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汉译维的“文化翻译”研究
2015-12-09于俊雅
于俊雅
(伊犁师范学院 中语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成语汉译维的“文化翻译”研究
于俊雅
(伊犁师范学院 中语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成语是结构简练并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固定短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讨论了成语汉译维的“文化翻译”问题,在信息全息传递背景下,寻求最佳翻译方法。认为成语可译,“文化”亦可译,成语文化翻译是可行的。成语翻译要尽量避免信息流失,须译法灵活,视角多样,方可再现原语成语文化。
成语;汉译维;翻译方法;“文化翻译”
一、引言
成语的产生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一个民族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思维模式等因素也必定会在成语中反映出来,这些因素归根结底是文化因素。“文化翻译”是综合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来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种角度和思路。“文化翻译”要比语言翻译更加复杂。因为在“文化翻译”中,不仅语言本身有一定的民族色彩,语言的使用也有民族特色,加之源语所反映的道德、心理、风俗等反面的内容,“文化翻译”问题更应有所研究。
目前国内成语“文化翻译”的研究工作较为稀见,尚未正式发表此类文章,但是针对“文化翻译”的文章和著作较多,也取得了硕果。本文将以“文化翻译”研究成果作为参照资料,以说明汉语成语维译时的内容、形式和文化的相关问题。
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2006)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理论的多个维度,此理论借鉴了当代诸多学科的学术成果,以语言为线索,以意义为研究核心,是中国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续,与当代西方的主流翻译文化具有互补性。
在汉维文化差异对成语翻译的影响论文(2010)中,巩晓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为基础,通过对深具中国文化内涵的古典名著中汉译维成语的分析,讨论了汉维文化差异对成语翻译的影响,文章给读者认识文化差异与成语翻译以有益的启示。
武金峰、邰圣一在汉哈成语对比研究的论文(2013)中,从成语的定义、来源、特征方面进行对比、剖析了汉哈成语的共性和差异、使读者加深了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并更容易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差异。
以上文章都不同程度地讨论了成语翻译和“文化翻译”问题,他们的分析和讨论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充足的语料和有益的理论支撑。上述文章各具特色,所涉及到的成语翻译方法和技巧都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关于汉语成语翻译与“文化翻译”所阐释的见解并非全面。关于汉语成语文化维译的问题有待于更深层次上的完善和提升,做到成语翻译的信、达、雅与民族文化的全息传递。
研究成语“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希望译者将语言放入文化的语境,在语言中传达文化,缩短两种语言之间的距离,消除误解造成的文化误差,使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二、成语汉译维的“文化翻译”研究
“翻译的根本问题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文化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讨论翻译问题,才能抓住文化症结,解决文化翻译障碍的问题。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翻译是两个语言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目的就是要促进本语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翻译的任务就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损的从一种语言转注到另一个语言之中。由此可见,翻译的实质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文化的翻译。语言的转化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的传递才是实质。因此翻译不可以仅仅重视语言的翻译,还必须注重传递附加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通过翻译弘扬民族文化。
著名学者达奈把“文化翻译”定义为:从某种意义上改变原语言的信息内容来顺从译文文化。二十世纪巴斯奈特提出了著名的“文化翻译理论”,她认为如果把文化比作人的身体,那么语言就是人体的心脏,只有心脏和身体协调了,人才能保持活力与生机。
(二) 成语汉译维文化的全息传递与自然丢失
维吾尔语言和汉语言分属两个语言系统,二者存在巨大的差异。长期以来,两个民族具备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积累,形成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化体系以及色彩独特的成语。并且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对应的现象或是比喻体形象的改变等因素,使成语翻译出现了文化流失现象。
1.成语文化的全息传递
成语翻译的全息传递是用维吾尔语把成语中所蕴含的语言到文化的多重信息表达出来,要求传达出原文的语言特色、文化魅力,和原文一样,给读者带来相同的反应。全息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精准并大信息量的翻译,译文要传递出原文所蕴含的多种信息,翻译的全息传递是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尊重。
上述成语直译后,译文不仅保持了原成语的实际含义,又准确地传达了成语的形式,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形式和意义。
关于中国古典文化或是与历史有关的成语,需要译者运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汉语成语中的文化特色,这是两民族有文化缺失时的有效翻译方法,注释中对成语故事的阐释,就在语言上展现了中国传统历史,注释有效地补充了有关的文化背景,全面地传达了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出自《史记》,战国时期的赵括只知道依据兵书用兵,不知道变通,最后被秦军打败)
(出自陆游的《秋思》一诗中,古代文人称自己的妻子为“执帚”,这里的帚原意代表妻子)
