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智慧旅游发展架构研究
2015-12-05兰晓虹
兰晓虹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旅游与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2010年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是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手段,分析整合包括城市管理、产业运行在内的各项城市运行核心系统信息,以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带动城镇化、工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统筹协调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民生的强劲措施以及旅游业升级转型的行之有效推动力,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目前,我国智慧旅游建设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智慧技术趋于成熟,市场需求空前旺盛。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要发展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旅游服务产业,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倡议要加快步伐,争取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更将“美丽中国,智慧旅游”确定为2014年度旅游宣传口号。
一、智慧旅游概述
智慧旅游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包括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旅游业为改善旅游体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高落单度的旅游服务,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优化旅游资源利用率,实现与社会资源共享的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变革,从而达到服务旅游市场的目的。[1]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分析:自助游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主要出行模式,2014年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强劲,包括自助游、出境游、国内游市场在内的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额达336.2亿人民币,在线旅游OTA市场交易额达到2798.2亿元人民币,占到2014年国家旅游总收入的8.2%,预计2017年在线度假旅游将超过800亿人民币。2014年第三季度的居民出游意愿中,愿意单独出游自行安排旅游事项的比例为70.9%,而选择跟旅行团出游的只占34.2%,2013年同期的自由行比例为63.8%,来自住宿餐饮、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供应商的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些结论也说明智慧旅游正在加速发展。2014年国家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宣传主题,号召各地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发展,促进智慧旅游产品开发,大同市应以此为契机,以“智慧旅游”主题发展作为响应,努力促进智慧旅游建设。
二、大同发展智慧旅游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三部分(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首先提到的优先主题:“专注于现代物流、网络教育、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发展所需的网络软件和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的发展,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在线旅游服务、网络营销、预订与网上支付等社会资源,打造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推动旅游信息服务发展,提升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城市的信息化服务水准,促进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保持旅游业与工业发展信息化同步,使旅游信息化水准高于服务业的整体水准,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具有高信息含量,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3]
2011年9月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计划用十年时间初步实现我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2012中国智慧旅游峰会”着重探讨如何把传统旅游业培育成知识密集、高科技、高信息含量的“智慧旅游”产业,着力推进“十二五”期间中国智慧旅游建设高潮。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发展基于信息化产业的旅游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向旅游领域发展。同时,鼓励政府、院校、科研机构等将旅游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重点开放旅游娱乐消费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引导各级政府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募筹集资金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文化古都的大同,在城市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乘此东风把握信息化的脉搏,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全面提升大同市整体旅游形象,将大美大同的旅游城市品牌打响,在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同时加入现代化高科技元素,使古都大同的历史魅力和现代化信息平台相得益彰,开创大同旅游发展新局面。
(二)经济环境分析 贺小海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一文中指出:”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整理1985-2004年的旅游统计数据,对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得出我国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表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创汇产业之一,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提供实证支持。”[4]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的大幅提升,国民消费观念与结构也在悄然改变,居民消费支出中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作为三大旅游市场之一的国内游市场以每年1亿人次的速度递增,而2004年与2007年国内游递增人数更突破2亿人次,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亿人次,居民出游率达到129%,较2000年增长近1.3倍,居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世界首位(表1)。与我国入境国内旅游市场特征相似,来同入境旅游人数也在逐年递增,2013年大同入境旅游人数达2355.83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我国内地游客23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同年旅游总收入200.3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781.23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92.90亿元。2013年我国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200万人次的城市与接待海外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20万人次的城市大同均位列其中。
