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证素及中医体质理论探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医病理特点

2015-12-08翁顺珠郑进敏

福建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湿热型

林 平 ,翁顺珠 ,郑进敏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南平市第二医院,福建 建阳 354200;3.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福建 福州350122)

“慢性胃炎”属于现代医学病名,是由多种病因(有生物、免疫、物理和化学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是民众熟悉的常见脾胃病。现代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 “胃痛”、“痞满”、“呃逆”等范畴。福建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之饮食习惯影响,慢性胃炎根据传统的辨证方法属脾胃湿热型居多,但我们注意到临床上若单纯以清热化湿治疗往往疗效欠佳,因此我们从证素及中医体质理论角度探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医病理特点,以便指导临床治疗。现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因慢性胃炎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于就诊前2个月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经过传统辨证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排除可影响传统辨证、证素和中医体质调查的疾病,知情同意并配合调查问卷的患者90例。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 18~65 岁,平均(43.77±10.20)岁。

1.2 病例选择 传统辨证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发布的《慢性胃炎诊疗指南》[1]中湿热阻胃证的诊断标准:胃脘热痛,胸脘痞满,口苦口黏,头身重着,纳呆嘈杂,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证素调查表参考朱文峰《证素辨证学》[2]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并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进行适当的删减。

体质问卷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调查问卷表,并且依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4]的标准进行评定。

2 研究方法

规范化采集四诊信息,我们采用依据慢性胃炎疾病制作的《中医证候资料采集量表》,对就诊的90例纳入病例进行面对面问卷形式采集四诊信息,并由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中医体质量表》。运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咨询系统(v1.0修改版)软件”,记录统计所属证素,并分析其证素分布情况(病性证素及病位证素)。按照中医体质评定标准对《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评分,判断体质类型,进行统计。

3 结 果

3.1 证素分布情况

3.1.1 病性证素 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性证素分布以湿、气滞、气虚、阳虚多见,并且出现的频次以气滞>湿>气虚>阳虚>热>痰>血瘀。见表1。

表1 慢性胃炎患者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3.1.2 病位证素 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位证素分布以脾、胃、肝多见,并且出现的频次以脾>胃>肝。见表2。

表2 慢性胃炎患者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3.2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根据体质量表结果的显示,因绝大部分的患者是一种体质类型,但有少部分患者同时兼有其他一种或几种类型。为方便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时以主要体质纳入,其他兼夹体质暂不加入统计分析。9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体质分布为阳虚质>平和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其中以阳虚质和平和质为常见。见表3。

表3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体质分布情况

4 讨 论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很多,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脾胃湿热型的疗效相对较差。我们注意到对慢性胃炎的中医病理特点研究不多,尤其是常见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中医病理特点研究更是无人涉及,这或许是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差的原因。

中医体质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心理方面综合和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存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由先天禀赋及后天获得协同作用形成的,遵循“禀受于先天,充养于后天”的基本规律[3],可反映未发病状态下长期形成的病理基础,其强弱受脾胃健运与否的影响,脾胃健运则体质强,反之则弱。同时,体质也影响着脾胃疾病的发生发展。《内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发病与否的内在条件是体质的好坏。脏腑、精气血津液等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基础,机体的体质异常,则可能出现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或相同疾病不同证型的倾向性,表现在脾胃疾病方面也是如此。因此,体质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体质可反映慢性胃炎患者未发病状态下长期形成的病理基础,并影响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针对90例经过传统辨证分析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体质辨析,发现阳虚质>平和质>湿热质>气虚质,其中以阳虚质为主。阳虚质主要是机体的阳气不足,以畏冷、手足不温等为主要表现,与先天、后天因素均有关,因机体的阳气不足,温煦、推动无力,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无以健运水湿,湿邪内生,或机体不慎感受外来湿邪,因阳气不足,亦不能温化水湿,湿邪内侵,郁闭日久,湿邪化热,可表现胃脘痞闷、口干苦、大便黏滞、舌苔黄腻等湿热之象;加之,阳气不足,正气亦不足,抵抗外邪能力下降,外邪易侵,容易发病。平和质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患者也不少见,这可能与平和质人群平素饮食和生活无所节制,酿生湿热有关。

“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要素[1],包括病位证素(包含心、胃、脾、肝等)和病性证素(包含风、寒、湿、气滞、气虚、血瘀等),主要是利用临床症状及体征等信息来识别病位、病性证素,从而组合成为证名。此法对疾病的性质和部位(疾病当前状态下的病理基础)能更加客观和科学地反映出来,对于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提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位证素分布以脾、胃、肝为主。《临证指南医案》曰:“受纳主胃,运化主脾。”明确说明胃的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和输布精微物质至全身以促进生命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即若脾胃功能不调,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慢性胃炎的发生多由于饮食等原因损伤脾胃致其功能失调,与脾胃的关系密切。而本结果也提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位证素,可见脾、胃占主要地位。然脾胃之气的运行以及脾胃输布精微的作用都离不开肝的作用。《素问·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说明肝与脾胃的关系上表现为肝木疏土。若肝疏泄不及则易壅滞气机,脾胃易气滞;肝疏泄太过则易乘脾,而出现肝脾不调之证候,因此肝与脾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

本研究发现:①气滞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病性证素中比例最高。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升降相因、纳化相合,水谷精微方能正常消化、输布;若因饮食、情志等导致脾胃气滞,水液健运失常,水反为湿,可导致湿邪内侵而出现临床症状。②湿邪具有黏滞、趋下、重浊的特点,可分为外湿(如居住之地潮湿或感受雨水等)和内湿(脾胃失于健运,湿浊内生)。本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气较重,因此长期居住于此地的居民极易外感湿热;同时,饮食不节或肝气不疏,气机不畅,脾胃气滞,运化失职,或其他原因直接或间接损伤脾胃,内湿由此而生,故慢性胃炎患者在证素表现上湿出现频率偏高。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感受湿邪日久极易导致阳虚,因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中病性证素阳虚出现的频率也较高。③人体之气具有温煦、推动等功能,但因外邪侵犯、内伤饮食、情志不畅、劳逸失调等因素可导致人体之气耗损。若脾胃之气虚损则其功能失常,运化失常,可出现脾胃不适的诸多症状,若水湿运化失常,可导致内湿横生而出现湿热。因此“气虚”在慢性胃炎的病性证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时,除清化湿热外,还应注意温脾阳、补脾气、疏肝气、导胃滞。

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首先符合传统“湿热阻胃证”诊断标准,结果显示病性证素分布上除湿热多见外,也存在气滞、气虚、阳虚证,病位证素除脾胃多见外,还常见肝脏。我们认为这种结果是由于证素辨证必须基于较为全面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信息并通过量化指标来辨识病位和病性,不仅准确性高,还有识别兼证的优势,证素辨证的结果也符合临床上疾病复杂多变的规律。提示传统的脏腑辨证方法对病性和病位判断比较局限,而证素辨证能更全面辨识疾病的“证”,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中医治疗以现代医学命名的疾病时,能够重视“病”、“证”结合治疗,但往往忽略了患者本身的体质及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对慢性胃炎亦然。我们认为体质本身是可调的,并且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通过判别中医体质类型来了解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可初步判断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对疾病的治疗、预后有指导性作用;而通过证素分布可明确当前疾病状态下的病变本质(病位、病性)。利用辨“证”和辨“体”治疗符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并且在尚未发病情况下,通过纠正或调整偏颇体质,能有效预防与体质相关疾病的发生,这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并为临床慢性胃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1]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胃炎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23-125.

[2]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8-31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6-127.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湿热型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