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指数险之我见
2015-12-06王永树湖北省潜江市熊口管理区畜牧兽医站
文│王永树(湖北省潜江市熊口管理区畜牧兽医站)
去年9月15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刊登了《74万头生猪拱进“保险箱”》,第六版刊登了《生猪价格险、试水知深浅》的文章,笔者拜读数遍,不敢苟同。
又逢一轮猪周期,猪又拱翻了CPI,拱进了央视的舞台。无论是消费者、业内人士或经济学者都极其关注猪肉价格走势,并对平抑猪价献计献策,但政府不再强势干预,不像以前抛出国家收储、能繁母猪补贴等财政政策,而是让市场决定其走势。在笔者看来,这是开明政府尊重市场的一个明智选择。回过头看看,以往政
府通过财政手段干预猪价走势的结果是用纳税人的钱补贴了个别养殖户的腰包,反而助推了猪周期的更频繁波动,既未让消费者尝到实惠,也未让养殖业更健康平稳发展。
2013年,个别地方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险”,去年以来,许多地方相继效仿推广,其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不惜拿出重金补贴保险费用,以期通过该险种规避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最低收益水平,稳定生猪生产与供给。窃以为此险种的推出既违背保险业的行业规范,也违背市场的自然规律,只会助推猪周期更惨烈的波动和财政的无效支出。
第一,保险业是集千万参保人帮助个别意外损失个体克服偶然风险的一种商业行为,生猪养殖业在某一阶段和区域或赚或赔是大概率事件,是一种趋势性、规律性风险,保险公司要么统亏要么统赢,这种情况在保险险种设计上并不合理。
第二,当前生猪养殖正从低谷走入上升通道(2014年9月17日语),未来一年半左右猪粮比价平均值应该不会低于盈亏平衡点,让养殖户投保无异于拱手送钱财给保险公司。如果在此阶段弃保,保险收益为零。
第三,假定未来在形成猪价拐点(通常在猪价的巅峰时段、能繁母猪存栏大幅上升期)时全体养殖户都投保,保险公司认赔也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如果这款保险的初衷是保障养殖户的最低养殖收益,当养殖规模无限扩张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定全国3.5亿头为适量存栏,在保险兜底养殖收益的情况下发展到5亿头存栏规模,猪粮比可能降到5∶1以下,保险公司会赔付数百亿,而养殖户由于无风险可言,还会扩大生产,试想这种情况下保险与生产的关系如何处理?并且,如果限制养殖户投保就说明这款保险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第五,现行的价格指数险的保费60%以上由财政或政府部门承担,而另一方面,如果全体养殖户参保,政府部门可能配套不了那么多资金,这种缺乏广泛性和持续性的险种如何推广下去?
最后,笔者认为,生猪生产是一种市场行为,价格的起伏有利于行业的正当竞争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产业的升级和优胜劣汰,有助于提高养殖业者的风险意识和由量到质的意识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能被行政手段破坏,以财政补贴为主的生猪价格指数险既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