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中的宫城布局研究
2015-12-05李海
李 海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北魏平城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最早开辟大同,使之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秦朝因之。西汉始置平城县。西晋建业元年(313年),鲜卑首领拓跋猗卢建立代国,“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1](P8)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建立北魏。是年十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1](P33)拉开了平城建设的序幕。经道武帝、明元帝初创,太武帝、文成帝扩建,孝文帝完善,历时96年,使北魏平城成为当时中国北部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从明清到近现代,为数众多中外的学者对平城遗址作了广泛的研究,当代亦有不少考古发现,为探明平城遗址提供了证据。但以往的研究中,专门讨论平城宫城布局的文章较少,也不够深入。为此,本文试图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考古调查资料,对北魏平城中的宫城布局作探讨。
一、宫城的位置
北魏平城的宫城是在汉代平城县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道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于平城,太武帝“截平城西为宫城”,[2](P984)所指均为汉平城县。汉晋之际,平城县屡有兴废。其实际位置,近代以来有众多考证说法。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趋于接受其位于今大同城北门外的操场城一带。操场城亦称北小城,是明代大同府城北门外的关城。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由巡抚都御史年富所筑。考古调查资料显示,操场城东、西墙内侧间距近980m,南、北墙内侧间距近850 m,其北墙距明大同府城北墙近980 m。操场城的北墙和东、西墙的北部,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挤靠叠压的现象,从早到晚为自内向外的方向排列。早期的夯筑物为汉代平城县的城垣,中期的夯筑物为北魏平城宫城的城垣,晚期的夯筑物为明北小城的基址。由此,可判断出汉平城县城的范围[3]:大体在操场城北部2/3的城圈内,东西长近980m,南北长约600m。平城宫城是在汉平城的外侧增筑了墙体,基本限于汉平城的规模,其南界距明大同府城北墙约400m。
二、西宫
不少学者认为,平城宫城是由西宫和东宫两部分组成的,其实不然。早在汉代,就有“东宫、西宫”的称谓。东宫专指皇帝母亲皇太后或祖母太皇太后的宫殿,西宫则专指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场所,后世成为含有政治意义的专用名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定都平城时,其母献明太后于皇始元年(396年)已崩,不存在为其母立“东宫”之事。另外,当时尚未明确太子制度,也没有建设后来的太子之宫——东宫。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把平城宫城称为“平城宫”,以便与新都洛阳的宫城名称相区别。因此,北魏平城的宫城就是沿用汉代“西宫”的称谓,专指皇帝在都城内办公和居住的场所,谓之皇宫,并无地域或方向的概念。
道武帝迁都伊始,便规划了平城宫城的布局,“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1](P604)接着,便对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天兴元年,建天文殿。次年,建天华殿、中天殿、云母堂和金华室。以上三殿、一堂、一室是平城宫城中最早的一组建筑。天兴二年,建太庙、太社及西武库。天兴四年五月,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和鹿苑台。[1](P33-38)天兴六年,筑西昭阳殿。道武帝又筑天安殿(何时所筑,史无明载)。天赐元年(404年),“冬十月辛巳,大赦,改元,筑西宫”。[1](P42)此处“筑西宫”,是指对西宫城垣作了增筑。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病于天安殿,崩于斯。[1](P44)
