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2015-12-14刘伟平

国防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国防

刘伟平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刘伟平

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工程。政府作为国防动员工作的主体,只有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扎实履行工作职责,有效破解工作难题,才能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国防建设 国防动员 政府职能 创新发展

作者:刘伟平,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工程。政府作为国防动员工作的主体,必须按照《国防动员法》的规定,切实履行组织管理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责,科学解决国防动员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一、 必须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工作定位

国防动员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当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地方各级政府只有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工作的定位,才能优化国防动员工作环境,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一是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国防动员是武装工作的重要范畴,党管武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地方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党委对区域内地方武装工作的领导来实现的。政府抓国防动员工作,就是要在同级党委统一领导下,把国防动员建设的既定方向和决策部署,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二是要坚持政府主体地位。我国《宪法》《国防动员法》《兵役法》都规定了地方各级政

府对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职能,在法律上确立了政府抓国防动员工作的主体地位。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抓国防动员是本职、不抓国防动员是失职、抓不好国防动员是渎职”的思想观念,切实把国防动员建设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既聚精会神抓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又居安思危建武装、履职尽责固国防,真正把政府的国防动员工作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三是要坚持国防动员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推进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历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国防动员工作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否则就会失去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国防动员力量作坚强后盾,否则就没有安全保障。因此,要把国防动员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二、必须扎实履行国防动员工作职责

各级政府履行抓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责,关键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抓规划。制定发展规划或年度工作计划时,要合理筹划国防动员建设内容,在经济建设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安排上统筹考虑国防需求,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制度。各级要树立依法履职导向,培养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动员、依法建设的自觉性。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加大研究贯彻力度,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实情、与国家政策法规衔接配套的动员政策法规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的需要。要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发现纠治违法违规问题,增强政策法规的权威性执行力,提高国防动员建设法治化水平。三是抓机构。按照精干、高效、顺畅要求,抓好各级国防动员机构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干部,理顺工作关系,完善运行程序,增强统合功能,做到“编制、人员、经费、职责”四个落实;加强国防动员机制与应急管理机制有效衔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遇有情况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应对。四是抓重点。各级要把牵引国防动员工作全局的兵员征集、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处突、重大演训、战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摆上日程,在筹划部署、工作指导、政策保障、检查督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重点工作落实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全面发展。五是抓保障。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导、常态稳定、满足需求的经费物资保障机制,确保国防动员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好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激发他们履行国防义务的积极性。六是抓考评。把国防动员工作考核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定期组织,奖优罚劣;认真落实国动委主任述职制度,督促各级政府领导自觉把国防动员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抓好抓实。

三、必须有效破解国防动员工作发展难题

一要大力深化国防教育。全民国防观念强不强,直接表现为全社会对国防建设的支持和参与程度高不高。这几年,一些社会青年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愿当兵、拒服兵役,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征兵难的问题,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全民国防观念的弱化。因此,各级要把国防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凝神铸魂的经常性、基础性工程,扎实抓好教育内容落实,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二要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防动员工作本身就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

要组织形式,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但由于政策体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拿出具体办法,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肩负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在推进军民融合中牵头管总,为政府当好参谋、提好建议;结合产业园区建设,抓好经济动员中心、装备动员中心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战保障能力。交通战备部门要结合铁路、公路网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铁路和公路的国防需求项目、重要交通枢纽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人民防空部门,要结合城市新建、改造,抓好城市防护工程、人防指挥所和人口疏散基地建设。信息动员部门要重点抓好电磁频谱管理及信息人才、信息装备和高新技术储备,最大限度地把本地区的行业优势转化为国防动员建设优势。三要统筹建强国防动员力量。近年,国防动员力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这是一支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力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由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性加大,人力成本不断增高,使这支力量的建设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各级政府要会同军事机关,下决心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确保国防动员力量始终做到人员装备齐全、能力素质过硬。四要搞好国防动员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增强国防意识、大局意识,在国防动员建设上舍得投入。要将国防动员经常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保持适度比例增长,保证国防动员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任务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大项建设,特别是涉及国防需求建设所需经费,要统筹安排,专项列支,保证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孙永钰)

简 讯

江苏省举办全国首届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展示交流活动

全国首届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展示交流会前不久在江苏丹阳市召开,会议重点介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引导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双向转移的政策措施,交流了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典型案例和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模式。这是继江苏丹阳在全国率先被授予“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首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的再一次重大突破。会议强调:一要充分发挥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发布技术与产品信息和需求信息,公布2014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二要大力支持优秀技术成果推广转化。重点扶持新兴产业领域的“军转民”项目,激发民企“参军”活力,着力带动产业发展,培育军民结合型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探索建立军民通用标准。以卫星遥感应用军民通用标准建设为试点,统一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解决重要基础设施和产品在建设和制造中难以贯彻国防要求的难题。四要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引导投(融)资、咨询服务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双向转移,配套相关政策法规,助推军民融合发展新常态。军委总部机关和科研单位、有关地方国防科工办、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负责人,全国各省、市重点民口配套单位和民营企业代表、投资机构有关人员等共计300余人参加。

(吕联渠 胡 誉)

E25

A

ISSN1002-4484(2015)02-0015-03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国防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