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思考

2015-12-15龚雪赵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1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实践育人育人

龚雪 赵媛

摘要: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勤工助学活动所产生教育功能的分析,在对勤工助学现状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目前如何在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工作,为学生创造自立自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助学;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79-02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良好成长和发展。勤工助学的资助方式对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的作用。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内涵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在学校通过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服务,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从而缓解一定的自身经济困难。它是属于国家高校资助体系的一部分,是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二、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是在特定领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平台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己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劳动的苦与累、收获与喜悦,感受到社会生活其实是这样的充实和精彩,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的基本规则也会有些许体会,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友情友谊要珍惜珍爱,对父母的供养之恩要铭记于心,形成勤劳节俭的品格、吃苦耐劳的作风及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检验并巩固知识。勤工助学的过程,是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吸取营养、补充学识的过程。这种补充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纵向完善和知识领域的横向拓展[1]。例如,在承担家教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使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和提高,自发拓展知识领域,体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使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贫困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承担一定的工作,处理各种琐碎的、复杂的工作事务,扮演着一个社会工作人员,和各形各色的人打交道。因此,能够客观地、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面貌。在这个过程中,对原先的社会认识、自我价值的了解不断进行更改、修缮,以冷静、乐观、宽容和多样的角度和眼光,认识和评价社会和生活。

4.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人只有在具体的、众多的创新活动和实践中,才会激发出潜在能力,主动思考,大胆探索。大学生独当一面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新问题的探索研究和不断实践,创新意识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创新能力才会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当前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1.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成效和现实意义。第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可以用来支付一半以上的月销。另外,学生对用劳动换取的工酬金格外珍惜,在用钱方面懂得计划、节俭。第二,学生把勤工助学活动当作成功的敲门砖。过去,学生只把勤工助学当作解决经济困难的一个办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这种活动当作一种自我锻炼、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他们感受到靠自身诚实劳动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三,在缓解部门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清洁卫生,收发报纸信件,饲养实验小动物等日常工作,事情虽小,但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亲历亲为。在这一方面,勤工助学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手不足的压力,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一,勤工助学发放的工酬金没有呈现出上下、高低之分,除了缺勤扣除相应工酬金外,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的大部分岗位所得到的工酬金只有单一的发放标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差别,阻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第二,勤工助学岗位设立供不应求。高校能提供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较少,既不能覆盖全部贫困生,也欠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长、锻炼的机会。第三,勤工助学岗位有限,与学生专业度相符度弱。校内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与大学生心理、专业和年龄特点脱节,服务形式单一,大多是“勞务型”岗位,如办公室助理、图书管理、实验室值班、分发报刊等。这种“大材小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促进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

4.对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亟待加强。一方面,校内没有成立独立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相关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考核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校内管理及服务触及不到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学生权益得不到保护,比如拖欠工资、扣留证件、被非法中介所骗等现象时有发生。

5.教师和学生对勤工助学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没有对勤工助学活动给予足够重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有失身份,地位低下,或会影响学习,不重视其他素质的培养。

四、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实践育人”途径的思考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虽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得到较好体现,但仍然存在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广开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和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转变观念,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前提。从学校层面上,深刻领会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该《意见》认为:“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合法报酬,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2]勤工助学是和课堂学习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勤工助学是一种重要学习,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重要实践训练厂,可使学生摆脱对社会、对生活的象牙塔般的幻想,从思想意识方面自觉加强社会责任感及肩负重任的使命感,从宏观认识层面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意图和社会机制的运转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从学生个人层面上,学校可以从宏观制度上,改变学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认识。

2.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工作职能。第一,建立健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制度。高校成立独立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设立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教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职责、岗位内容、考核标准、审批程序等给予细致的规定,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又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勤工助学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二,开展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为了让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规范上岗,增强他们在勤工助学工作中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组织进行“勤工助学岗前培训”,使每位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能明确管理规定、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劳动报酬及各项程序和规定,在上岗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勤工助学的工作质量。第三,组织开展用工反馈会。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定期开展用工反馈会,听取雇用单位或用人部门的用工反馈信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平台。

3.挖掘高校中的勤工助学途径,拓展宽广的社会实践平台。一方面,岗位的设置上,注重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另一方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统筹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高校的实践活动空间是有限的,要实现高校勤工助学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社会的丰富资源,寻找实践项目,创立实践基地。学校应加强与对口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开拓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开辟校外长期、稳定的勤工助学基地,由学校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和管理。这样的话,学校不仅定期给社会单位输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知识型人才,学生也能够实实在在地積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赢。

4.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做好勤工助学“实践育人”的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和校外“勤工助学实践基地”,让勤工助学的实践精神广为颂扬;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征文表达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幸福感”,记录自己成长成才历程。通过这些励志典型的宣传和分享,达到“鼓励育人”、“榜样带动”的作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勤工助学的工作成效,充分展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所得的成就,传递青春正能量。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勤工助学活动中去,积极实践,增长技能,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以勤工助学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效用,是新形势下真正适合大学生的,集解困、锻炼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于一体的成才道路。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增强工作实效,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79-81.

[2]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EB/OL].(2005-04-08).http:∥www.ccels.com/newsdtl.asp?877.

[3]郑禹.大学生能力体系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实践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