表1 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变化(2000-2010年)
(三)社会环境分析 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和组织方式的变化影响着旅游组织方式和商业形态的变革。1992年我国旅游市场客源结构开始从量变到质质,散客与团队游客从平分秋色到独占鳌头,2011年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国内城镇居民团体旅游仅占17.5%,而散客旅游占到82.5%。与省时省力的“保姆”式的团队游相比,自由行不仅要对旅游行程进行安排,更需要在交通票务、住宿餐饮等方面“自力更生”。据统计,2014年78%的人通过通用搜索网站来获取旅游讯息,仅有10.5%的人通过咨询旅行社或者宣传单来了解基本信息。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抽样调查,仅从市场规模和OTA产品结构来看,机票和酒店预订是在线旅游交易的主要构成(图1、图2),预计未来作为旅游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在线旅游采购将进入高速增长周期。而得益于在线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与旅游消费需求的复杂多样性,以及资金和信息技术的共同推动,在线旅行服务领域从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APP、用户原创内容UGC发展到与互联网相联系的O2O,从简单的部分替代旅行社业务的“机票加酒店”到综合团购的“机票、酒店加景区”,从在线旅游采购网店携程、去哪儿到蚂蜂窝,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公共视野中,极大地推动了自由行旅游市场的发展。而年龄在23至33岁之间的约占我国人口总量15.7%的“80后”,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更容易接触新鲜事物,既有消费能力也是科技引领者,他们更加倾向于自助游出,能够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行,成为我国智慧旅游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从推广角度来说,最容易接受“智慧旅游”市场的群体就是“80后”。
图1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整体结构(交易规模)
图2 中国OTA市场产品结构
根据北京大学旅游与规划研究中心与谷歌中心提交的《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地市场关注度分析报告》中可得知,在我国入境游客源市场中(表2),也有80%的旅游者通过网络媒体来获取旅游讯息,制定旅游决策,仅有20%的人通过咨询旅行社或者宣传单来了解基本信息,因此发展智慧旅游,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新模式也是大势所趋。
表2 中国入境客源信息收集阶段第一渠道
(四)技术环境分析 智慧旅游依托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持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协同,从而达到服务旅游市场的目的。而智慧旅游的技术层是基于包括云计算、全球定位、RFID、SOA、SaaS等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与传感技术、物联网、模糊识别、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智慧城市体系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用。智慧旅游系统是它的技术支撑体,随着I智慧旅游系统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方面发展的趋势越发强劲,而随着网络规模及水平的迅速提升,物联网进一步服务于旅游市场,导致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而图文并茂准确详细的地理信息,使得游客旅游行程安排愈加方便,旅游的信息化水平与人们信息生活相互推动。并且随着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逐步取代“数字化”,更真实有效、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成为人们畅游天下的必要组成部分,也保证了人们的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从大同发展智慧旅游的PEST环境分析来看,当前发展智慧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推广智慧旅游也是大势所趋,只要认真坚持智慧旅游建设核心理念,有效合理地制定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做好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信息的协同共享, 必将有效推动大同智慧旅游产业发展,为大同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借助波特钻石理论精华,探讨大同智慧旅游发展建设架构
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率领其团队分析10个国家100个行业取得国际化成功因素后,提出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具体来说,“钻石模型”包括生产要素(天然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需求要素(需求结构、需求质量等)、相关扶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纵向与横向产业形成体系化)、企业结构与竞争(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等)四种主要因素及政府作用、机遇等两种辅助因素[5]。竞争优势理论一推出,便在全球广泛传播,故本文借鉴波特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来探讨大同市智慧旅游发展构建。
(一)生产要素: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智慧旅游产品体系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素有“佛国龙城”的美誉,境内共有古建筑、古遗址3000多处,其中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目录》的云冈石窟更是大同旅游资源的代表。大同除拥有千年文化的渗透渲染的人文景观外,还拥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风光独特的黄土高原;保存最完好、出露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第四纪火山群;水量不断、温度恒定、可治疗多种疾病开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温泉群;而纯朴的晋北民俗民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也使得大同成为凉爽宜人的消夏避暑胜地。
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同成为国家旅游局向海外旅游市场推荐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兴产兴,在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智慧旅游产业的背景下,大同应按照“做精存量、做优增量”的原则,利用资源优势,将传统旅游产业整合升级,加快建设一批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农业采摘及观光休闲度假园地、湿地公园等现代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文化名城为龙头,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两冀,古长城、湿地文化、煤炭工业井下探秘旅游以及火山群观光游、会展旅游、暑期档旅行等旅游创新产品,在发展创新旅游产品的同时,提升省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智能化服务水平,重点对游客服务中心、购物场所、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注重旅游产品信息指示系统、咨询系统、售后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为大同市打造智慧旅游产品体系夯实基础。
