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2015-12-09王立涛
王立涛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景洪 666100)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常见病,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引起角膜散光,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为20%~89%,如何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成为临床上的棘手难题[1]。随着干细胞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翼状胬肉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近来来,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眼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126例(150眼) 翼状胬肉患者,其中男性52例(56眼),女性74例(94眼),年龄22~74岁,平均48岁。原发性翼状胬肉139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1眼。发病时间(2~50) 年不等。
2.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前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眼外肌运动。排除眼睑、泪器、角结膜等其它部位炎症疾患。术前滴用典必殊眼液及普拉洛芬眼液,4次/d,3d。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麻2次,2%利多卡因结膜下浸润麻醉。在胬肉头部外0.5mm的透明角膜区用角膜剪做一浅层划痕,沿此界限做角膜浅层钝性剥离分离至角巩膜缘,将结膜与胬肉组织分开剥离直至半月皱襞处切除胬肉,对于复发病例,把增生的纤维组织一并切除干净,使巩膜暴露区呈梯形或长方形,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一般取上方球结膜,注射麻醉药约0.5ml,便于分离球结膜筋膜,移植瓣尽可能薄,使取移植结膜瓣组织略大于植床(1~2) mm,要取到角膜缘内(0.5~1) mm,包含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瓣时角膜缘对创面角膜缘。以10-0尼龙缝线间断缝合移植瓣4个角缝合时带浅层巩膜,将移植瓣固定,余连续缝合,创缘缝合要平整,不能卷曲或重叠,典必殊眼膏包眼,术后24h换药,滴典必殊眼液及贝复舒眼液,每天各4次,现在认为角膜上皮缺损区的快速愈合是减少胬肉复发的基本条件[2],所以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药物应用,包括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药物,如贝复舒滴眼液及表皮生长因子(rhEGF) 药物,均能加速角膜创面愈合速度,改善愈合质量,使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0d左右拆线,拆线后停用贝复舒眼液,典必殊眼液5d减少1次共20d,期间监测眼压。
3.疗效评定标准 按Prabhasawat等[3]标准进行裂隙灯下疗效评定。1级:手术部位外观同正常内眦部结膜组织;2级:手术部位可见清晰的巩膜表面血管扩张,伸向角膜缘部,但未见纤维组织增生;3级:在2级的基础上出现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但未超过角膜缘。1级和2级均为临床治愈,3级有潜在复发的可能。4级为真性胬肉复发。
结 果 术后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部分患者残留角膜云翳,结膜平伏无充血增生为临床治愈。随访观察6~12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6例复发,占4%。
讨 论 翼状胬肉的复发除与个体差异、手术方式、切除是否彻底、围手术期用药是否合理、术后刺激是否消除有关,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残存组织是形成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4],因此彻底清除胬肉组织是避免术后复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证据表明翼状胬肉的形成与角膜缘干细胞变性缺乏密切相关[5]。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不但能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使角膜恢复正常透明性。移植的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对胬肉的复发起隔离屏障作用,阻止胬肉切除后切口断端的结膜上皮下组织向角膜内生长,能有效地避免翼状胬肉的复发[6],提高治愈率。而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取材方便,易于操作,便于推广,是治疗翼状胬肉比较理想的术式。
[1]刘祖国.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865.
[2]邓文香,刘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治疗翼状胬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6):692-693.
[3]PRABHASAWATP,BATON K,BURKETT G,et al.Comparison of conjunctival autografts,amniotic membrane grafts,and primary closure for pterygium excision[J].Ophthalmology,1997,104:974.
[4]谢立信.角膜缘上皮和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538.
[5]陈东梅.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眼科新进展,2008,28(9):707.
[6]张琦,项振扬.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5):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