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之耽兮,谁言不可说?
2015-12-06王瀚浥
王瀚浥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女之耽兮,谁言不可说?
王瀚浥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其中所包含的信仰,情感,思维方式都与我们传统的本土的文学作品不尽相同。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我看到的是外国女子对于爱情的大胆热烈与单纯勇敢,对于婚姻的或忠贞或背叛,敢爱敢恨。这其中有值得我们赞扬的个性解放,对自我追求的成功实践。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我看到了性格各异,活色生香的各色女子,她们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中探索,浮沉,经历。从她们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坚韧,善良和智慧的美好,也体悟到了人生看似平静背后的艰难险恶,开始思考女性与婚姻的关系。
女性;婚姻;抉择;博弈
《另一个波琳家女孩》是英国小说家菲利帕·格里高利(Philippa Gregory)创作的历史小说。她被誉为“英国皇室历史小说女王”,这部作品在2002年出版后,赢得了当年的派克浪漫小说奖。
小说讲述的是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宫廷,那里处处充满了阴谋、背叛甚至荒淫无度。当曾经的爱妻已经无法为其生育男性继承人的时候,亨利八世便另寻新欢去了。得知此事的托马斯·波琳开始秘密谋划着如何让自己的家族重新回到英国最高的统治阶层当中。性格外向的小女儿安妮•波琳成了老头子最大的筹码,然而,老波琳的计划没能成功实施。因为,国王已然将爱慕的目光投向了波琳家族中另一位更为成熟柔美的女人身上,她就是安妮的姐姐,已经嫁为人妇的玛丽•波琳。被逼无奈之下,玛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丈夫而作为国王的“地下情人”入宫服侍国王。然而当玛丽怀上国王的骨肉时,她妹妹安妮突然进入皇宫主动勾引国王并得以国王的宠幸。不久风流善变的亨利八世将前妻凯瑟琳王后送上断头台并把安妮·波琳立为王后。而曾经得到国王恩宠的玛丽,却只能以王后的同姓姐姐的身份居住宫内,被蔑称为“另一位波琳家的女孩”。由于亨利八世病态地渴求一子,安妮在产下女儿伊丽莎白之后逐渐失宠,紧接着为怀上儿子而与哥哥乱伦的通奸,此事败露后安妮成为时隔三年第二个被国王送上法场的王后。而玛丽最终嫁与马夫,安然终老。
相比亨利对玛丽的温存与耐心,他对安妮的倾心更多的是求而不得的征服欲。虽然他为迎娶安妮不惜与天主教廷决裂却未见得有几分真心,充其量是帝王的任性而为。安妮自从到法国陪侍王后两年后可谓深谙男性心理,她用自己的美色换取国王不与刚刚产子的姐姐说话的条件,那一刻玛丽无辜受伤的眼神只换来了她由衷的骄傲,全然不见什么姐妹情分。而数年后,在安妮即将被推上断头台之前,得到消息的玛丽连夜骑马赶来向国王求情,我想这绝不是为了窃取自己爱人的安妮,而是家族的血脉驱使她挽救自己的亲妹妹。其实,我并不想谴责安妮的行为,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所谓不择手段也不过是后世的评价罢了,毕竟她在英国的历史上写下了作为王后的一页。反倒是逆来顺受的玛丽总让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如果她多少有点政治头脑而不是只有一颗少女幼稚单纯的大脑的话,她的可怜的私生子就是未来的国王。然而命运弄人,安妮王后命陨断头台,马夫的妻子玛丽在庄园终老,很难说说对谁错,一切值不值得。
《倾国之恋》1998年,曼哈顿的一间博物馆即将举行一场拍卖会,待价而沽的是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的遗物。故事女主人公威莉为排遣愁绪来到了这里,她正与自己的丈夫处于婚姻危机。随着温莎公爵夫妇生活中的艺术品依次展示给众人,威莉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辛普森夫人的生活,也慢慢地迷恋上了发生在沃利斯·辛普森夫人和爱德华八世国王之间惊世的爱情故事。她意识到虽然沃利斯是一个来自于美国的离婚女子,可是她却用自己对生活的精致态度和不凡品味,牢牢地抓住了国王的心。威莉决定像辛普森夫人一样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故事穿插进行,是过往与当下的交汇。两个美国女子的不同人生际遇,辛普森夫人两度嫁人仍能让英王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写下不爱江山爱美人传奇。而威莉却因为在拍卖会上买下一副手套就被丈夫以挥霍浪费为由大打出手,由此可见,女性的财政独立何等重要。世人多传说辛普森夫人妖媚惑主,却忽略了她调制英式下午茶的绝妙功夫。也许,见惯了万种风情的爱德华所渴望的正是这种成熟女人贤惠居家的柔美。有人说辛普森终生都在为没能当上英国王后耿耿于怀,说她汲汲名利热衷政治,我却认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曾经距离权利一步之遥,这样的盼望也是人之常情,算不得野心。毕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是她陪伴了温莎公爵漫长的35年。而威莉也最终受到这跨越时空的感召,放弃了不堪回首的婚姻,开始追逐自己的幸福。事实上,受到鼓舞与启迪的又何止是威莉?
