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5-12-07马国军
马国军
摘 要: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发展,老师和家长渐渐认识到了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中体育教学应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是每位学生的基本社会生存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事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时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配合学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多培养和发展人际关系活动,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教与学相互结合,产生教与被教、组织与被组织的相互关系,两者共同协调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更好的协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渐渐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关键时刻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理解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关心,体现自己的价值,其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认同,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是人际交往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基本原因,老师还应提高对于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注重程度,学校加大对于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视度,老师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自己的个人位置,处理好学生和其他人的关系,这样进行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扩大现有的交往范围,使学生提前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复杂性,为将来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处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竞争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竞争越来越激烈,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是为学生以后高考竞争和社会竞争打下基础和准备。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如果不能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将很难立足于社会,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竞争能力表象直观直接,老师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观和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正确的面对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生活过程中找到差距和原因,在胜利中看清差距,在失败中总结原因,分析原因,拥有坚定的信心来拼搏直到取得胜利,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经历的种种失败和挫折,精神振奋,勇往直前,成为一名精神饱满的强者。
三、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创造能力是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高中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教育教学,其创造能力表现为标新立异,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技能和能力的发展,通过对于学习课程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更好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学会自主思维,在以往的技能掌握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关键,让其自身明白如何去开动自己的脑筋,通过体育锻炼进行边练习边思考,掌握学习原理的同时进行举一反三,体育老师应尽量选择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新近的教学手段,安排意义丰富的教育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学生多给予鼓励和支持,给学生积极性的反馈,培养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品质
人生总是充满了波折和挫败,学生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总会经历以前没有经历过的风雨和失败,这就要求学生培养坚毅的品质和承受打击的能力,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心理素质和生理负担能力,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高难度动作的完成需要学生依靠协调性、灵敏度力量等的综合素质,还要配合脑力分析等原因,老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教育训练,比如,可以适当地设立困难环节让学生逐渐进步,逐渐提高对于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此外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克服挫折困难的信心,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良好的品质,为学生自身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
高中生一直生活在学校教学环境中,接触到的人群比较狭窄,其还未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不能够清晰地看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单纯,部分学生盲目自大,自以为是,老师应该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好地评价自己,将自己放到总体当中去,认清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教育目标,与学生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这样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乐趣,正视自己的潜力。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应积极改变,以新课改教学目标为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首先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高中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此外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树立社会竞争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使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熊菊青.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体育课堂教学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
[2]朱先锋.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