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MES教学模式探究
2015-12-11晋迪王丽芳苏建军
晋迪+王丽芳+苏建军
摘 要:MES教学模式侧重以岗位工作流程为重点完成教学工作。导游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突出导游英语课程的工作实用性,文章构建了导游英语课程MES模块化教学法,并从学生兴趣、教学媒介与教学语言三个维度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指出了该模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MES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EMS教学模式;导游英语;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5-02
一、MES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区别与传统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现场教学为主,技能培训为核心,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其教学模块,教学主线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为主,多数学者称之为“任务模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的,突出培训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即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最早起始于“项目化”教学,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探索。目前国内多数学者注重于EMS教学模式的内容研究,如郑洁(2010)提出模块化教学模式分为通用性模块、公用基础模块、专业性模块和个性化模块设计,并提出因子分析与多目标决策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1]。尹长丰(2011)提出模块化教学为重新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突破点,从知识、课程和能力三方面构建[2];另一部分学者提出了EMS教学中突出文化板块的运用,毛越华(2013)提出MES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层面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性、技能性和操作性[3]。
导游英语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水平,拥有一定的旅游专业理论、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英语导游人员。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导游英语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自从2008年开设导游英语课程以来,教学内容编排、教材选择到学生实训等教学项目的开展,尽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目前课堂教学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习、就业前景具有较大的差距;教学环境比较单一,学生更渴望虚拟的、模拟的景点景观再现;考试形式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态度、认知等的客观评价;缺乏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转化与提高。在此背景下,导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特点,从而提出课程体系应当划分四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改革考核、职业能力建设和网络资源建设。
(一)教学内容
教学模块中,课程安排依托旅游行业,立足山西省旅游市场,分为导游员工作实务、山西旅游景点介绍、模拟导游和实地导游四部分来进行。本课程采用旅游教育出版社纪春主编的《英语导游教程》,在此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山西旅游景点介绍,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编排,确定了教学重点,强化以导游岗位技能要求的教学组织活动。
(二)考核方式
改革考核方式,使之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堂学习过程,采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记录小组讨论表现,成绩可分为E(excellent),P(perfect), O(outstanding),F(failure)四个层次。这样打破学生以数字成绩来衡量个人学习英语的传统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建设模块中,主要通过定期举行职业技能大赛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赛内容包括系级、院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导游技能比赛,旅游线路讲解、接待宾客与处理问题技能等,来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网络建设
在此模块中,包括教材建设和网络建设,构建导游英语网络教室,共享网络资源。
三、导游英语课程模拟化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能及时了解导游英语课程中EMS中应用情况,分别在2014年4月,2014年5月,分两次对旅游管理专业1202、1203、1142三个班级发放《关于导游英语教学质量调查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考试内容等五大方面来提问,最后是设置开放式问卷,寻求对英语教学的建议。共发放200份,收回180份,无效问卷20份。问卷的分析如下。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10个单元,分别从难易程度、兴趣度和提高度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难易程度上,分析得出学生对导游员实务内容(导游员必备知识54.9%,迎客服务35.9%,沿途讲解33.3%,酒店入住39.2%,送别服务35.3%)认为难易程度一般,专题讲解中平遥古城专题(35.3%)较易接受。分析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导游实务课程,并且在晋中进行2天的实习,内容上熟悉,所以较容易接受这个专题。但是对石窟艺术(72.5%)、五台山宗教文化(60.8%)、建筑文化(47.5%)和晋中大院文化(37.5%)普遍感到很难。原因分析为:此四个专题的专业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较难,并且大部分学生对建筑和佛教缺乏基本的了解。
兴趣度上,感到有趣的专题有石窟艺术27.5%、建筑文化25.5%、平遥古城25.5%,在沿途讲解中,感到有趣和一般的各占33.3%。分析原因可能是: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对我国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有很高的认识,也有兴趣接触此系列的专题内容,对五台山和大院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分别为24.5%和23.5%,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建筑文化兴趣不大。本学期学生实习由于旅行社安排车在途中出现事故,造成计划之中的乔家大院之游取消,对乔家大院没有感官的认识,所以在学习中的兴趣不高。其中,学生对沿途讲解最感兴趣,占33.3%。原因是沿途讲解的内容编排是以运城为迎客点,沿途讲解的内容有关公机场—康杰中学—机场大道—南风广场—金鑫酒店。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十分熟悉,小组讲解可以自由发挥,语言点较容易掌握。
自身提高程度上,除酒店入住和送别服务两个内容分别占41.7%和37.3%之外,其他专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提高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导游员必备知识(49%),平遥古城(41.2%),石窟艺术(39.2%),沿途讲解(37.5%),建筑艺术和大院文化(33.3%),五台山宗教文化(29.4%)。原因分析为:大家通过导游英语课程的学习对导游实务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感知学习通过授课对此专题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了,石窟艺术的学习从原来的陌生到熟悉,沿途讲解更加灵活。但酒店入住和送别服务提高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专题的讲解内容不多,学生学习的课时比较少,学生对此专题印象不深。
(二)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学生小组 PPT演示为主,讲授为辅,以多媒体展示为补充,同时以影视资料和视频展示来丰富。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多媒体展示(39.2%)是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再次是讲授(37.5%),影视和学生讲解各占23.5%,最后是视频资料展示17.6%。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英语资料的把握吃力,多媒体展示能看得清楚,做笔记也较容易。影视资料中的英语讲解,学生不容易掌握,学生小组讲解要求是英语讲解,困难较大。视频展示上,学生不太接受,原因可能就是学生较难听懂和理解英语背景资料。
(三)教师的语言表达
清晰正确和情感性强各占33.3%,标准规范和生动精练各占23.5%,形象性占5.9%。分析为:本课程为大教室合班上课,上课的音响效果不好,学生听课时听不清的情况较多,这样影响上课的效果。情感性表现在授课教师上课要求纪律较严,强制要求记笔记,学生心理上不大接受,情感因素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
四、EMS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专题内容缺乏
石窟艺术、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大院文化等专题学生在此之前虽有涉及,但不系统。学生对英文系列专题没有相关的概念和认识,尤其是专业性的英语表达更是生疏,掌握起来很吃力。
(二)体系教材未形成
没有课本的依托,学生必须要收集相关资料,这样工作量大,范围广。而且相关的英文资料较少并不太准确,学生在收集和整理相关专题资料的时候,选择面较窄,收集和整理的难度相对较大,缺乏网络教学支撑。
(三)实践教学不足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对景区有很深的文化知识和感性认识。网络建设及职业训练严重不足,导致对山西三大文化板块的认知和感知严重缺乏。
五、提高EMS教学效果的建议
EMS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合语言学习规律,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导游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运用此教学模式,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课程内容模块的简易化,更口语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参加省级外导证的口语考试更加有信心,更有把握。第二,提高职业能力建设模块的深度,主要通过定期举行职业技能大赛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大赛内容包括不同级别的导游技能比赛,如旅游线路讲解、接待宾客与处理问题技能等,来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第三,建设网络建设模块,包括教材建设和网络建设,构建导游英语网络教室,共享网络资源。第四,校外实训评估,可由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参与,从而来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和校外评估相互结合,贯穿此课程的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进而来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浩,陶虎,王晓辉.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
方法[J].科技信息,2010,(25).
[2]尹长丰.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
合肥学院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11,(5).
[3]毛越华.MES 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策略论
[J].教育与职业,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