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生为本的初中物理课堂
2015-12-07唐明英
唐明英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应创设一个“以生为本”的物理课堂。设计问题时应注重坡度,注重螺旋式上升;让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时,应注重依据和事实;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应注重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此,方能打造出厚重、精彩和生机盎然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兴趣点;自主权;思维活动
在新的课程视阈下,如何打造一个厚重、多元、生机盎然的物理课堂呢?初中物理教师应创设一个“以生为本”的物理课堂。不论是课前、课中或课末,始终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或抓头挠耳、或蹙眉沉思、或顿悟惊喜,而这正是孩子们真实学情得以彰显的标志。当然,这一切在于教师高度的敏感、执着和警觉。
一、注重问题坡度,让课堂每一分钟都演绎精彩
沪教版八年级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以下是两位教师在上课伊始的课堂引入:
【引入一】(1)将一个气球罩在试管口,把水倒进去,会看到气球由于有水的压强,而将发生弹性变化;(2)气球的弹性变化说明了什么?
【引入二】(1)深海的鱼被捕上来后,放在盛满水的容器中会很快死去,这是为什么?(2)出示PPT图片并追问:拦河水坝为什么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3)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细究学习内容,可以发现,【引入一】从实验入手,能够最大限度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和智慧之火。而【引入二】的三个问题,则不宜在上课伊始就抛给学生,因为只有当学生学完本课,真正理解了“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之时,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可见,好的物理学习都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当操之过急,直奔结果。由于物理问题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所以问题的选择和编排一定要突出层次性,要有明晰的层次感和递进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当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课堂的每一分钟也必将是精彩和厚实的。
二、注重科学猜想,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有效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对于初中孩子而言,猜想的意义就在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意味着解决物理问题的路径愈来愈多,自主探究物理问题的意识愈来愈浓,而浸润在其中的学生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例如,学习《液体的压强》时,可以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应该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防止学生胡猜瞎说。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排除那些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猜想,如:高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主要精力来探究主要的因素。
一堂课是否生机盎然,关键在于学生的猜想是否一步步得到验证,是否在自主中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有效果。尽管在猜想中,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能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但教师正好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尽可能指出其合理之处,让学生有继续参与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能提出更好的问题。
三、分层兼顾,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仍然以《液体的压强》教学为例,在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的实验中,如何在水槽确定一个深度,如何演示探头在同一位置的各个方向,如何确定探头弹性薄膜的中心位置和粉笔定的位置是一致的。这些操作不宜让学困生操作,因为这样的操作很难把握准确,误差很大,所以必须让优等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尽管如此,在具体的实验中,教师也要根据实验的情况对学生予以提醒:薄膜朝上、朝下时注意深度的变化,因为探头盒子旋转了,使得薄膜朝上和朝下改变了一下方向,但在转动过程中薄膜的深度已有2 cm左右的深度差距,致使测量橡皮膜朝上和朝下时的压强有较大误差。
同时,可以把例题进行改编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一、二组学生把煤油柱的高改为30 cm求压强,第三、四组学生把“煤油柱”改成“水柱”(其他条件不变)求压强。
上文提到的“拦河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也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势互补,避免思维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可见,物理学习就是要从注重个体差异开始,构建一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叶澜教授曾经说:“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就是要看教师是否坚持了“以生为本”,是否使用以学法为主的“学案”上课,是否充分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充分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磕磕碰碰”,从而让真实的学情得以呈现或暴露,是否大面积解放了学生的口、手、脑……但愿“以生为本”的理念能够浸润在教育的每一个细微处,能让教师打造出自主、厚重、精彩和生机盎然的高效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三联书店,199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