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化茶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2015-12-13王开荣张龙杰梁月荣

茶叶 2015年3期
关键词:色系白化色泽

王开荣 李 明 张龙杰 梁月荣

(1.宁波市白化茶叶专业合作社,宁波315010;2.余姚市林特技术推广总站,余姚315400;3.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余姚315412;4.浙江大学,杭州310058)

众所周知,茶树在植物学分类和品种分类上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学说。以比较形态学和亲缘关系为主要依据和物种(包括变种)以上的植物学分类,厘清了茶树在植物学上的渊源脉络;以经济性状为依据和物种以下的茶树栽培品种分类,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选择品种的科学依据[1]。

近年来,白化茶种质资源得到不断开发,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种质类群。这个种质群体与常规绿叶品种相比,在生态、栽培、加工、品质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种质性状,现有品种分类方法不足以准确而全面的反映其性状特征。为便于指导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的深入开发,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白化茶分类系统显得很有必要。

1 分类依据

笔者在2008年曾提出过以白化变型、白化色系为主的分类概念[2],近年——通过新资源的开发,种质的资源的多样性得到了补充。根据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70份白化茶种质的性状研究,白化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白化变型和白化色系,同时还要考虑白化启动、白化周期、白化形态、氨基酸水平等要素[3-4]。

1.1 白化变型

研究表现,多数白化茶新梢白化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变异,变异性状相对稳定,而白化表达依赖的外界生态各有不同,作为白化茶分类的最主要依据显而易见。从现有资源性状观察,有三大变异类型。

1.1.1 生态敏感型 新梢白化表达依赖生态条件的种质资源。该变型种在外界生态条件合适时,才能表现出典型的白化色泽,而当生态条件不适合时,会再现白化减退甚至不白化,与常规绿叶茶品种无异。对外界生态的依赖主要是温度和光照等气候生态,而土壤生态不起主导作用,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依赖温度的称为温度敏感型,又可分为依赖高温和依赖低温等两种情况,分别为高温敏感型和低温敏感型;依赖光照的称为光照敏感型,有单季白化(主要是春季)和多季白化(二个季节以上)等两种。

1.1.2 生态不敏型 新梢白化表达不依赖外界生态条件的种质资源。这类白化茶自新梢萌展后白化表达不依赖任何生态条件,白者恒白、绿者恒绿,直至生命周期结束。

1.1.3 复合型 新梢白化表达在不同季节依赖不同生态、并表现不同白化色泽,或同季部分叶色白化依赖生态、部分不依赖生态而表达。新梢在不同季节依赖不同生态表现不同白化色泽的,称之为差季复合型;一个叶片出现两种白化叶色,其中部分白化依赖温度或光照条件,又可分为温敏复合型和光敏复合型,统称同季复合型。

1.2 白化色泽

白化色泽是白化茶类群的第二大特征,也是区别于常规茶树品种外观的主要依据。从色素检测可以清晰地发现,叶、芽、茎及果皮等白化部分的叶绿素大幅减少,同时因其他色系的含量不同而出现黄色、白化的感官色泽,因此可分为白色、黄色或复色等三种。二叶期叶色是衡量茶树新梢叶色的标准期,不同种质往往表现出同一色泽、不同白化程度的差异,从而构成“色系”,如白色系、黄色系、复色系等。

1.3 白化启动

白化启动主要表现在某一种质出现典型叶色的萌展期,芽体萌展即出现该种质白化特征的称为芽白型,而展叶后才表现出其典型叶色的称为叶白型。如白叶1号在生态合适时,一般在一、二叶期出现典型的白色白化,一叶前即使出现白化,也往往是乳黄色泽。

1.4 白化周期

生态敏感型白化茶随着萌展期和生态条件的变化,出现白化叶向绿色叶转变的特征,因此白化周期是阶段性的;不同种质的白化周期有短有长,低温敏感型白化茶往往只能维持一个季节,即白化春梢在当季返绿,而光照敏感型往往能维持多个季节,如御金香的秋梢黄色白化能持续到第二年春茶结束才返绿[5]。

生态不敏型白化茶白化出现后在生命周期内没有返绿现象,因此,白化周期是恒定性的。

1.5 白化形态

白化形态有规则和不规则之分,规则的白化形态不管是黄色、白色或复色,在同一株体、枝梢或同一叶片上表现出相对均匀、稳定的色块分布,而不规则白化往往出现在复色系白化种,在同一株体、枝梢或同一叶片上往往是不均匀、不稳定的。

1.6 氨基酸水平

白化茶的突出品质优势是具有较高的氨基酸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绿叶品种[6-10],一般规律是,白化程度与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茶多酚、叶绿素呈负相关,但并非所有白化明显的种质具有高氨基酸水平。常规绿叶品种的氨基酸水平一般在4.0%以下,而白化茶种间的氨基酸含量高低差异悬殊,比照常规绿叶品种的水平,将氨基酸水平分为三个档次,与常规绿叶品种接近、含量≤4.0%的为低氨(氨基酸)茶,含量超过常规绿叶品种小于50%、>4.0%、≤6%之间的为中氨茶,含量超过常规绿叶品种50%、>6%的为高氨茶。