虽然旅游景区景点仍是传统观光式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但随着旅游经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趋向选择更加具有个性及体验特色的深度游,他们深入到旅游地百姓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而游客在旅游目的旅游行为及消费方式的变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的边界开始模糊,因此大同应积极响应体验式营销,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创意产业,如开发“智慧大同”APP软件,为游客提供电子导购服务,使游客随时掌握相关信息,更加自如地展开在大同期间的各种旅游活动;结合景区景点的分布情况,建设电子导游讲解系统,使游客在观赏游览的同时,结合电子导游图文并茂的讲解,获得深层次旅游体验。在建设电子导游系统的同时,提供智慧导航平台,在确定位置的同时,主动提供周边旅游信息,如景点信息、车站位置、酒店餐馆等娱乐场所价格服务水准、优惠折扣,朋友或旅游团所在位置等信息,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利用现有技术,通过音频、交互式动画视频、文字等提供“线上云冈”、“华美华严”三维互动演示,实现对实体景物的补充及延伸,使游客能够随时随地浏览,使旅游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内涵。随着物联网技术、GPS、RFID等传感器设备推广使用,游客可以轻松预订场所门票,进行身份确认移动支付,甚至开启酒店智能门锁。在游乐场使用的RFID技术可以使游客免去排队游玩娱乐项目的时间,从而提升顾客服务品质,感受人性化服务。
(二)需求条件: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打造智慧旅游营销模式 智慧旅游营销与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的区别在于依托信息技术,及时掌控旅游者行程信息与动向,深入了解旅游者需求变化,引导旅游企业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产品更新换代,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虽然大同市入境游客量以每年21%的速度递增,但是旅游客源构成情况、游客需求指向、旅游消费模式等具体数据信息缺乏,因此很难开发设计出针对性强、别具一格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同时因受限于大同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难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旅游宣传营销中,因此依赖于互联网络的智能化营销模式更加具有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地市场关注度分析报告》调查可知,海外游客旅游信息搜集第一渠道为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的选择中第一位为搜索引擎(表3),因此大同应启动电子旅游商务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展示大同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主动进入智慧营销的平台,与国内诸如“携程”、“去哪儿”等知名在线旅游平台、电子分销机构等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开创智慧营销新方式,将传统的“被动接待式”转化为“主动选择式”旅游服务,在开发创新旅游产品的同时,积极建设旅游景区门户网站,搭建旅游公共信息标准化平台系统、旅游信息智能咨询系统、旅游信息智能指示系统及智能化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开通集预订、查询、支付等功能的城市旅游一卡通,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围绕旅游行程和消费过程,进行智慧旅游项目设计与策划,不仅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可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表三网络信息搜索渠道选择
(三)支撑产业与相关产业:完善智慧旅游产业体系,合理布局智慧旅游应用层 智慧旅游产业是在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物联网、云计算等平台为旅游者提供导游、导览、导购、导航等服务,将旅游接待地食宿娱游购行六要素与传统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科教、资讯科技、环境政策、法规制度等进行智能化衔接,形成旅游资源智能化分析、旅游服务智能化、旅游环境智能化以及旅游营销体系与旅游接待体系的智能化等。
山西省“十二五”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发展以全省旅游基础信息资源底层数据库为核心资源,打造数据存储应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建全全省旅游信息化支撑体系,打造省内旅游网站集群,规划发展的统一旅游呼叫平台和以移动通信旅游网为主要载体的立体化服务平台。[6]所以大同应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把旅游信息基础建设、商业基础建设与社会公共基础建设连接起来,打破以前行业壁垒森严、各行其是的状况,实现旅游业与其它产业间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促进智慧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进智慧旅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以智慧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在完善智慧旅游自身产业体系过程中,大同市政府应在旅游行业中积极推广实施“泛在网”等新兴技术,在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国家级旅游景区进行数字化景区建设,在公共场所增加无线上网条件的建设,与各专业网站、旅游者使用平台、支付平台等联营,建设智慧旅游终端系,增设全球定位导航服务系统、虚拟旅游服务系统等设施,将旅游业的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为代表的六大部门紧密结合起来,使旅游企业可以获取游客满意度调查、游客行为追踪、电子商务营销等统计数据,为游客提供方便时尚、多元化的旅游服务项目,最终实现旅游者的完美体验。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以云冈石窟景区为中心,集成智慧旅游营销平台 尽管大同连续多年在全国百个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评比中排名前列,但是大同旅游实体经济缺少规划和组合意识,缺乏专业化集旅行社、酒店、广告等业务为一身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因此大同旅游企业应该借发展智慧旅游的契机,以云冈石窟为中心,在完善云冈石窟景区智慧旅游平台的基础上,引进吸收国内外智慧旅游城市成功经验,打造大同智慧旅游平台,构建包括智慧导游播报、基于智能定位的周边服务信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360°全景展示在内的智慧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
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5年,多年来通过与科研院所等的合作,逐步形成了依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科技手段,完成洞窟文物及历史档案的数字化保存。2010年建成云冈石窟全景网络博物馆,2012年建成云冈数字中心,2013年云冈石窟在石窟官网开通以正射影像图、三维全景展示系统结合动漫风格的旅游信息展示平台,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云冈石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游客,也弥补了由于保护文物等原因,游客即使身在石窟也无法看到全部精美石窟造像的缺憾。石窟将进一步利用正射影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绘、3D打印技术、360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建成数字化虚拟景区,实现游客在景区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浏览洞窟造像细节、收听语音讲解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互动体验窗口。结合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围绕云冈石窟保护、研究、管理、展示为一体的“智慧云冈”数字旅游平台建设,结合景区景点和饭店、娱乐场所等旅游企业的具体情况,本着“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管理平台、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为核心的集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于一身的智慧旅游平台。
