种大发展,既使人民收入得到提高,又为合肥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观众的人源环境,合肥影院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而逐渐增多。截至2015年3月,合肥市有影院50家,并形成了合肥影院独有的特征。
(一)合肥影院空间分布相对较集中
城市的文化受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的影响因素逐渐增大,影院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市场的影响。合肥影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圈核心位置,这里人口密度高,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周围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的核心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合肥50家影院中,蜀山区8家,瑶海区10家,庐阳区11家,占据合肥市影院总数的大半。相对于老城区,合肥东部与北部影院相对较少,南部滨湖新区正在建设之中,影院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市属的肥西县仅有1家影院,长丰县2家影院,而肥东县影院则仍在建设之中。合肥影院的总体空间分布状况不太均衡,主要还是集中在商业区,城市周边和居民区相对较少,合肥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市区周边和县区的文化产业也需要同步发展。
(二)合肥影院多集中在城市商业综合建筑中
当人们选择观影去处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某个城市商业综合建筑,影院已经不是过去人们脑海中的单体建筑,这是因为目前的影院大多建于城市商业综合建筑中。以合肥为例,合肥50家影院中,36家影院在城市商业综合建筑中,只有14家是单体建筑。而这14家影院中部分是合肥的本土电影院发展改造而成。随着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城市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大,影院消费作为城市文化消费的重要部分,商业地产敏锐地发掘到其中的商机,在建设购物中心时为城市影院预留一块专属区域,实现商业地产与城市影院的“共生”与“双赢”。现代城市商业综合建筑集购物、休闲、娱乐、精神文化消费等多功能为一体,且各种功能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互益。商业综合建设中的商业业态为影院提供潜在的消费人群,而影院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商业中心熟悉品牌、培养品牌的忠诚度打下基础。但是不管是影院还是商业地产,目标都是吸引消费者的到来,进而才能实现影院的高上座率和商业的高营业额“共赢”的局面。
(三)合肥影院多为外来资本注入,本土影院较少
近十年来,合肥从一个“大县城”向全国二线城市迅速发展,合肥的发展过程也是整个中国现代城市兴起的一个缩影。合肥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省会城市,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人才,相应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2002年全国实行院线制之后,影院作为城市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再次满血复活,重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要选择。院线制的实行也意味着大量外来资本的介入,目前合肥的本土影院已经不多,有多年历史的光明影都、长淮电影院等这些本土影院或拆除或转租,目前只有经过改革之后的解放电影院、长江剧院和人民影城仍然比较活跃。从2005年元一影城开始,外来资本院线进驻合肥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合肥的50家影院中,包括中影星美、万达、广东大地、广州金逸珠江、橙天嘉禾等外来资本院线,占据合肥影院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尽管院线制有利于合肥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但对传统本土影院的冲击仍然不可忽视。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一批电影院,至今已经所剩无几,有的虽然留存下来,但是已经面目全非。影院建筑也是重要的城市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如果能够很好地保存好老电影院,对整个城市和市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合肥影院本地特色有待突出
合肥影院中比较能凸显地方特色的为黄梅3D影剧院,位于合肥市桐城路136号,是安徽省黄梅艺术公司旗下的产业,影城不仅拥有世界先进的电影放映设备,而且还具有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和戏曲特色风格,是一处综合性多功能影剧院。但是黄梅3D影剧院平常放映的仍然是热播的大片,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处于热闹的商业、购物中心外围,排片量基本上每天只有一到两个场次,观影人数大大少于城市综合商业建筑中影院的观影人数。此外,该影院虽以“黄梅戏”为名,但是播放、演出黄梅戏相关的剧目甚少,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安徽本土特色的影剧院,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亟须提高。合肥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历史悠久,三国遗址、包拯、淮军、黄梅戏、庐剧等文化元素都是合肥的重要名片和文化遗产,如何发挥本土特色影院的优势,凸显本地悠久的文化特色,也是合肥影院需要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合理引导和支持。
城市的发展为影院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影院的建立塑造着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品格。影院最早在城市产生,在城市传播,影院与城市一直相伴相生,相互影响。从影院的文化可以窥探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的高低,从影院功能的改变可以认识到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变迁。影院已经不仅仅是放映电影的场所,还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缓冲地带,是合肥公众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着几代合肥人的历史记忆的“筑梦”空间。但是,目前的合肥影院,不管是外部建筑还是内部布置,基本上都是模式化的,合肥缺少一个拥有差异化特色,一个能代表合肥身份特征的影院,一个能牵动合肥人悲喜的影院,如何把更多的合肥因素加载在合肥影院文化之中,重构合肥特色的城市建筑和记忆图景是合肥人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 刘思羽.百年中国影院史论[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11.
[2] 杨增权.合肥与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05.
[3] 盘剑.“公众之梦”与公共梦幻空间的建构[J].文艺研究,2009(8):82-91.
[4] 柯焱.公众筑梦空间:从多重视角下解读电影院[J].大众文艺,2010(9):177-178.
[5] 李微.近代上海电影院与城市公共空间(1908—1937)[J].档案与史学,2004:(3):25-28.
[6]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13.
[7] 张楠对话:找回“城市记忆”:承传城市的“灵魂”[EB/OL].(2003-11-14)[2015-03-31].http://news.sina.com.cn/c/ 2003-11-14/09201117634s.shtml.
[8] 陈惠慧.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12:26.
Hefei Cinema and the City Public Culture
GUO Jing1,WANG Xiang2
(1.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2.Department of Histor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Cinema is the spreading space of city public culture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edium where the audiences interact with the film.The culture taste of a city can be shown from the cinema culture.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inemas,we can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of a city.In recent years,the film industry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in Hefei,the capital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middle part of China.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cinemas and other features have influenced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between cinemas and the city and the cinemas'development.Hefei cinemas are more than the places of film screening.They are the public culture space for equal interaction between audiences and films,and are also significant ways of individuals′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and the space of dream-building which carries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generations of Hefei citizens.However,the lack of cinemas with obvious local characteristic is a disadvantage of Hefei cinema industry,which is also a direction where major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Hefei cinemas;historical changes;space distribution;public culture;collective memory.
J59
A
1008-6021(2015)03-0096-05
[责任编辑 陈希红]
2015-03-01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郭 静(1988-),女,安徽亳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活动影像、媒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