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专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2015-12-11郭旭娟
摘要:作为职业院校的幼专学校,学生往往重视技能课的学习而轻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都比较强的政治课,学生更是望而生畏。笔者结合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经验,谈几点课堂教学艺术,相信对幼专政治课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幼专生;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25-02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性、政策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而且该学科还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讲授的内容通常比较枯燥、乏味,惯用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近几年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留给专科院校的招生空间极其有限,另外近几年河南省的专科分数线为200分,这就使得幼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尽人意。要想让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枯燥的政治课产生兴趣是很困难的,有句名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实,积极的兴趣就如催化剂,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那么,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幼专政治课教师共同讨论的话题。
一、明确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信每位政治课教师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满腔热忱,但仅凭满腔热忱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而言,幼专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课程均要为学生就业需要而开设,学校通常贯彻的是,教师要教学生有用的知识,学生要学自己所需的知识。在这一大环境下,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既空洞又无用,绝对是务虚”的一门学科,学好专业课才是必须的。但是幼专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承担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需要有坚强的政治觉悟作后盾。学好政治课既是充实自己知识体系的需要,又是就业的需要。任课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积极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思想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上的误区,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再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必然会激发学习兴趣,自然产生学习动机,学生上政治课就会便被动为主动,进而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价值。
前面我们提到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现实需要严重脱节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职业院校的幼专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的教学任务是,以能够使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方面达到“能力、知识、行为、觉悟”四位统一为总原则,学校最终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评价也要依据这四项原则。当前对幼专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老师在传授知识与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地重“知识”、轻“觉悟”的现象。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评价,政治考试的成绩普遍较高,能够很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所谓“知识点”,有些学生能够很熟练的背出知识点,但是她们并非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无从谈起信仰和真正接受这些理论;当然还有部分同学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今天的社会现实还能否适用。当然作为政治课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幼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旦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就仅仅学到一些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了解些只言片语,根本不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可能把学到的这么一点理论知识形成为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谈不上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原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所以,只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乐学善学政治课。
二、创造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提出观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一定效果或能否达到一定目标的“期望的强度”,决定了学生反应倾向的强度。换句话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能力,即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要有吸引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生自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前面我们曾讨论过,幼专生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思想政治课教师就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制定教育目标。在课堂进度、课堂提问、作业布置、期末考评等诸方面都应采用分层教学,化整为零法,逐步分解目标。对程度较差的同学要多些包容、多些鼓励,当她们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后再鼓励她们向高一点的层次迈进,从而激发她们的求知欲,为她们树立自信提供动力。
三、发散知识,培养广泛兴趣
一次我在上毛概课时,发现班里唯一的一名男生在看唯物辩证法,询问时,他如实回答:我对毛概不感兴趣,但很喜欢唯物辩证法。据此我想,教师的责任应该利用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兴趣,发展他们对相关学科乃至多学科产生更广泛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心理学家称:学生的认知能发生迁移,兴趣也能发生迁移。政治教师在讲解枯燥的政治观点、原理时完全可以突破学科的孤立状态,积极进行学科间的渗透;我们还应当鼓励政治课教师去听其他课程教师的课甚或是数学老师的课,从而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特点,探索知识间的联系借以取长补短,利用多学科的兼容性对知识点进行发散处理,达到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我们对某件事情产生足够强烈的兴趣,就能够产生足够大的能量和智慧,并能将其在实践中加以体现,形成更加明确的目的性。按照这一观点进行分析,一旦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潜能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明的。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整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去引领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积极进行探索、思考和创造。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施教空间。政治课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效果,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轻松愉快的课堂,从而打破死气沉沉的纯理论讲授。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激发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如:在讲解“实践是认知的来源”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妨选择《春天的故事》这一多媒体素材,借优美的旋律,展示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巨大成果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入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继而强调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对就业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打破沉闷的课堂,也融洽了师生的感情,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提醒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学会把握处于幼专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动、爱唱、爱跳的天性。应该联系教材内容多选取一些紧扣教材内容的多媒体素材,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记得在讲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节内容时,我们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曾经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开场歌曲,选取《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作为结束曲,她巧妙地利用感情真挚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学生,既让学生精神振奋,又让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让她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党的温暖。像我们在讲授“培养真挚的友谊”这一节内容时,完全可以选取《朋友》这首歌作为开场曲,选取《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作为结束曲,让同学们借助歌声体会真正的友谊才能够地久天长。讲述《国家制度》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国体”、“政体”这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要想真正弄懂“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内涵也是不太容易的。学生也会背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往往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实际上为了把这些原理讲授明白,我们不妨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剪辑一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视频画面,视频欣赏结束后再把《国歌》播放一边。利用《国歌》雄壮的旋律,让学生在形、光、声、色等凝成的多媒体氛围中,整个心灵都受到震撼,从多个角度把爱国的激情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学生的情感体验瞬时被推向高潮,强烈的爱国心油然而生。多媒体技术恰到好处的应用,为学生营造广泛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收到意想不到课堂教学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实:自身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接受得到的观点容易掌握得多。政治课教师要经常把难懂的理论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教会学生用所学理论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见、实的机会多走向社会,多了解身边发生的事儿,既开阔了视野,又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消化与现实生活中。同时还应及时把社会上的不同观点反馈回课堂,在与同学的探讨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好地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又教无定法。教师只有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角度、多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幼专政治课学生才能善学、乐学。
参考文献:
[1]汪亦斌.浅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几种激趣教学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王红玉.艺校的政治课教学浅谈[J].艺术教育,1998,(6).
[3]郭旭娟.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河南教育,2011,(3).
[4]夏效玲,黄伟.重塑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