西宫是道武、明元两帝的办公、居住之所,亦是召开会议、朝会万国、宴请群臣的场所。史载,明元帝永兴元年 (409年),“十有二月己亥,帝始居西宫,御天文殿”[1](P50);永兴四年,“夏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使各献直言”;神瑞二年 (415年),“二月丁亥,大飨于西宫,赐附国大渠帅朝岁首者缯帛金罽,各有差”,等等。随着军事、政务活动的增多,明元帝想扩大西宫的规模和面积。对此,《魏书·太宗纪》记载,泰常八年(423年),“冬十月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十有一月己巳,帝崩于西宫,时年三十二”。[1](P64)由于提出“广西宫”规划后27天,明元帝就去世了。实际上“广西宫”的规划并未实施。
始光元年(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随即,对西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营建。“(始光二年三月)庚申,营故东宫为万寿宫,起永安、安乐二殿,临望观、九华堂”。[1](P70)“故东宫”,指位于宫城东部的一座普通宫殿,太武帝出生于斯。“营故东宫为万寿宫”,即将原东宫的规模扩大,改建成一个小型宫殿建筑群的单元体,名曰万寿宫。其内主体建筑是永安殿、安乐殿及九华堂。后来,在此发生了几件重大事件:其一,正平元年(451年)三月,太武帝“崩于永安宫”,为太监宗爱杀害;其二,正平二年,文成帝拓跋濬在万寿宫中,“即皇帝位于永安前殿”;其三,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拓跋弘“崩于永安殿”,疑被文明太后赐死。可见,“万寿宫”是一个较为封闭、易于控制的宫中之宫。
文成帝即位后,给事中郭善明劝其大起宫室。重臣高允谏曰:“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1](P1073)由此可知,永安殿亦是文成帝时的主殿,其前殿是举行国家大典和朝会万邦之所。西堂、温室供皇帝办公、居处之用。临望观“可以观望远近”,与紫极殿、玄武楼遥呼相应。太安四年(458年),文成帝建太华殿。[1](P116)该殿雄伟壮丽,成为新的听政和朝会之所。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崩于斯。其后,太华殿又成为文明太后两度临朝称制的宫殿。延兴元年(471年),孝文帝“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1](P135)足见太华殿的重要。
文成之朝还有过寿安宫的记载。《魏书·高宗纪》曰:(和平元年四月)“戊戍,皇太后常氏崩于寿安宫”。常氏抚养文成帝有功,被尊为保太后。寿安宫为常太后所居之处,因要抚养幼年的太子,应在东宫。从其名称寿安宫看,或为万寿宫(故东宫)中的一座主殿,乃太武帝“营故东宫为万寿宫”时所造。
文明太后—孝文帝时期,也对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太和元年至十年(477—486年),先后建成太和殿—思贤门、安昌殿—朱明门、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思义殿、经武殿、东明观、宣文堂、皇信堂等殿堂观阁。太和十四年(489年),文明太后崩。太和十六年,孝文帝拆毁太华、安昌等殿,另建太极殿。对此,《水经注水》曰:“太和十六年,破太华、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施以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辨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堂南对白台,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录秘籍,悉积其下。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4](卷13)