《贝隆夫人》伊娃,她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十五岁时她就跟以为抒情歌手跑到首都,后来流落街头成为一名舞女。凭借美丽的容颜她很快在一位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从此辗转在富人和高级官员中,和任何对自己有帮助的男人睡觉。1943年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伊娃遇见了贝隆上校,他们相爱了。当贝隆被捕入狱期间,伊娃以他的名义参加总统竞选,贝隆获释后当上了阿根廷总统并与伊娃结了婚。在1946年的总统选举中,伊娃贝隆极力支持她的丈夫,在她每周播出的广播中号召穷人选举贝隆。虽然她的演员生涯为她带来了不少财富,但她一直强调她出身穷苦来显示她与下层阶级的团结。担任劳工部部长的伊娃想当副总统未果,遂创办伊娃.贝隆基金会。后来她开始欧洲外交之行,在西班牙受到热烈欢迎,但在意大利她却挨了骂,等到法国时她病倒了。1952年她因子宫癌病逝于阿根廷。
伊娃贝隆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既深受人民爱戴,被称为“穷人的旗手”,也被富人们称为“不择手段的女人”。伊娃曾哀感“永远也不会被理解”,其实,阿根廷人民对她的缅怀是很深的,那首著名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风靡全球。然而当我了解到贝隆夫人去世后胡安总统在流亡期间很快又迎娶了第三位夫人,而这位继任的贝隆夫人又在后来成功当选了阿根廷副总统时已是哑口无言。原本以为是寒微女子借助男人成就自己政治抱负的励志故事,转眼变成了薄情郎利用夫人的美貌赢得国际外交的胜利以及国内民众的拥护的卑劣伎俩。然而静心想来,伊娃与胡安算得上是半斤八两,一个舞女靠出卖色相一步步成为总统夫人,不可谓没有心计,恐怕她所追求也未必是平常人家的平淡真心。在一段各取所需的婚姻里,不必去指责谁的辜负,无非是权色交易罢了。如今想来真是浪费了我初看时流下的泪水。
《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作为上世纪极有影响力的女性领导人拥有很多项傲人的记录,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历史纪录。她虽然出身贫寒,但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她力主的自由市场政策也饱受非议,但是她用过人的智慧和超强的忍耐力,战胜了左辅右弼众叛亲离的局面,凭一己之力拯救了英国经济,捍卫了领土主权,被世人称作铁娘子。”百度百科中的撒切尔是这样一位政界女强人,然而当她卸任后从唐宁街十号搬出去之后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时常会幻想自己已经去世的丈夫回到了身边。女儿的劝慰与不耐烦让我看到了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卑微琐屑的生活。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除了千钧一发运筹帷幄举重若轻的铁娘子形象更多的还是偏爱蓝色套装笑容羞涩的年轻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先生向她的求婚听起来更像是政治筹码的诱惑:一个成功商人的妻子的身份总比杂货店老板的女儿更利于你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这样,玛格丽特成为了撒切尔夫人。后来当她熬夜处理政务的时候,撒切尔先生会温情脉脉的送来一杯热牛奶,而不是对她漠视家庭的指责。为了妻子的事业他甚至会给女儿梳辫子,也许真正的爱不是什么甜言蜜语,而是对妻子的尊重理解与支持,在那个男女平等尚且不完善的年代,没有这样一位宽厚包容她的丈夫就没有那个在政坛上叱咤风云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岁月流逝,当撒切尔夫人退休后最终回归家庭作为一个女人的时候,那个在她身边守候一生的丹尼尔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垂垂老矣的玛格丽特幻想当年共同起舞的画面,相信她会有感激有愧疚。如果能够重新来过,不知玛格丽特会选择做撒切尔夫人还是铁娘子呢?至少,在我看来无论怎样光芒万丈的女人终究都是要回归家庭的。
《飘》斯嘉丽年少时固执地爱上了不爱自己的卫希里,并把这份飘渺的单恋当作了真爱,甚至为此负担起卫希里的妻儿的生活。这是一个倔强而坚韧的女子,在她的眼中,爱一个人就要爱他所爱的的人。平心而论,我做不到。白瑞德的出现让所有的读者都惊呼真命天子出现了,然而一向精明的斯嘉丽却傻到后知后觉。用窗帘布做成礼服裙,骄傲的维持养尊处优的假象却被因劳作变得不复娇嫩的双手出卖了,这时的白瑞德表面上是嘲笑,实际上更多的是对斯嘉丽的怜惜。只是他们都不是把爱说出口的人。每每提起斯嘉丽都会浮现出一个穿着红色羊皮鞋绿眼珠的美人儿,坐在战火后的庭院前愁容之中又毫无畏惧。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似乎比《边城》中翠翠的“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更多了一份独立的美。然而,以我尚浅的经验看来,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在爱情中占据主导拥有控制权,那么她大概会输得很惨。至于原因,是男性流传了千百年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尊严感还是社会已然约定俗成的男尊女卑不得而知,反正你就相信了吧。
