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本科双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2015-12-11谢永刚黄静蕊
谢永刚+黄静蕊
摘 要:本科院校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已历经多年的探索。文章从经济学类本科双语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经济学类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经济学;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01-02.
随着近年来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与世界接轨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懂外语的经济类高级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经济类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始开设双语课程,尤其是经济类专业,专业课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双语教学。但通过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和与兄弟院校的师生交流,大多认为,经济类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济类本科生双语教学在很多院校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也是双语教学引进时间较长、课程较多、内容较广泛的学科门类。对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科发展水平和提高专业外语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双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课双语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熟悉了解,又要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把知识点用英语流畅地向学生表达传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专业课教师英语口语不够好,仅仅能够按照外语教材把“知识点”表达出来,不能融会贯通,一旦脱离了课本,就很难用英语把知识点串起来。甚至,有些教师的英语发音不准,学生听的时候很难理解。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的教师对专业课又不了解,难以胜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任务。因此,就出现了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尴尬情况。
(二)教材选用不当
对于专业课双语教学来说,教材的选用非常重要。选用简单易懂、知识点详尽的教材可以使双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校选用教材不当。选取的原版教材过于复杂,对于本科生来说,教材里含有大量生僻难懂的英文单词,对于理解知识点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接受和掌握了。但也有教材选用过于容易,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同时又达不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如《西方经济学》就有很多不同的作者和版本,哪一本适用于本科教学,就应该根据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内容等进行合理选用;又如专业性较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原版教材,有英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学者编写的,也有针对研究生或在职人员专门培训用的教材,这就必须对每个要选用的教材内容作大概了解,选用适合于本科生学习和更容易接受的教材。另外,目前大多数院校“现成的双语教学教辅材料和教学资源不足,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2]。
(三)教学不规范
虽说国家倡导用双语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学并不规范。上双语课时,很多教师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流程,英语和汉语的比例不固定,容易的知识点用英语讲,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直接用汉语讲解。有的教师的课程甚至名不副实,用的是英语原版教材,但是上课的PPT课件却是中文的,只有在涉及一些专有名词的时候用英语说。并且,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只顾着自己讲解,没有和学生互动,也没有针对原版教材的课堂讨论。另外,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有的试卷上问题是英语,却要求学生用汉语回答。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
(四)学生外语基础不同
双语课程的效果不仅受到教师讲课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外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外语语种更是非英语。因此,在上双语课程时,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且积极思考问题;而外语水平差的学生则犹如听“天书”,听不懂教师的讲课内容,导致上课没有积极性,这就使双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更多的学生反映:常常琢磨教师的英文内容的中文意思,注重于语法和逻辑及词汇的理解,而没有完全理解课程内容;也有学生认为,双语课应以中文为主,因为听懂外文教材的内容才是重要的。
二、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经济类本科生双语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授课教师决定的,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来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如“选派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到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进行短期进修,既可以了解到国外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3]。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组织专业的双语教师培训班,聘请国外优秀的华人经济学家或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各高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培训班接受培训,这样不出国门就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二)选用适合的教材
教材的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很多高校选用的英语教材都是原版教材,以资源环境经济学为例,选用的教材是汤姆·泰坦伯格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在选定教材时,需要选取一些理论性强但是同时又简单易懂的外文教材。同时,“我国要加快英文版教材的建设,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中文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编写具有我国特色的英文教材”[4]。
(三)规范化教学
首先,不同的院校要根据各自的教学层次和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双语课堂英语和汉语的使用比例,如果学生的英语程度普遍偏高,通过与学生座谈,认为采用70%的英语、30%的汉语的方式授课更为合理;反之,则要降低英语的比例,提高汉语的比例。教育部也明确规定,双语教学中“外语授课课时占总课时比例有明确的规定:此项指标最低控制线为 50%”[5]。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课,还要注重学生的反应。要保证每节课都有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们用英语进行讨论,并且用英语回答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消化吸收了教师的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英语水平。再次,为了保证讲课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作答。同时,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为下节课做准备,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外语基础不同的问题。最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到三次的小测验,并且是全英文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全英考试模式。对于最后的期末考试,必然也是采用全英试卷,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本学期的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同时,双语教学的课程一定要给学生布置提前预习的内容,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规范化,“学校要根据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对‘备课—授课—讨论—作业—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理, 制定规程”[6]。
(四)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得要讲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肉眼观看和大脑思维结合起来;还要配合网络教学,下载生动的画面、视频、现实存在的问题资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如“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做到这一点意义更大。同时,遇到复杂的英文专有名词、句子以及段落,包括对公式、模型、曲线的解释,最好用中英文对照,并显示在课件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学生不仅仅是听课的角色,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讲课中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课的知识。
(五)重视双语教学管理
我国实行双语教学的时间有一些年头,经济发达地区或“985”、“211”院校实施较早,也很成熟;但一般院校或欠发达地区院校,有些没有条件实行双语教学,有的则是刚刚开始实行,还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管理,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对于实行双语教学的高校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的支持。也可以有步骤地推行双语教学,先在一些专业进行试点教学,然后再推广至其他专业。对于已经实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必须要增加双语教学的课时,并且要及早地开设双语课程,保证每学期都要有一到两门的双语课程。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
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8/2001.
[2]王琼.一般本科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
高教论坛,2003,(4).
[3][4]曾任森,钱艳平,骆世明.本科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问
题与方法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
[5]成健.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6]洪萍,胡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问题与实施
[J].江西教育科研,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