对照上述记载,结合考古调查资料,对上述建筑的大体布局作一分析。
2003—200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单位在操场城发掘了3处北魏遗址,分别命名为大同操场城一号遗址、二号遗址、三号遗址。3处遗址均位于操场城东北部:一号遗址为一夯土台,东西长44.4m,南北宽31.5m。其西距今武定北路 (操场城南北中轴线)东侧约90m,南距操场城东街(大同四中门前)约110m;二号遗址在一号遗址东北,二者相距150m,其西距定北路约200m;三号遗址在一号遗址之北,二者相距10m。专家考证,一号为太和殿前殿遗址,三号为太和殿后殿遗址,二号为太官粮储遗址,由一、三号遗址结合文献所载,可证平城宫城中的主殿皆为前、后殿制。[5][6]如文成帝“即皇帝位于永安前殿”,孝文帝“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等等。另外,以一号遗址为坐标参照系,以推想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平城宫城建筑的布局,如图1所示。
“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宫城诸门。是说象魏 (双阙)、乾元门、中阳门、端门、二掖门“夹建”于各殿堂之间。由此,乾元门是宫城正门(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其外是双阙。进乾元门向北,依次是朝堂、中阳门、端门及东西二掖门、太极殿。太极殿之西、东分别是西堂、东堂。东堂之东是太和殿。西堂、太极殿、东堂和太和殿自西向东一线排布。由考古资料可知,太和殿(一号遗址处)西距武定北路约90m,南距操场城东街约110m。估计东、西堂和太极殿的东西距离有150m,则太极殿应位于武定北路北部,南距操场城东街亦约110m。
图1 孝文帝迁洛前平城宫城建筑布局推想图
《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七年 (492年),“……改作后宫,帝兴永兴园,徙御宣文堂”。[1](P171)魏晋邺城宫城中的后宫在主殿之北,平城宫城“模邺、洛、长安之制”,由此,太极殿之北是后宫。后宫西侧是永兴园,其内有经武殿、宣文堂。
太和殿以南,依次是承贤门(思贤门)、皇信堂、白台。承贤门是太和殿的宫门,皇信堂是文明太后和孝文帝政务活动的主要场所,白台是皇家图书馆。白台西侧是朱明阁。原安昌殿之门为朱明门。建太极殿时,拆毁安昌殿,可能改建为太极殿东堂,朱明门则饰以门楼,成为朱明阁,直侍之官由此出入。
太极殿西堂之西应是思义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分布的区域。东明观在宫城北端,与太武帝所建的临望观相并列。
《南齐书·魏虏传》尚载:“殿西铠仗库屋四十余间,殿北丝绵布绢库土屋一十余间……太官八十余窖,窖四千斛,半谷半米。又有悬食瓦屋数十间,置尚方作铁及木,其袍衣,使宫内婢为之”。[2](P984)“殿西铠仗库屋四十余间”指西武库;“殿北丝绵布绢库土屋一十余间”指丝绵布库;“太官八十余窖,窖四千斛”,指太官粮储(二号遗址处)。北魏太官掌管百官膳食,属光禄勋;“悬食瓦屋数十间,置尚方作铁及木”,指铁器及木器的作坊。尚方,古代掌管和制办宫廷饮食、器物的官署。秦置,属少府。汉末,分为左、中、右尚方。北魏孝文帝改少府为太府,三尚方均属太府寺;“其袍衣,使宫内婢为之”,指宫中所用一般衣服,为宫女所作,当然应有制衣作坊。宫城的东、西两端有较大的空间,是铁器、木器、丝绵布及衣服等物品的原料、成品库区以及作坊区。
北魏平城时期,衙署布局,史无记载。由以上分析可知,宫城南端尚有空地,可置高级衙署。魏晋邺城宫城之南端置高级衙署,“模邺、洛、长安之制”的平城宫城,亦当如此。
宫城城门的布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早在道武帝天兴二年,就“增启京师十二门”。但平城宫城地域狭小,若是四周城墙各开三门,则既不利于防卫,也无必要。可能是原四座城门两侧各开侧门,共计12门。《南齐书·魏虏传》曰:“伪太子宫在城东,亦开四门”。[2](P984)此处“亦开四门”,是相对于宫城而言的,故宫城四周有四门:南曰乾元,北曰中华,东曰云龙、西曰神虎。且门上“皆施以观阁”,即装饰了城门楼。乾元门外所建的双阙,位于今操场城南部,符合清代胡文烨《云中郡志·古迹》“后魏宫垣条”所载:“府城北门外,有土台东西对峙,盖双阙也”。
三、东宫