智慧旅游平台不仅仅要建立景区资源管理与监控系统、自助语音导览系统、电子巡更安保系统,将旅游景区传统的粗放、多级化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智慧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旅游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旅游产业整合网络化,建成“后端支持、前台运用”的中央管理平台,同时要为旅游企业打造“多类型宽渠道式”旅游营销模式,即旅游企业针对自身情况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除景区窗口售票、自动售票机外,还可利用智慧营销平台,采用移动电商、微信售票、电商网站等多途径售票方式,创建会员营销、移动营销,充分利用微信营销、分享朋友圈、推荐商圈等多种互动营销方式,完善员工及代理管理、景点及财务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将营销活动始终贯穿于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组织及其他相关企业或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之中,结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游客行为与消费数据积累,构建智慧营销平台。
(五)政府行为:做好政策护航,打造良好产业环境 政府作为主导者要将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涉及到的数据层(旅游信息发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智慧旅游营销平台等)、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整合应用层及数据库、软硬件基础层等三个层面通盘考虑,集中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协调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等多方关系,因地制宜、实事求事,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明确自身定位的智慧旅游发展之路。因此大同市政府必须履行好政府职责,为智慧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建设用地、资金投入、财政税收、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促进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智慧旅游产业集中,为智慧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充分掌握各旅游企业发展智慧旅游的动态,统筹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智慧旅游的建设进程;要做好协调工作,整合工商税务、公安交通、气象卫生等多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搭建旅游者行程信息与消费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提供景区景点票务、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折扣,外汇汇率等与相关的信息资源,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要加强引导更多的服务厂商投入到“光网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市场化运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注重引导相关旅游企业门户网站、传媒企业等营销行业加入到智慧旅游建设中,注重地方智慧旅游产业链的培育,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带动本地企业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借助旅游服务本地化实现智慧旅游的可持续性运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确保智慧旅游高效安全可控的运行;在建设“智慧旅游”的同时,注重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使之尽可能实现各种要素共享。
(六)机遇:把握机会,努力创新 201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为推动我国智慧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在2016年,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智能化为主要途径,兴建一批智慧旅游景区、企业和城市,打造完成12301.cn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使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充分发挥智慧旅游在宣传推广与产品开发中的引领作用,培育若干个以智慧旅游为主营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产业链”。[7]因此大同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应顺势而为、紧抓机遇,有序推进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加快智慧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开拓大同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使旅游收入占大同市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作为山西省重要旅游与集散中心的大同,智慧旅游的发展必将开拓大同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从住宿、餐饮、交通等各方面促进大同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带动作用,同时智慧旅游在大同的发展还会将旅游这一民间大使的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促进大同旅游品牌的树立,将大同推出山西,推出中国,推向世界;为了推动智慧旅游业的发展,大同旅游业界必须跳出“小旅游”框架,大力拓展“大旅游”,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不断创新智慧旅游业态和努力扩大智慧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发展智慧旅游也会在客观上促进大同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指导下将进一步使大同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魅力城市;同时发展智慧旅游也会进一步改变游客的行为模式、企业的发展模式、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而促成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的改变,以信息化促进大同智慧旅游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使“大美大同”的旅游形象得到更好的推广,为更多的游客打造的“美丽大同——私人定制”之旅。
[1]张凌云,黎 巎,刘 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05):66-73.
[2]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R].(2006-2020年).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R].[2009]41号.
[4]贺小海,刘修岩.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兰州学刊,2007(09):78-80.
[5]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07);20-25.
[6]乔海燕.关于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基于智慧旅游视角[N].中国旅游报,2014-4-02(02).
[7]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R].2012.
[8]朱 珠,张 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平台和管理体系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6):98-100.