《包法利夫人》她,是这样一个女人,年轻、漂亮、富于幻想,甚至她把自己的婚姻当做去城市生活的手段。看完这本书完全不会像道学先生一般谴责包法利夫人的虚荣淫荡,因为我竟然如此能够理解她,如果她不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的形象,我简直想要把她拉到眼前作为一个最真实的朋友。包法利夫人是一切女性阴暗面或者说真实面的共同写照,不同于大多数中国文学作品中把女性包装出来的贤良淑德,安分守己。很明显,包法利夫人是更鲜活更大胆更自我的那一类女人,她毫不掩饰对华服广厦,珠宝笙歌的热爱,甚至狂热到背弃婚姻,道德的束缚。追求享乐才是人类的本性,我不相信有谁天生就偏爱艰苦朴素,只能说他们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伟大的一群。而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在于待字闺中的她尚未想清楚自己的理想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与医生草率甚至各怀鬼胎的无望婚姻中,当她回过神来却已是悔之晚矣。包法利夫人不甘平庸的性格铸就了出轨的结局,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她一定会凭借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过上体面舒心的生活。只是当你决定背弃婚姻另觅新欢的时候仍然要防止遇人不淑,像甘道夫那样的不值得托付的人还是趁早算了吧。包法利夫人居然像个第一次陷入热恋的少女一般毫无保留的向他表达爱意,当最初的感动感激过去后,甘道夫心里更多的竟是对这个女人关于淫荡的鄙夷以及对她娴熟的求爱技巧的怀疑。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当包法利夫人下决心与之私奔时,甘道夫选择了逃避。他居然还冠冕堂皇的要自己的情人回归家庭去,简直虚伪荒诞至极。
《李尔王》想起莎翁这篇名著就哑然失笑,谁说女人爱听甜言蜜语,哪怕明知道言不由衷。老李尔才是只知口蜜不管腹剑的杰出代表。关于国土分配的原则怎一个昏庸了得?在李尔王的意识里,作为君王,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尔王的分封是合理的,其中不包含任何不正义的行为。而考狄利娅以道德的名义不赞成李尔所要求的花言巧语,虽然其中没有任何欺诈和抢劫的意愿,但在李尔看来,这对他的权威构成了不可饶恕的挑战,作为君王的李尔泯灭了作为普通人的理智以及作为父亲的慈爱。当他后来受到另外两个女儿的凌辱和虐待之后幡然醒悟也正是丧失了权利之后才重新获得的判断力。由此观之,权利也许并非什么灵丹妙药,有时候它成为蒙蔽心智,消磨人性亲情的魔鬼屠刀。相信不少读者都会为考狄利娅所谓的诚实和原则着急,这种逆流而行的愚忠到头来害人害己,水至清则无鱼,不懂得变通的人即使善良也很难被所有人夸赞。如果她肯违背自己的原则说几句顺耳恭维的话,哪怕不像姐姐们那样谄媚肉麻,也一定会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日后当姐姐们不想继续演戏决定撕破脸皮的时候,考狄利娅也还有与之抗衡的能力,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丈夫了。可惜,女人往往太诚实。
尝试着分析了这么多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差不多把自己都给说服了。当一个女人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时候,婚姻会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也未可知。正如蒋宋美龄所言,要嫁就嫁名和利,这是民国第一夫人的选择,她也践行了自己的准则。女人对待婚姻的态度终究只有两种,成就自己或者牺牲自己。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人前风光与携手真爱的双赢也很难平衡。这样两难的选择古今中外司空见惯,切莫眉头紧蹙举步不前,遵从内心的感受,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人生只有一次,哪怕后悔,不说谁会知道?铁娘子会暗自羡慕小女人的家庭美满,而居家女人则暗自佩服女强人的自信果断,婚姻究竟是天梯还是牢笼?冷暖自知。毕竟,选择自己的婚姻是女人最大的权力。
[1]<英>格里高利:《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潘佳雨译,重庆出版社,2014年.
[2]<英>布伦德尔:《铁娘子》,邓继好译,红旗出版社,2013年.
[3]<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4]<美>玛格丽特•米歇尔:《飘》,黄怀仁、朱筱若译,延边人民出版社,2010年.
[5]<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王瀚浥(1994-),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英语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