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方法治疗2~5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5-12-08王振盛张细祥苏源冰

福建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指关节掌骨夹板

王振盛,张细祥,苏源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手部外伤之一,又以2~5掌骨骨折多见。为了探讨运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2~5掌骨骨折的疗效,我们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60例2~5掌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种方法分别进行治疗,经过3~6个月左右的随访,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右侧第5掌骨31例,第4掌骨6例,第3掌骨2例;左侧第5掌骨17例,第4掌骨 3例,第2掌骨1例;伤后至治疗时间1 h~12 d;年龄最小18岁,最大 54 岁,平均(32.13±1.77)岁;骨折类型:横断43例,斜型14例,粉碎性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各30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先制作掌背侧小夹板2块,上至腕关节下方,下超掌指关节,厚度约3 mm。患者取坐位,患肩外展45°,肘关节屈曲90°,一助手握持患者腕部,术者站于患者外侧,一手握相应掌骨对应指骨,顺势拔伸牵引,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分别运用拔伸牵引、夹挤分骨、端提挤按等手法分别纠正骨折重叠、旋转、侧方及前后移位,外敷本院自制伤科药,然后依据骨折移位方向,运用3点加压法放置事先准备好的压垫,再分别放置掌侧与背侧夹板,用绷带予以横向及纵向包扎固定,夹板捆扎完后打一上至腕关节中段、下超掌指关节的掌侧功能位石膏托,使腕关节也能得到可靠的固定。早期每3天调整夹板及石膏松紧度,2周后改为每7天调整外固定松紧度,4周后去除石膏,6~8周去除夹板。固定期间指导患者加强前臂、未固定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功能锻炼。

2.2 对照组 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助手维持患肩外展,肘关节中立位屈曲90°置于手术台上,取一枚直径1.5 mm克氏针从掌骨远折端髓腔逆行穿针,从掌骨头尺背侧穿出皮肤,并将克氏针退至断面平齐,术者牵引下复位,透视见骨折端对位良好,嘱助手将克氏针击进掌骨基底部并穿过腕骨,透视证实骨折端对位好,克氏针固定可靠,将针尾扎弯90°,剪短,留于皮外。检查固定相对可靠,透视确认,无菌纱布包扎针眼,患肢配合石膏托外固定。6~8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克氏针并解除石膏托。

2组均根据骨折分期辨证施治。①早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运用我院自制药竭七胶囊口服;② 中期和营止痛,接骨续筋,内服正骨丸;③ 后期去除固定后,选用骨科熏洗2号方外洗以达到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1],参照手指主动活动总和评级标准。 优:TAM 为 200°~260°;良:TAM为 130°~200°;可:TAM 为 100°~130°;差:TAM<100°。

手指总的关节自主活动度 (TAM)=掌指关节+近位指间关节+远位指间关节总屈曲度-总欠伸度

3.2 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结果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4 讨 论

手部因活动量大,受伤几率高,因此手掌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致伤原因多为作用在掌骨头的纵向暴力传导所致,也可发生于直接暴力打击或机器绞伤,容易造成短缩和成角畸形,治疗上要求有良好的复位。手部周围的肌肉肌腱较多,当外伤引起骨折时,掌骨头遭受纵向冲击力,同时因掌骨有一背侧弧度,加上骨间肌、蚓状肌及屈指肌的牵拉,骨折端多有侧方移位和向背侧成角[2],复位可先行分骨、端挤纠正侧方移位,然后向掌侧按压纠正向背侧成角,此时选择一种合适牢靠的固定十分关键。临床上固定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进行比较。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优点是无需切开,可避免切开复位对软组织及骨膜的破坏,容易愈合且外观无疤痕。但由于克氏针内固定不能完全控制长度和骨折端旋转,仍需石膏外固定;且手术中克氏针易穿入关节、损伤关节软骨或关节囊,对软组织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后期可能造成软组织粘连,以上因素不利于早期掌指关节功能的恢复。

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闭合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成功后在维持牵引的情况下放置局部压垫及小夹板,并通过绷带横向及纵向的力量对局部压垫及小夹板进行加压,绷带的捆扎力量通过夹板传导至骨折部,使骨折端得到有效的固定。小夹板固定完毕后再加上一腕关节功能位石膏托,可有效地固定腕关节,防止夹板松动或患者护理不到位引起的骨折再移位。腕关节石膏功能位固定有利于拆除石膏后腕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而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因早期功能锻炼后期也得到良好的恢复。

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治疗2~5掌骨骨折相比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复位稳定,固定牢靠,能有助于早期手部各关节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关节囊、肌腱的粘连及肌肉萎缩,使手掌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且取材方便,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8.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56-958.

猜你喜欢

指关节掌骨夹板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游离第2跖趾关节带趾蹼皮瓣修复掌指关节复合指蹼缺损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掰指关节会导致关节炎吗?——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