(出自《三国志》原意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俘虏,不思考复国)
(出自《庄子》,古代美女西施心绞痛时,常皱着眉头,同村丑女认为皱眉的样子很美,就模仿她,结果适得其反)
成语此类采用直译加注,译文可以使人更容易接受,这种翻译方法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和含义,加注部分也补充了原成语的文化背景和喻意。
2.成语汉译维文化的自然丢失
信息流失的必然性在于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如语言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译者与作者的时间和距离的差异。成语汉译维中也会出现文化自然丢失的现象,虽然成语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是以传达原文文化内容,促进不同的文化交流为目的的,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无法再现,造成的不同意义和层面上的汉语成语的文化丢失,就形成了成语翻译中的文化自然丢失的现象。
如带有数字的成语的含义,可以反映出由于历史、风俗等不同所造成的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对带有数字的成语的翻译,可以追溯于颜色联想词语意义的根源,解释成语背后的文化含义。如:
在翻译这些词时译者表现了维吾尔语数词的文化内涵,“七”在维吾尔语中为吉祥之意,这和宗教信仰有关,古兰经说:真主创造了七层天,天命是通过七层天下降的,让人们知道真主的万能。而“九”在维吾尔语中有“数字的极限”的意思。“千”在维吾尔语中表示次数多、数目大。这些成语翻译后很符合维吾尔人本来的逻辑思维,但是对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数字观念并没有显示在译文的成语中。
有些成语中即使知道每一个字的含义,也不能正确推导出整个成语的意思,所以不可以生搬硬套地采用全息翻译。如:
上述成语虽没有逐字对译,但是采用意译的方法向读者传达了原文的精神和思想,既直白又准确。译语虽准确地表达了原语的精髓,但是如成语“山盟海誓”翻译过后难免丢失了原成语带给读者的浪漫色彩。“行云流水”翻译后少了一丝写作时一气呵成的流畅之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成语的文化内涵会减弱或流失。
有的成语的意义可以完全由字面意思推导出来,并且成语非常的形象化。此类成语可以使用维语中意义相同并且形象的成语或谚语进行对译。如:
汉语成语的这些喻体翻译后意向发生了变化。“画饼充饥”的“饼”译文中对应维吾尔语“馕”,“馕”历史悠久,并且具有易于制作、久存不坏的优点,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两者喻体基本相同都是食物,但喻体反应了不同饮食文化。“对牛弹琴”译文中的“驴”是维吾尔族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热瓦普”是维吾尔族的弹弦乐器,是维吾尔族智慧的结晶。译文体现了维吾尔族认为“驴”愚笨的思想认知、“热瓦普”的艺术文化。“骆驼”是维吾尔族的农业交通工具,而“乌鸦”则是被人唾弃的。译文以比喻义和借代义为基础,采用借用的方法来翻译。以维吾族常见的熟知的事物来做喻体,可以体现出译文的民族特色,有助于对原文通透的理解。
除了以上情况,在文化不对等的时候也会出现文化的流失。汉语中的“龙”是汉民族敬奉的图腾,是吉祥的象征。而维吾尔语中没有“龙”一词。因此翻译此类的成语时,一般采用意译的方法。如:
由此可见,成语中文化流失的原因不仅是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所造成,民族文化中的不对等现象也是成语翻译时的一个障碍。翻译中文化流失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二者之间互为前提,是密不可分的。
(二)避免文化翻译中文化流失的方法
第一,译者应掌握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了解成语来源有助于我们认识成语的内涵,从而正确的翻译。如:
第二,翻译时不仅要熟知源语言的文化内涵,也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译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如:维吾尔族的历史、地域、饮食和宗教文化。如:
第三,在汉语成语维译时,要考虑成语内容的转化和文化的翻译,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翻译时译者应该力求再现原文风貌,做到不损坏原文的形象和表达的内涵,如果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出现冲击的状况,要在不同的视角变通、理解和揣摩。 如: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维两个民族交流也更加密切,语言翻译工作在改革开放至今也日益重要。翻译为我们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架起一座桥梁。因此译者需要掌握两种民族的文化知识,站在不同的视角,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展现原成语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中的文化交际。
[1]向光忠.成语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2]史震天.汉维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3]史震天.语言 翻译 文化[M].乌鲁木齐:天马出版社,2005.
[4]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高莉琴.维吾尔谚语与维吾尔文化[J].语言与翻译,1989,(4).
[6]青阳.成语与民族文化[J].语言与翻译,1994,(1).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to Uygur Language
YU Jun-ya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li, Xinjiang 835000)
idiom is a fixed phrase, which i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seek the best translation method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can be translated, and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is feasible. To avoid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should be flexible, and the visual angle is varied, and the original language can be reconstructed.
idiom; translation method; “cultural translation”
H315.9
A
1009-9545(2015)05-0039-04
2015-04-18
于俊雅(1991-),女,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