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怎样种地
2015-12-06刘少才
文│刘少才
要想在这个世上生存,衣食住行谁也逃避不了,但每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同,人们的活法也就不一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4岁,蝉联全球第一。人们总结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主要是“吃出来的健康”。日本人很讲究吃,满大街都是不同的料理,主要表现在膳食“少量多样”,日本人每顿菜肴品种多,数量少。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这样每顿饭都摄入多种而且均衡的营养成分。饮食上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那是日本农业逐渐告别农药化肥,向绿色无公害食品转型。
一、日本化肥传入我国东北
在我东北老家,当年父辈经常向我讲起有关第一次认识化肥的故事。那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在这期间,日本关东军要求伪满洲国每年要向日本提供100万吨以上的粮食,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粮工作,11月底结束。有资料可查,伪满洲年产粮食约2000万吨左右,其中农民全年所需食用粮约750万吨,种子粮400万吨,同时还需负担日本、朝鲜移民的口粮,因为日本开拓团移民不需要交纳农业税费,同时按月领取口粮,这样就给当地农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伪满洲国为了满足关东军的粮食需求,便成立了农业科研设施比较完备的农科研所,并要求每一个省(伪满洲国时曾一度设过九个省)都建立一个农业试验场,主要是为了推行农业新成果。这些部门把当时科研所的大量研究成果推广给农民,在这期间,为提高粮食产量,伪满洲国向村民提供化肥—硫铵。当时村民们不认识硫铵,也不知道硫铵的作用,上边说当肥施用,说能多打粮,但是谁也不敢用,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加上朴实的农民普遍存在对洋货自觉抵制的心理,都知道小日本关东军不安好心,都怕一旦上地将地上坏,小户人家不敢用,大户人家也不敢用。但又不敢明抗说不要,最后村民都是在夜静更深无人时,偷偷地将到手的硫铵倒到村南一个大坑里。可是,村中一大户人家的地多,得到的硫铵也多,离坑又远,就将硫铵埋在自家的小山似的粪堆里,那堆粪当年也没敢用。第二年种地仍然使用这堆埋进硫铵的农家肥,没想到,他家上百亩的地空前大丰收,这时村民才认识到化肥可以肥田。
二、日本人认识到化肥农药的负面效应及应对措施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技术革新的成果不断进入农业领域,促进了农业技术革新和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化肥的确功不可没。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使农业环境恶化。由于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土中缺少空气,微生物难以繁殖,致使地力减退。使用化肥虽然可以使当年的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地力却在逐渐减退,下一年必须使用更多的化肥及农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成为农业环境的一大污染源,也降低了农产品的营养成分,使用农药使农产品中的矿物性营养素含量大大下降。
面对农产品化肥、农药污染带来的负面代价,1992年后,日本有关部门就决意从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开始,告别此前的环境破坏型农业。从2001年起,日本中央农业研究中心先后推出了1204件新型技术情报,涉及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除草等农业环境保护的全部领域,以供农户选用。农科研部门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此外农户也想了很多办法。他们用适温的热水取代化学消毒液给稻种消毒,用纸质多纤维丝膜和除草机代替了化学除草剂,用辣椒粉兑烈酒再稀释喷洒蔬菜的除虫效果毫不逊色于农药。日本农林水产省还推出水田放鸭除草防虫的老方法。只要在每亩稻田中放入7~13只鸭子,鸭群就能将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基本清除掉,而且不会损伤禾苗。
经过科研和实践,日本的农业和环保专家们以及农政部门给环保生态型农业界定了几项标准: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不用或少用农药、施用有机物、稻田冬季灌水养生、不翻地或少翻地栽培、使用土壤改良材料、装防虫防草罩网、创设绿色保护带,轮作、妥善处理田间废弃物等。对于被认定为符合以上主要标准的农户,地方自治体将会提供可观的农业改良基金贷款和大幅度免除农业机械的税金。
目前,在日本各地都推行本地认证,符合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本地农产品,可以打上“某某县”“某某市”的认证标签,这些标签既有创意又显得极为有趣。地方认证产生了双赢的效果,通过这些农产品的销售,地方的文化特色得以传播,而依靠地方政府的信誉,又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
同时日本农业部门也指导农民搞“一村一品”农业,笔者过去航海20年,去过数次日本,今年又随地方参观团去日本参观考察农业,所到之处,是品种连片,“一村一品”落实得到位,说是水稻这一村一片全是水稻,说是油菜籽全是油菜籽,说是水果全是水果,每一品都是一眼望不到边,很具有规模效应。
三、日本对农产品的分类
日本消费者非常重视食品的环保和安全,对不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此,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利用农业科技、生物技术。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三位一体的目标。
笔者当海员时,经常协助管事下地购伙食,无疑对日本粮食价格就有所了解。日本的大米看似一样,实分为三等,一等是没有用任何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称为“有机农产品”,其认证事宜由日本全国农协及其委托的地方农协统一组织实施。二等是用了50%以下农药化肥的农产品,被称为“特别栽培农产品”,其认证事宜由县(日本县比省大)一级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三等是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但也要达到日本全国的最低环保标准。对于不同等级的农产品,都要标注清晰并打上不同等级的环保标签。不同等级的农产品价格差距很大,有机大米比普通大米价格高出一倍。
一位日本学者认为,即使现在停止使用化肥及农药,那么要想日本土地恢复到40多年前的自然状态,也要花200年的时间。所以,有远见的日本人一方面在国内提倡少用不用化肥、农药,另一方面加大农产品的进口量,保护土地减少污染。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的品种主要有玉米、大米、大豆、花生米、芝麻、地瓜干、蚕豆、菜籽饼粉、各种腌渍菜等。日本自1984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纯进口国。有资料说,2006年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仅为39%(1965年为73%)。一直到现在,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仅为40%左右。
日本进口的农产品品种越来越多,且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比例大幅度增加。日本所进口的多种农产品中,玉米几乎是100%依赖进口;大豆、小麦进口率在90%左右;水果和肉类进口率也增长很快,由1965年的约10%,增至2005年的50%左右。由此可见,日本农民目光长远,为子孙后代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