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主义”的恬淡画卷
2015-12-15林静
林静
[摘要]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其代表作《墓园挽歌》堪称“感伤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墓园挽歌》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犹如一幅恬淡的忧思的画卷。本文从两方面探究这首诗长盛不衰的原因,即:完美体现了“感伤主义”诗学的主张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感伤主义;感伤主义诗学;共鸣
中图分类号:1106.2
托马斯·格雷是英国18世纪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是“墓畔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生作诗不多,仅十余首传世。《墓园挽歌》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十八世纪甚至是英国诗歌史上一首最好的诗”,这首诗前后创作达八年之久,整首诗用词独到,字字珠玑,哀婉伤感的基调弥漫其中,是“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的巅峰之作。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墓园挽歌》这幅恬淡画卷的独特魅力。
一、该诗是“感伤主义”诗学主张的完美体现
“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特点是排斥理性,崇尚感情。“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感伤主义”的诗学主张是:“推崇人类丰富的情感、提倡诗歌创作接近自然和现实生活、以描绘自然和抒发情感为诗歌主要内容。”《墓园挽歌》是这一诗学主张的完美体现。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的理性和古板,此诗是托马斯·格雷走出城市,回归自然,沉浸于孤独的玄想中,抒发出的对劳动人民,对死亡的感怀和哲思。全诗弥漫着浓浓的伤感情绪,使人读起来难以释怀。
“感伤主义”诗学主张的特征之一是走出城市,回归自然。本诗把视野转向了乡村和大自然,转向了劳苦大众及其朴实的人性,崇尚回归自然。
例如:从诗歌结尾的景物白描中:
“我们常常看见他,天还刚亮,”(Of thave we seen him at the peep of dawn.)
就用匆忙的脚步把露水碰落,(Brushing withhasty steps the dews away.)
上那边高处的草地去会晤朝阳;(To meet the sun upon the upland lawn.)
“那边有一棵婆娑的山毛榉老树,(”There atthe foot of yonder nodding beech.)
树底下隆起的老根盘错在一起,(That wreathes its old fantastic roots so high.)
他常常在那里懒躺过一个中午,(His listless length at noontide would he stretch.)
悉心看旁边一道涓涓的小溪。(And pore upon the brook that babbles by.)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自己死后栖身的纯净的大自然的景色烘托出现世的丑恶,用美丽的理想来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构建出自己的心中的理想世界。作者选择大自然的描绘作为自己整首诗的切入点和句点,在自然中进行抒怀,表达作者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在自然中向往天性的自由,谋求主客体的交融,达到物我两忘,追求一种精神的慰藉。自然界就像是作者一直追寻的乌托邦,而他死后终将栖身于此,这反映了“感伤主义”作家对理性的怀疑和失望,推崇和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该诗所表达的感伤的情绪在万千读者心中皆可产生共鸣
18世纪英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文学批评巨匠塞缪尔·约翰逊这样评价《墓园挽歌》:“情绪在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找到回声。”这首音韵动人、文辞优美的诗不仅表现着那一时代的社会情绪,反映着工业社会与人类纯朴天性的碰撞和冲突,它超越了时空、民族和种族,叩击着不同人的心灵。这首诗不仅名噪一时,引来诸多仿作,形成“墓园诗派”,也曾被译成中、日、俄等多国文字,使一代一代的读者为之倾倒。
诗歌一开篇描写暮色中的乡村墓园和置身其中的自己,周围环境是宁静而肃穆的,耳边想起的是报丧的晚钟。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世界,独自一人面对萧瑟的黄昏的旷野景色时,我们也会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领悟到作者这种孤独的感伤。人生如白昼,宵禁声中转瞬即逝。世界这样荒蕪,寂静深不可测。这幅自然界的灰色调的画卷使人联想到苏东坡的《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孤独,也好似“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种孤独。虽然时空不同,但是诗人个人的哀伤和对宇宙万物的冥思是紧紧相连的。一个人会在跟宇宙的对话中,获得启示,在生命的很多瞬间里,感受到愉悦、光明、抑或是如诗中的这种忧郁。个人如同“天地一沙鸥”,在薄暮时分茕茕孑立,内心的寂寥和感伤不言而喻。诗人作这首诗的初衷是为了缅怀他在伊顿公学读书时的好友理查德·韦斯特,但是很显然整首诗超越了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并因为表现出了人类共通的心灵的感伤而具有了更广泛的可读性。
三、结语
托马斯·格雷这首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呕心沥血之作,通过感伤的画卷隐幽抒发出人生的哲思,表现出人类心灵共通的伤感并且体现出了对底层人民同情的民主情怀,代表了“感伤主义”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犹如“感伤主义”的一幅恬淡的画卷,充满凄美,引人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