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背景下国外医疗卫生监管的实践借鉴

2015-12-09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医疗

杨 鸣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210028)

医疗行业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防线,不仅需要好的运行环境和保障,更要通过有效的政府投入和监督管理,来确保其良性循环。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问题突显,如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峻,医疗与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医患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监管缺位和监管失灵。如果不重视加强监管,会导致现有的医疗卫生问题更趋恶化[1]。

一、医改对医疗卫生监管的要求

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在新一轮医改中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新医改明确提出了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明确了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方向定位;要求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明确了改革的方式定位;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出在保障基本医疗中,还必须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管理定位。因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政府加强医疗卫生监管需提出更高要求。

二、国外医疗卫生监管的实践

1.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集中统一监管模式

政府集医疗服务提供、购买、监管于一体。在国家卫生服务制度背景下,监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行业组织和专业化组织发挥着重要的监管职能,同时,非常重视政府内监管,政府通过直接控制资金投入与医院收入,进而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数量与质量[2]。

2.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的分散监管模式

美国的医疗体制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制度设计,非政府监管机构比重较大[3]。美国对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的监管主要包括:制定标准并对医院进行调查,进行质量控制;进行医疗设施和服务项目的控制等,其监管手段主要是通过税收杠杆[4]。但其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相当复杂,存在监管体系分散、监管成本高昂等缺点[5]。

3.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主导的自治理模式

德国的非营利性医院在国家和医疗服务中起主导作用,其监管特征是政府只负责宏观管理医疗服务领域,而社会自治团体的自我管理与服务在德国医疗服务监管领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6]。

4.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混合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平衡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在医疗服务的监管方面,适应了其医疗服务供给体制的混合性特征,政府与市场力量实现了很好的配合,既保证了医疗服务供给的基本公平,又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效率目标[7]。

三、国外医疗卫生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模式不能照搬其他国家,但是国外很多先进的监管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1.相对完备的监管体系

国外卫生监管体系的构建大多是基于较为完备的体系之上。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监督体系。一是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来自组织内部具体制度安排对组织行为的监督和自身的道德自律;二是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第三部门监督、媒体和公众监督、独立评估以及同行[8]。这种内外结合的监督形式可以有力保障整个监管体系的高效运作。

2.独立的监管机构

英国医疗服务的监管机构包括医疗服务审计和监督委员会、社会保健监督委员会等,它相对独立于政策制定机构(卫生部),同时还独立于医疗服务提供机构,这种独立性较好地保证了监管机构的中立性与专业化。

3.明确的监管指标

在各个国家中,监管行为一般由政府或者政府直属机构提供,并直接作用于基金的分配。如英国在规定医疗监管必须保障公平性、效率性、质量、未来的发展。除了让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外,还要保证基金分配的效率性和医疗服务的效率性,同时在对全科医生和医院考评过程中必须考虑病人疾病治愈率和区域免疫率。

4.第三方监管的广泛应用

一种方法是通过参保人或者工会等进行监管,这种方法是依靠参保人自律,通过诉讼或仲裁等法律手段进行监管,利用参保人委员会或者通过工会的力量,对保险公司行为进行监管。另一种做法是通过行业协会或独立组织进行监管。这种组织一般是辅助机构或者咨询机构,并不隶属于某个固定的政府机构,而是从相对独立的方面提供监管建议。在英国,除了法定的政府监管机构,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监管着NHS机构。如英国皇家医学会、医疗过失监督计划、国家外部质量保证计划等拥有一定非正式权力的机构。它们在行业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些行业组织还被授予了强制执行权。很多国家通过医师协会代替专业的咨询机构的职责,通过医师协会的力量进行同行评议,促进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如德国就是利用医师协会保障医疗监管质量的高效。

第三方监管通常构建在谈判基础之上,对谈判的结果监管,其意见对政府和医疗保险机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通过更加专业的方式对医疗保险基金使用和服务提供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9]。

1 张安.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体制[J].宏观经济管理,2005,12:25 -27.

2 陈伟,徐兰飞.英国的医疗服务体系[J].卫生经济研究,2006,1:22 -24.

3 顾涛,安滔,程建鹏.美国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院的比较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12:22 -26.

4 张琳.美国医疗系统的中流孤柱:非营利性私立医院[J].医学与哲学,2005,2(26):53 -54.

5 高芳英.美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形成、发展与改革[J].史学集刊,2010,6:33 -35.

6 王惠.医疗服务监管模式的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43 -45.

7 苏苗罕,宋华琳.新加坡医疗服务监管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8,1(2):52 -54.

8 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85-86.

9 朱海蒂,田淼淼,陶红兵,等.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2):896 -899.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