北魏平城时期,东宫系指太子宫,而东宫之称谓始于太武帝。《魏书·世祖纪》记载,太武帝于“天赐五年(408年),生于东宫,体貌瑰异,太祖奇而悦之”。[1](P69)此“东宫”应是西宫建筑群中的一座普通宫殿,没有记载其始建的时间及名称。是时,类似的建筑应为数不少。由于拓跋焘于泰常七年(422年),封泰平王,为监国,总摄百揆。之后,该殿才在《魏书》中被称为东宫。太武帝即位后,如前文所述,于始光二年“营故东宫为万寿宫”,仍为西宫宫殿群中的一部分。
太武帝延和元年(432年)秋七月“筑东宫”,[1](P81)是为太子拓跋晃筑太子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宫。两年后,“东宫成,备置屯卫,三分西宫之一”。《南齐书·魏虏传》亦载:“伪太子宫在城东,亦开四门,瓦屋,四角起楼。妃妾住皆土屋。婢使千余人,织绫锦贩卖,酤酒,养猪羊,牧牛马,种菜逐利……伪太子别有仓库”。[2](P984)这些记载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东宫规模庞大。东宫之中,要有满足太子、妃妾和“婢使千余人”的生活居住之所及必备的粮库、各类物资库(“伪太子别有仓库”);要有满足太子及其下属的办公之所;要有满足宫女织绫锦、酿酒的作坊、原料库和成品库;要有满足“养猪羊,牧牛马,种菜逐利”的生产场地。显然,东宫是规模庞大的独立建筑系统。建筑单元层次分明,宫殿城垣、设施完善、防御森严。诚如《南齐书》所言,“备置屯卫,三分西宫之一”。
其二,东宫位于郭城之东。《南齐书》云“伪太子宫在城东”,并非位于宫城内的东部。是时,平城的外城、郭城体系已经建成,东宫则位于郭城外的东部。首先,东宫规模庞大,其内设有“养猪羊,牧牛马,种菜”之处,如果置于西宫(皇帝办公、居住之所),多有不便;其次,东宫“亦开四门,瓦屋,四角起楼”,如果置于西宫内,没有必要。另外,《魏书·高允传》记载:“初,(崔)浩之被收也,允直中书省。恭宗使东宫侍郎吴延召允,仍留宿宫内。翌日,恭宗入奏世祖。命允骖乘,至宫门”。[1](P1070)骖,即一车驾三马。骖乘,古代乘车在车右陪乘的人。可见,东宫、西宫应有一定的距离,否则没有必要使用驾三马之车。因此,太武帝延和元年所筑的东宫,不在宫城(西宫)之内,也不在西宫的东部。
那么,东宫位于城东何处?城东,应为郭城之东。平城东郭城垣建在何处,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凡言城东建筑者,应在御河两岸。《水经注水》记载,御河东岸有静轮宫、大道坛庙、袛洹舍等建筑,西岸边有一座3层佛塔。如东郭在如浑东水(今御河)西岸所筑,则东郭至御河西岸之间地域狭小,故仅筑一座3层佛塔。而东岸地域宽广,可营造大型建筑。大道坛庙为道教建筑,是道士寇谦之于始光二年(424年)所造,外形类似北魏平城明堂。静轮宫亦是道教建筑,其台榭高大宽广,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将其拆毁。袛洹舍为佛教建筑,是著名建筑家阉人王遇于孝文帝太和年间所建,其椽瓦梁栋,台壁棂陛,尊容圣像,规模宏伟。这些建筑占地面积广大,只能建在东岸。另外,太武帝始光初年,大规模地改造和营建西宫的同时,在御河之东亦大兴土木。《魏书》卷84《儒林传序》曰:“世祖始光三年(425年)春,别起太学于城东”。太学规模宏大,当然要建在御河之东。同理,东宫亦建在御河之东。有的学者认为,今御河东古城村西南坡边、平城桥西端南侧有夯土台,俗名二猴圪瘩,乃是袛洹舍遗址。而古城村的古城遗址,或为东宫遗址。[5]笔者以此看法为是,并认为“别起太学于城东”,应在东宫附近。
综上所述,北魏平城宫城(西宫)基本限于汉平城的规模,位于今操场城北部三分之二的城圈范围内。东宫及太学位于今御河东古城村的古城遗址。
[1](北齐)魏 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萧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3]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变迁[J].晋阳学刊,2008(02):30-37.
[4](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殷 宪.北魏平城考述[A].北朝研究(第七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0-83.
[6]曹臣明.浅谈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遗址的性质[A].北朝研究(第七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