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技术及护理

2015-12-09吴丽敏

中外医疗 2015年27期
关键词:瘀斑桡动脉进针

吴丽敏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门诊采血中心,河南濮阳 457000

新生儿及儿童患儿病情进展快,为了解患儿的状况,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动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但是由于新生儿机儿童血管细小,动脉搏动弱,不易触及,凝血功能差,对采血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不慎易导致穿刺失败,反复的查找血管和抽取也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瘀斑,血肿等,为总结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该研究整群收集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门诊新生儿及儿童桡动脉采血的患儿18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 例,其中观察组男57 例,女33 例。其中新生儿28 例,日龄(19.6±5.5)d,儿童62 例,年龄(9.6±2.6)岁。其中对照组男56 例,女34 例,其中新生儿29 例,日龄(20.3±4.2)d,儿童61 例,年龄(9.5±2.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所需物品 茂康碘消毒液、无菌棉棉签、一次性头皮针51/2头皮针,一次性5 mL 注射器。

1.2.2 操作方法 对照组采取卧位,桡动脉穿刺组让患儿上肢外展,掌侧向上平放,暴露穿刺侧前臂,穿刺点选择在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间进行穿刺[1]。在选择好各处的穿刺点后严格消毒,右手持51/2 头皮针与皮肤呈15~20°对准搏动点刺入[2],由浅入深进针,感觉穿刺血管壁后平行进针[3],见有回血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①采血前的护理。首先稳定患儿的情绪,特别是能听懂话的儿童,告诉他们采血不疼,像蚂蚁咬的感觉,多与患儿交谈,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在采血过程中,询问患儿相关知识或喜好的东西,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对于新生儿患儿,多做家长的工作,有些家长,在没有给孩子采血,家长先泪流满面,稳定患者家长的情绪,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多抚摸孩子,给孩子以安慰,配合护理人员顺利采血。②采血过程中的护理。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认真查找动脉穿刺点,在确保一次能够成功采血的情况进针,提高一次成功率,在采血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操作规程,做好消毒工作。③采血后的护理。由于动脉止血较为困难,因此,护士采血时避免反复穿刺,拔针后不要揉,按压位置应选择在针眼及其上方0.5 cm 处加压3~5 min。在按压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不能过大,过大会引起局部瘀斑、血肿,按压时间适当延长,直至不出血为止。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1 0 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一次成功采血例数和发生血肿或局部瘀斑例数比较:观察组组一次成功采血88 例,一次成功率为97.7%,发生局部瘀斑1 例,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一次成功采血76 例,一次成功率为84.4%,发生局部瘀斑10 例,发生率为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次成功采血例数和发生血肿或局部瘀斑例数比较

3 讨论

3.1 护理经验

①护理人员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首要条件。采血护士在采血时应精神集中,按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操作,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遇到穿刺不顺利或血流不畅时,不可惊慌,要认真观察,冷静分析原因,必要时可以请其他医护人员协助。②合理的心理护理。对于能听懂话的儿童,护理人员要引导儿童积极配合,担心疼痛是儿童拒绝采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护士要告诉儿童采血的目的,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多数孩子能够在健康教育后积极配合,不哭闹、不惧怕,能够顺利完成采血。③在患儿穿刺前即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减少患儿哭吵,防止因采血部位的活动导致采血失败,同时可降低护理人员因患儿的哭吵导致紧张,急躁等不适情绪。研究者报道非营养性吸吮通过刺激口腔触觉受体提高疼痛阈值,能直接或间接调节伤害性感觉传导的5 羟色胺释放,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减轻新生儿的激惹状态,同时使患儿处于安静状态,也是细节护理的充分体现[4]。④熟悉动脉的解剖特点,护士要熟练掌桡动脉的解剖位置,准确找到穿刺点。⑤选择合适的针头,作血气分析时肝素要适量,常规消毒皮肤,穿刺点按压要符合规定时间,以免渗血,采血后的拔针按压动作要迅速,用棉签按压时采取直压法,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按压,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这样可以防止损伤血管壁,按压时间为5 min 以上,以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也利于再次采血。⑥血肿或局部瘀斑的预防。由于动脉止血较为困难,因此,护士采血时避免反复穿刺,拔针后不要揉,按压位置应选择在针眼及其上方0.5 cm处加压3~5 min。在按压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不能过大,过大会引起局部瘀斑、血肿,按压时间适当延长,直至不出血为止。

3.2 穿刺点定位方法及技巧

“一字定位法”:桡动脉搏动较明显者,将小枕或毛巾垫于患儿手腕处,将患儿掌面朝上,尽量背曲,右手食指腹触摸桡动脉,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的中央沿血管走向压“一”字形,指甲印作为定位标记右手持针,在一字形标记下端与皮肤呈20°~30°角进针[5-6]。“十字法’:桡动脉搏动不明显者,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以水平线中点做一垂直平分线于十字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 cm(第一腕横纹处或一二之间为进针点)穿刺进针角度20°~30°。“四分法”:桡动脉搏动不明显者,将腕部四等分,外侧一份再两等分处[7]。“指压显露动脉法”,腕部下方垫棉垫使手腕仰伸约45°,左手大拇指腹在腕横纹处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度至局部皮肤变苍白,按压时间2s,反复2~3 次,桡动脉逐渐充盈显露,在动脉最明显处做环形消毒,在血管正上方以15°角进针[8-9]。

动脉穿刺采血难度较大,止血比较困难,对需频繁采血的新生儿,如对同一部位的动脉反复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等,因此在实践中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穿刺技巧,选择最佳穿刺点及方法,并采用轮流穿刺表浅动脉采血,尽可能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桡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定位容易,穿刺误伤机会少,操作手法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组一次成功采血88 例,一次成功率为97.7%,发生局部瘀斑1 例,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一次成功采血76 例,一次成功率为84.4%,发生局部瘀斑10 例,发生率为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谢桂月等报道的结果一致[9],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扎实的技术是顺利完成桡动脉采血的先决条件,掌握穿刺点定位方法及技巧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关键。

[1]邱碧珍,焦扬,於翠文,等.反向桡动脉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方法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3(8):54.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95-996.

[3]谢巧庆,梁海华,李思勤,等.桡动脉置管采血法在新生儿监护室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12,1(1):9.

[4]张淑珠.两种不同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的应用及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16):1783.

[5]金调芬,李文洲,潘文钦.不同体位足底采血对新生儿疼痛反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0(2):114-115.

[6]谢桂月,汪昌玉,崔春梅.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对比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9(6):68-69.

[7]黄春艳.采用不同型号针头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14,9(2):2829.

[8]Carbajal R,Chauvet X,Couderc S,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analgesic effects of sucrose,glucose and pacifiers in term neonates[J].BMJ,2013(19):1393-1397.

[9]谢桂月,汪昌玉,崔春梅.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对比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9(6):68-69.

猜你喜欢

瘀斑桡动脉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