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2015-12-14张君贤
张君贤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观”,务必把学生带出家门,带出校门,带进自然,带进社会,去观察大自然,去体验社会生活,积累属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教训。同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和百科全书,获取各种知识,积累好词、好句、好段,为课堂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指导;作文;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41-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必须要改变只有“师改,生看”的传统观念,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这也是新课标下的语文大纲的要求。实践证明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不厌其烦地无数次修改出来的。写好文章的秘诀就是多琢磨,多修改。传统教学是教师批发作文,长此以往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也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应想尽办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学生习作是学习中最头痛的事,大多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经常东凑西拼完成了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修改作文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修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提高能力。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激发习作兴趣。
一、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
1.学会修改文章的字、词、句、标点、符号,教师可举例说明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如一句话改变标点符号的位置,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会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实践证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才会恰当表达真情实感。
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中力求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帖得体。例如在指导写“秋景”时一个学生写到:“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得满地都是。”我把句子写在黑板上,引导同学帮他修改,启发他们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看落叶的感情表露出来。集思广益,经过激烈的讨论修改,有的学生写着:“无情的秋风,一点儿也不怜香惜玉,把面黄肌瘦的黄叶推向深渊,无助的黄叶痛苦地在地上翻滚着,挣扎着。”也有的这样写:“身着黄裙子的树叶儿,被凉爽的秋风一吹,像仙女般在空中飞舞着,歌唱秋风的欢歌,向辛勤的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修改训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恰如其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靠耐心细致的千修百改才能描写得称心如意。
2.文章的布局谋篇要完整合理,过渡自然,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前后左右照应,层次分明等,要引导学生耐心比对、分析、讨论。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校园并写下来。有的学生把校门、教学楼、操场、花坛等都详细罗列,面面俱到,恨不得把自己的课桌椅都搬入文章。这时就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详细描写一处景物,把校园的某一特色展现出来,其他景物可略写,以点带面。通过讨论修改,有的学生就会详写“高大古老的凤凰树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百年的老礼堂,传统古老的奇特建筑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抓住母校的特色,表达了对母校的尊敬和热爱。
3.指导修改文章的材料与中心,品味材料能否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详细推敲题目与所写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会突出吗,论点会鲜明否等。认真地分析探讨文章的中心与材料,才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才能做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二、学习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修改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修改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乐趣,认识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1.品读法。让学生用普通话细细品读文章,看文章的用词造句是否通顺流利,有无口语化的句子,能否准确、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边读边改,深入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经常向学生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是培养写作的基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告诉我们学写诗必须大量读诗、背诗,同样,要学好作文,就必须阅读大量文章,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广泛扩展知识领域。学生对新颖的文章最感兴趣,他们能挑选适合于自己程度的读物。但作为他们身边的老师还应时刻关心他们手中的“猎物”,并因人而施,分别帮助挑选。对于那些名篇佳作,好词佳句,该记的,能记的,还是需要鼓励学生背下来。在进行读书、笔记的阅读过程中,自觉丰富语言材料,借鉴写作方法。这样,长此以往“读书破万卷”,那么,“下笔如有神”就不成问题了。
2.冷改法。学生写完文章后大脑发热,短时间内难以体会自己文章的优劣,让学生把作文放几天后再检查修改,引导他们站在读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认为尚待优化的地方进一步地完善补充或删除。这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原作文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3.互改法。即同学互助,合作学习,互相修改习作。可以同桌、同班或他班同学交换习作,互相修改,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他们的长处,体会自己的不足,且大胆提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这样既增进了同学的友谊,又能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4.面批面改最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交谈中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修改意见,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有时会终身难忘。面谈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能统一尺度一致要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佳句都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鼓励优生更上一层楼,树立学无止境观念。
5.集体评改法。选一二篇好的文章让作者读给大家听,同学讨论评改,启发学生大胆评讲文章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再总结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修改策略。这样讨论,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主体作用,又能了解其他同学的评价与修改方法。长期应用,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在讨论中学习多种多样的修改习作方法。
6.让学生读懂教师的评语,重写文章。教师批改作文的眉批与总批都要结合各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写批改意见,步步登高,永无止境,潜能生则应分阶段降低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他们慢慢整改,稳步提高。引导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结合老师的修改意见,再次修改文章,力求完善,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修改作文能力和习惯的养成。
7.教师写下水文,示范修改。教师坚持写下水文,并把自己修改的经过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文章也是经过耐心修改而成的。从而激起模仿老师认真修改习作的兴趣,在修改习作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发现优点与不足。
8.分类修改法。把文章的标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材料与中心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训练指导修改。一次作文侧重训练一个类型,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训练,能提高习作水平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三、重视自我修改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基本方法,转变“替学生修改习作”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观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自改习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深刻寓意,领会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在反复修改实践中掌握习作方法,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1.“文章不厌百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明白习作不能写一次就完事,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漏洞肯定会有,会有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使自己的文章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2.要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而确定讲评方式:可以选几篇不同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从对比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可以整理出一些佳作,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张贴,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也可以围绕作文中的共性对全班作文情况进行综合评述,表扬优点,揭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讨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四、注重作文评改方式
人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运用激励性评语,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闪光之处,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当然写评语要体现个性化,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对于有些缺点需要指出、修改,可以通过委婉的语气、朴素的语言提出建议或商讨,以免伤害到学生写好文章的自信心。比如在一次写演讲稿的习作中,看到学生习作的总结性结尾欠妥,我这样写道:开动脑筋再想想,如果换个开头相呼应的结尾,会不会更好?在评改作文中经常会看到学生的语句较直白,我会这样写:此句如果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相信会锦上添花的!你不妨试试看。
总之,要千方百计训练学生修改习作能力,培养耐心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的本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秀坤.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J].考试周刊,2012.
[2]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EB/OL].语文教研,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