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格化管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09李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李雪

摘要:本文力图阐释网格思想应用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并构建战略与技术网格化的培养体系,从而打破学科、时空、角色等的隔阂,实现跨界与汇融,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网格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012-02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缺陷,这也最终导致多元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1.个性化设计匮乏。教与学方法单一,单向灌输,“授之以鱼”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学生的个性契合,反而限制了学生在知识涉猎和能力提升上的空间。

2.实践环节薄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师生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下难以进行角色上的多维互动。一些实践教学或合作培养方式没有被真正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系统中,只是零散、不规律地偶尔出现在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无法真正达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1]。

3.有效性沟通不足。教学系统化程度低,沟通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不足。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被动联系,学校与同行,与校友,与国外教研机构,与社会等沟通匮乏,形式机械化。利益相关者以及各个环节之间、各个要素、信息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缺少必要的沟通与流动,缺乏快速反应与调节的功能。这使得各个要素之间难以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

一、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其目标和要求反映了外在环境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自1984年Kenneth N. Wexley全面总结了过去10年人才培养的概念、模式和方法后[2],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理论研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在“全面开花”的阶段。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压力下,以及国际化和信息技术因素快速渗透的作用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的组织方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并从封闭、单向、扁平、被动向开放、多维、立体、主动的运行方式转变。在80年代,教育者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智能”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姜正新,朱雨春[3],1983)。而随着开放市场的成型,高校人才的环境适应力,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导向得到强调。一方面,在教育原理上强调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控制和识别、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叶澜[4],1986)。一方面更为直接地对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陈向明[5],1998)。进入21世纪后,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的战略目标。“跨世纪人才”要能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曲钦岳[6],2000);“高素质人才”要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融合(周远清[7],2000),强调专业和学科间的交叉互融(冯向东[8],2002)。进入Web2.0时代,“国际化”、“信息化”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点。“国际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也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周密,丁仕潮[9],2011;赖德胜,武向荣[10],王大中[11],2002)。这两大趋势不但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教育”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人”和“人才”的重新定义(叶澜[12],2004)。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决定了高校如何配给和组织各项教育资源,因而深刻影响到人才输出的质量与结构。1998年,教育部第一次发文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即“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3]”,学者周全兴总结了从1997年到2002年间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并将其归类为四大类,即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方案”,是一种“样式、方式”,是一种“要素的组合”[14]。“要素的组合”的观点反映出培养人才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需要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富于变化的内外环境作出回应。近十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于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而持久,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被不断探讨。总体来说,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从“单一”到“立体”的转型,这在客观上迫使高等院校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努力改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

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网格思想植入与支撑的前提假设

网格化人才培养的思想是构建人才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这个来自于计算机领域的概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类对资源整合的认识。“网格化”三个标准,即协调非集中控制资源,使用标准、开放、通用的协议和界面,得到非平凡的服务质量[15]。将其运用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是对教育资源、沟通协调机制和教学服务质量的重塑。网格化人才培养的实质是对人才培养资源的管理,即以信息化为手段,综合集成各种人才培养的要素资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及不同层面的网格内,明确各网格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综合解决各类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的一种管理模式和机制。它是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教育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高校网格化管理是在不改变现有学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管理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组或重新设计。它将呈现出多维、立体、交互、开放和动态调整的状态与特点。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思想,通过建立各个要素间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运行程序,使人才培养的内外资源要素、环节与过程之间实现有效的链接和融汇,实现良性的互动和组合,从而模拟构建人才培养网格化体系。这种人才培养的共享合作模式,将加快人才培养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变得统筹有序、有条不紊,从而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人才培养的多元目标可达、复杂过程有序、实施手段有效、效果持续可度,并最终将服务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目标。endprint

三、网格化人才培养体系作用与意义

未来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元化人才,有发现型人才,有综合型人才,有应用型人才,也有创新型人才。然而,没有与新型人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无法想象和期待新型人才的诞生。虽然人才培养的多元性和立体性在理论上反复被强调,但是我们在现实中注意到,无论是在讨论校际还是校企联合,还是在讨论“教学相长”,亦或是在讨论“教科研”的共同发展,任何单一状态下的“点点对接”的联合方式都不能释放出“要素组合”应有的能量。同时,有学者已明确指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上存在缺陷,并把这些缺陷归结为四个相互关联的“脱节”现象,即培养目标与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脱节;评价与目标脱节;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的脱节;教学方式方法与培养方案脱节[16]。

如何协调这种目标与现实的矛盾?高校人才培养网格化、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理念呼之欲出。网格化管理理念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并广泛应用于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网格化体系基于“协同、共享、整合”的网格化管理思想,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看作是网格上的节点,通过网络交互的“点点对接”实现跨界与汇融。跨界指的是打破学科隔阂、时空隔阂、角色等的隔阂,孵化并培育人才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融汇,指的是教育资源、科研资源、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主体和组织间的合理流动,促进各学科的聚变与裂变。

四、总结

网格化思想给国内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理论和有益的经验。构建人才培养网格化体系是在观念手段、要素以及流程上对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重构,这意味着大量生动且极具创造性的跨界组合将不断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活动等各个领域,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海丽,于佐君,马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2+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2]Kenneth N Wexley. Personnel training[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Vol 35,1984,519-551.

[3]姜正新,朱雨春.高等学校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6).

[4]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3).

[5]陈向明,宋映泉,李春燕,丁延庆,李文利.我国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6]曲钦岳.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4,(10).

[7]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0,(8).

[8]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9]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10]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11]王大中.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12]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Z].教育部,1998.

[14]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

[15]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16]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格化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