2 分类方法

根据笔者掌握的白化茶资源状况,白化茶种质类群分类如下(表1)。

表1 白化茶树种质资源类群分类检索表

EE白化部分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不稳定 ②不规则白化F氨基酸含量≤3.5% (ⅰ)低氨茶FF氨基酸含量>3.5%、≤6% (ⅱ)中氨茶FFF氨基酸含量>6% (ⅲ)高氨茶A2新梢成熟期内白化依赖光照而表达,光照强度越大,白化越明显 (Ⅱ)光照敏感型A22只在春梢出现白化表达 ⅲ单季型A222二季以上新梢出现白化表达 ⅳ多季型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白色 (一)白色系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色 (二)黄色系B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或白与绿、红镶嵌的复色 (三)复色系C萌芽后即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1.芽白型CC展叶期才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2.叶白型D在一定萌展期和生态条件下出现白化,而后出现返绿 (1)阶段性白化DD新梢出现白化后保持不变,不出现返绿 (2)恒定性白化E白化部分形态规则、均匀、稳定 ①规则性白化EE白化部分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不稳定 ②不规则白化F氨基酸含量≤4.0% (ⅰ)低氨茶FF氨基酸含量>4.0%、≤6% (ⅱ)中氨茶FFF氨基酸含量>6% (ⅲ)高氨茶AA新梢白化不依赖气候生态条件而表达 Ⅱ 生态不敏型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白色 (一)白色系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色 (二)黄色系B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或白与绿、红镶嵌的复色 (三)复色系C萌芽后即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1.芽白型CC展叶期才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2.叶白型D在一定萌展期和生态条件下出现白化,而后出现返绿 (1)阶段性白化DD新梢出现白化后保持不变,不出现返绿 (2)恒定性白化E白化部分形态规则、均匀、稳定 ①规则性白化EE白化部分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不稳定 ②不规则白化F氨基酸含量≤4.0% (ⅰ)低氨茶FF氨基酸含量>4.0%、≤6% (ⅱ)中氨茶FFF氨基酸含量>6% (ⅲ)高氨茶AAA不同季节新梢白化依赖不同生态或同季新梢部分依赖气候、部分不依赖生态而表达 Ⅲ复合型AAA1不同季节新梢依赖不同生态表达出不同叶色 (Ⅲ)差季复合型AAA2同季新梢部分依赖生态、部分不依赖生态而表达 (Ⅳ)同季复合型AAA22同季叶色部分依赖低温、部分不依赖生态而表达 ⅴ低温复合型AAA222同季叶色部分依赖光照、部分不依赖生态而表达 ⅵ光照复合型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白色 (一)白色系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色 (二)黄色系BBB白化的典型色泽呈黄或白与绿、红镶嵌的复色 (三)复色系C萌芽后即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1.芽白型CC展叶期才出现典型白化色泽 2.叶白型D在一定萌展期和生态条件下出现白化,而后出现返绿 (1)阶段性白化DD新梢出现白化后保持不变,不出现返绿 (2)恒定性白化E白化部分形态规则、均匀、稳定 ①规则性白化EE白化部分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不稳定 ②不规则白化F氨基酸含量≤4.0% (ⅰ)低氨茶FF氨基酸含量>4.0%、≤6% (ⅱ)中氨茶FFF氨基酸含量>6% (ⅲ)高氨茶

3 小结

笔者对70份白化茶种质资源按上述方法分类,除氨基酸水平外,性状归属如表2所示。其中,目前尚无发现稳定的高温敏感型、生态不敏型白色系、生态不敏型黄色系等突变体;低温敏感型以白色系居多,黄色系、复色系各为1种;光照敏感型全部为黄色系,生态不敏型全部为复色系;差季复合型仅为1种(春梢低温型白色系、夏秋梢光敏型黄色系),同季复合型全部为复色系。

表2 白化茶种质类群性状归属表 单位:个(种质数量)

上述分类仅以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公司的样本为基础,从现有发现的资源性状趋势分析,白化茶种质性状具有复杂而丰富的变异,不排除有新型的变异种质发现,因此白化茶分类方法有待在今后得到修正。

1 杨亚军,梁月荣.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7.

2 王开荣,梁月荣,张龙杰.白化茶种质资源的分类及特性.中国茶叶,2008,30(8):9-11.

3 王开荣,李明,梁月荣.光照敏感型白化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8-26.

4 王开荣,吴颖,梁月荣.低温敏感型白化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3-105.

5 王开荣,李明,梁月荣.黄色白化茶树新品种“御金香”选育研究.中国茶叶,2013,35(6):24-25.

6 郭雅敏.安吉白茶的性状与发展前景.茶叶,1997,23(4):23-24.

7 王开荣,林伟平,方乾勇.白茶新品种千年雪选育研究报告.中国茶叶,2007,29(2):24-26.

8 王开荣,李明,梁月荣.黄色茶树新品种黄金芽选育研究.中国茶叶,2008,30(4):21-23.

9 李明,张龙杰,王开荣,梁月荣,沈立铭,王盛彬,陆建良.光照敏感型白化茶新品种“黄金芽”白化特性研究.茶叶,2008,34:98-101.

10 王开荣,李娜娜,陆建良,郑新强,梁月荣,韩震,张龙杰.遮荫对茶树品种“黄金芽”叶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茶叶,2012,38:229-232.

猜你喜欢

色系白化色泽
人生的色泽
西装新色
红运当头
运用红外相机技术首次记录白化小麂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最严重白化
大地色头号玩家
色系管理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白化和紫化茶种质资源开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