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2015-12-07许嘉璐

中国医学人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首都医科大学人文

文/许嘉璐

一次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文/许嘉璐

编者按:王宁利,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2015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新作《临床与科研——临床需求导向的科学研究》。全书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包括绪论、课题研究、技术规范、重要课题组介绍及学术产出共计五篇。王宁利教授邀请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著作作序。于是,有了“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我曾是一名患者,对医学一窍不通,怎么可以为这位蜚声国内外的眼科医学大家写序呢?没过几天,样书送来了,接过来,又吓了一跳:16开,500多页,沉甸甸;翻看目录,在第二篇《课题研究》、第三篇《技术规范》中,竟有10章,49节,我连每节的题目和图片都看不懂!但是,第一篇《绪论》和附录《人文故事》却吸引了我,四、五万字,一口气读完了。

王宁利教授在《绪论》里以“我和我的导师们”等3篇文章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传承靠的是人,靠的是奉献精神、忘我精神、团队精神、勤奋精神和由聪颖、悟性生发出的大胆设想(假说)。读后,我不禁掩卷而叹:这不就是伟大的人文精神么?在他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4位杰出导师的崇敬和感激,从“医生、团队、平台、使命”一文中喷射出的,是从导师们那里继承来的“大医精诚”之爱,是任何设备不可代替的严谨,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执著探索。

专注 摄影/刘伯运 北京武警总医院

《绪论》读罢,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书的第二篇。虽然面对繁多的术语、数据和图表如堕五里雾中,但是反复翻阅,似乎忽有所悟:事实-问题-假说-验证-再次面对事实-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提出假说,这一思维和实践过程,不仅适用于眼医科学,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王宁利教授成长的过程,他给学生们所指出的前方之路,实际是人类对自然、对自身不断进行有效思考、成功探索的必由之路。对这一可谓方法论顶层的总结,正是人文社会哲学领域中事。不止此也,充满在其各章节中的,是他对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宏观与微观、发现与创新、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黑暗与光明、艰难与成功、个人与群体种种对立而统一关系的亲身体验。天哪,在我所从事的语言学、文化学和跨文化交流领域里,不是也时时刻刻不能离开人类的这些智慧结晶吗?隔行如隔山,但我清晰地听到了山那边响亮而悦耳的琴声——隔山、隔知,但隔不住普世的真理呀!

人类现在生活在战争阴云、环境恶化、社会离散种种危机之中。用德国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的话说,我们所身处的,是“世界性风险社会”。撇开战争硝烟背后的阴谋阳谋不说,单看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新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体的直接和潜在的威胁,人类向大自然无限度的攫取,以及“权威机构”公布的对这些危害“可以承受”的标准、“没有异常反应的记录”之类的说辞、提示,几乎都是经过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之脑、之手而出台的,但其研究、试验、测量的详情社会不得而知。在其背后,有没有最高端的企业家指挥的身影呢?谁说自然科学和人文无关?

对“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的质疑、批判和反对,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这其中也不乏把反对甚至仇恨的矛头直指科学理性和技术应用的声音。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在批判有关现代的一系列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甚至对天天打来打去和含毒素工业产品的增产没有发生丝毫遏制的作用,但是,中华文化反求诸心、推己及人、天人合一、仁义道德等主张,越来越吸引世界的注意。依照中华民族的理念,除了应视自然、宇宙与己一体,对由于种种自身和环境的原因而出现或造成的疾病,既已发生,就应该尽力予以治疗,同时力求寻其缘由,提高疗效;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带着对地球前途的关切,对人类(扩而大之应该涵盖一切生命体)的大爱,研究创新技术工具和应有的规范标准。王宁利教授大作的第二篇,其中第四章不就是“仪器设备研究”吗?但是,是我的思绪没有离开他的这部精彩之作呢,还是他没有和我所从事的行当分家呢?

他在书尾收进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步之遥——与最终结论失之交臂》,给了我答复。“夜幕降临时,一首小提琴曲打破了秋日的宁静,是Por Una Cabeza 中文译名《一步之遥》。……这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怎么叫‘一步之遥’呢?就像暗恋中的人,最终没有表白;相爱的人,最终没有结婚;分手的人,最终没有挽留。”由此他联想到,“在科研工作中,有时虽然只差一步,但这一步却比之前的成百上千步更为困难,更为艰辛;可能你已经来到一个宝藏的门口,却不知道如何打开这扇大门。如果你认为这扇门永远打不开,放弃吧,那么,大门后的精彩,就永远不是你了。”读到此,我蓦然明白了:怪不得他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原来在他心里,医学和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游刃其间,由此及彼,由彼反此。他以博大的人文情怀投入到为眼疾患者解除痛苦的事业中,又以他所掌握的前沿技术和精细的观察、诊断、治疗、手术以及不懈的奋斗来报答他的4位恩师和所有的人们,包括走在他身后,将会打开更多宝藏大门的后来者。

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求真、求善是生命的初衷,促使科学与人文永远并存。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枯燥的,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僵化的,也是短命的。”原来,我草草读了他的心血之作,又感于他的成就和为人,于是坐下来写这篇序,实际是我们两人在进行一次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我希望这样的对话能够继续下去,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首都医科大学人文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最朴素的人文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在“实践”中研究人
人文绍兴
浅谈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二)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一)
抓好四个渗透,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